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邹韬奋一生盼望着能够办一份适合于大众需要的日报,但是他的日报理想仅仅通过《生活日报》在香港生存了55天,而这也是邹韬奋一生中办的唯一一份日报。是什么原因让邹韬奋远走香港实现日报理想?又是什么原因让他的理想仅仅存活了55天?这短暂的出版活动又呈现出了何种样态?本文试从当时的社会历史图景中,挖掘出作用于邹韬奋出版活动的因素,并梳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此呈现邹韬奋日报理想与客观现实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当代中国的出版人要学习邹韬奋和他的出版情怀。邹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人中自觉履行文化职责和始终坚持文化追求的杰出代表,是出版人学习的榜样。  相似文献   

3.
邹韬奋出版生涯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其先进、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一是因公择人;二是尊重专才;三是重视帅才;四是青睐奇才;五是善用新人;六是留住人才.邹韬奋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对于当下竞争激烈的出版业,具有重要的现实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邹韬奋是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出版家、政论家、新闻记者,有人说近现代出版的代表人物只有四位:张元济、李达、邹韬奋、胡愈之,而将书报刊集合为一体的出版家只有邹韬奋先生。作为有思想、有理想、有成就的出版家,在"且学且做"中创办一系列报刊和生活书店,而且在抗争中练就一副硬骨头,在办刊中生发出为大众说话的出版理想,在实践中提炼出创造和服务的出版理念。从生活书店到三联书店,传播思想,传播文化,包含韬奋出版理想和理念的韬奋精神在民众中生根、开花、结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现代出版诞生在挽救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源地,上海出版人一直以启蒙和救亡为使命担当,涌现了邹韬奋、张元济、陆费逵、史量才、胡愈之、叶圣陶、赵家璧等出版大家.他们或在白色恐怖下传播进步思想,或革新教育、参与公共事务,为中国社会和思想的现代转型创造可能.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上海出版人解放思想、锐意创新,以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和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书写了中国出版史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6.
走近韬奋先生———评《邹韬奋传记》□陈兴芜为纪念杰出的革命知识分子邹韬奋先生诞辰100周年,一部近50万字的《邹韬奋传记》近日由重庆出版社出版。与国内已有的几本韬奋传记相较,此书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突出特点:一、资料详实。作者多次走访韬奋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试论邹韬奋的新闻批评实践及其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正强 《新闻界》2005,1(5):100-102,93
邹韬奋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1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不仅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而且在媒介(新闻)批评方面也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在他的有关评述性文章中,针对当时新闻媒介及新闻作品、新闻现象等进行解读、分析、品评的文字为数不菲.学术界对于邹韬奋的研究可以说已经比较充分,但至今尚未见到对其有关新闻批评的贡献进行系统缕述的文章.有鉴于此,本文在梳理邹韬奋有关论述的基础上,对其新闻批评实践与思想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一、现代出版家的界定 所谓现代出版家,一般是指那些把出版事业作为毕生选择,有渊博的学识,勇于改革创新,具有观察和评价经营机会的能力并敢冒风险的出版企业经营者,在长期出版活动中对出版理论与出版事业发展起较大促进作用的人.现代出版家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家,传统意义上的出版家大抵首先是编辑家,而后才是出版家.比如我国出版史上杰出出版家邹韬奋、张元济等.  相似文献   

9.
生活·读书·新知书店合并成立60周年之际,约请她的骨干作者和出版同人撰稿而结集成书的《我与三联: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六十周年纪念集》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原因在于三联的出版文化是令人难忘的。说到三联的出版文化,不能不提到当年创办生活书店和《大众生活》周刊等多种刊物的邹韬奋先生。和张元济、陆费逵、王云五一样,邹韬奋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最令人难忘的人物之一。说起来,  相似文献   

10.
今年7月24日是新出版事业的开拓者、杰出的爱国民主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邹韬奋同志逝世60周年,特载《民主先锋出版模范邹韬奋》一文,以示我们重庆新闻出版工作者对这位先躯的怀念和敬仰之情。  相似文献   

11.
牛超 《出版参考》2021,(3):53-56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邹韬奋创办《生活》周刊,呼吁抗日救亡;筹办《大众生活》,高擎救国大旗;创立《生活日报》,号召团结御侮;构筑《抗战》高地,引领正确舆论;复刊《大众生活》,坚守宣传阵地.本文以时间为线索,以报刊为核心,梳理和分析邹韬奋先生出版救国的卓越贡献,借此榜样力量,激励新时代新闻出版工作者履职尽责、文化兴邦.  相似文献   

12.
曹飞翔 《新闻世界》2013,(9):205-206
邹韬奋是我国新闻出版史上一位杰出的新闻记者和出版家。自1926年10月邹韬奋接办《生活》周刊任主编开始,他一生共主编过七个报刊,撰写了大量的评论和通讯报道文章。此外,他还出版了几十本著作和译作。他的编辑出版思想,不仅在当时对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前进产生了巨大影响,就是在今天,对于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邹韬奋早年所从事的与教育相关的工作和贯穿一生的新闻出版工作是其教育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通过从教育目标论、教育价值论及教育方法论三个角度剖析邹韬奋的教育思想,结合现实研究了邹韬奋教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今年7月24日是我国著名的爱国主义者、编辑出版家和新闻工作者邹韬奋逝世五十周年.周恩来同志曾经说过:“韬奋先生的功业在中国人民心目中永垂不朽,他的名字将永远是引导中国人民前进的旗帜.”为了学习和继承韬奋精神,我们认真阅读和研究了邹韬奋的著作.特别是结合学习江泽民同志1994年1月24日《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更感到研究邹韬奋的编辑思想,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尤其是办好报刊,具有极其强烈的现实意义.他的许多看法没有过时,他的许多做法仍然可以作为我们今天的工作参考和指导.一邹韬奋从1926年10月接任《生活周刊》主编,到1941年12月因为太平洋战争爆发,他被迫停止出版他主编的《大众生活》,前后从事了十五年的编辑生活,其间,他办了生活书店,编过书,办过《生活日报》,具有书籍和报纸编辑经验.“报纸好像秒针、刊物好像分针、书籍好像时针,都围绕着时代的轴心旋转前进,它们之间既有所区别,又有所联系.特别是报纸编辑,要在有限的版面里容纳最大限度、最引人注目的新闻信息,编辑的技术要求比杂志和书籍复杂得多,而书籍编辑在知识的稳定性、全面性方面又比报纸编辑严格得多.”可以这样说,邹韬奋是编辑的全才,他的编辑经验是他编辑报刊和  相似文献   

15.
李筑  王颖吉 《新闻窗》2007,(4):104-105
邹韬奋(1895-1944)作为中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出版家,先后编辑过10余种报刊,一生著述繁富,在几十种报刊上发表了大量的新闻、政论等,后集结出版《韬奋文集》、《韬奋全集》等。作为一名伟大的爱国者和民主主义者,邹韬奋在其一生的新闻报刊生涯中,发表了大量的媒介批评作品,这些作品均为针对当时的各种新闻现象而发表的或表扬、或批判、或分析的文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1984年7月5日下午,文化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三联书店和韬奋纪念馆在北京联合举办“邹韬奋同志逝世四十周年纪念会”。会场正中,悬挂着邹韬奋同志的遗像。参加纪念会的有许德珩、胡愈之、康克清、钱昌照和文化、教育界的许多知名人士以及出版新闻界的同志共七百余人。纪念会由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王子野主持。会上宣读了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今年5月的题  相似文献   

17.
《出版科学》2004,(6):56-58
邹韬奋先生是出版事业的模范,热爱人民,真诚地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邹韬奋先生的精神。今年是邹韬奋逝世60周年,明年是他诞辰110周年。在两年之交,本刊特请韬奋纪念馆拟订了《对韬奋,你知道多少》知识自测题。意在怀念韬奋,纪念韬奋,提醒今天的出版工作不要忘记韬奋。自测题可复印,答卷请在2005年1月31日前寄本刊,对优秀本刊将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8.
正生活书店是解放前重要的进步文化机构。1932年7月,在邹韬奋主编的《生活》周刊社基础上成立"生活出版合作社",对外称"生活书店"。当时正值国土沦丧、民生凋敝、民族危亡的艰难时刻,生活书店以邹韬奋为旗手,始终高扬爱国救亡的大旗,以笔为枪,战而不屈,坚持人民立场、代表群众呼声,先后出版发行了一千多种进步社科和文艺书籍,创办  相似文献   

19.
书讯     
《以笔代剑的英雄》记述邹韬奋的文学传记《以笔代剑的英雄》已由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用105个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邹韬奋的一生,展示了他以笔代剑,为民族解放、为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和以至诚重真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谋利益的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20.
书讯     
记述邹韬奋的文学传记《以笔代剑的英雄》已由河北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用105个既独立成章又相互连贯的故事,形象生动地再现了邹韬奋的一生,展示了他以笔代剑,为民族解放、为民主政治和进步文化事业奋斗不息的革命精神,和以至诚重真为人民服务,为大众谋利益的崇高品格。作者邹华义不仅是韬奋的同乡,而且长期从事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