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体间性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与建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间性从关系向度开启了审视师生关系的新视角.在它的视野下,高校师生关系的异化表现为在教学、德育和管理活动中师生相互客体化和对象化,教师的"独白"替代了师生的对话.要摈除被物化了的师生关系,建构合理与和谐的本真师生关系,就要确认并彰显师生关系的"善"、"平等"和"幸福"的伦理意蕴,并在教育实践中努力消除造成师生关系的隔膜与阻碍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新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一个重要的范畴,可以为师生关系的认识提供新的视角.反思当下教育界关于师生关系的认识,存在着"主客二元对立"的误区.从主体间哲学的视角看,师生关系的本真是主体间关系,主体间关系的建构要求实现从对象化活动向交往活动的转变.师生主体间交往具有平等性、双向主体性、相互合作性和精神情感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一、学校德育的主体间性转向及其特征主体间性又叫交互主体性或主观际性,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一文中最先提出的。主体间性是现代西方哲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范畴。"所谓的主体间性,是指人作为主体在对象化的活动方式  相似文献   

4.
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提出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以主体性哲学为基础,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陷入了"主体-客体"两极模式的困境.主体间性哲学的发展,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哲学基础.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一种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观进行了重构,使思想政治教育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从对象化活动转向交往活动,从个人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  相似文献   

5.
哲学解释学的"理解"观对学生情感评价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哲学解释学是以理解为核心话语的哲学流派,它的理解观为学生情感评价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哲学解释学看来,学生情感评价是一个理解过程,是不同评价主体间"视界融合"和对话的过程.在哲学解释学视域下,学生情感评价主体将由主客对立走向主体间性,评价标准也由预设走向生成.  相似文献   

6.
走向类主体--当代社会人的转型与教育变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冯建军  尚致远 《教育研究》2005,26(1):23-29,47
教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促进人的发展。所以,当代社会人的转型,要求教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革。全球化社会的到来,使人的生存方式正在发生着变化,这就是从单子式主体到类主体,从个人的主体性到主体间性。教育必须适应这一变革,走向类主体教育。这就要求教育目的观从个人主义走向共同体主义:教育实践观从对象化活动走向交往;教育内容观从片面走向整合。  相似文献   

7.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与课程内容之间的双重双向对象化活动,在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对提高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所谓"四要素"耦合评价是指以教师、学生、课程、教育资源"四要素"的整体评价为核心,系统研究四要素及其关系和生成状态,为班级学生"量身打造"的个性化与多元评价相结合的一种评价方式。它旨在将评价从他评转移到自评,从单一化走向四维,从产品分析性评价走向教育过程中的生成性评价,比较充分地体现了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是教师、学生和课程内容之间的双重双向的对象化活动,在"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各个环节充分发挥作用,对提高英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把握与时代精神相符的特点与发展趋势,对于促进幼儿发展评价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从评价目的、内容、主体、方式等方面分析当前幼儿发展评价改革的走向可以发现,幼儿发展评价的目的从侧重鉴定逐步走向侧重发展,评价内容从片面、静态走向全面、动态,评价主体从一元、单向走向多元、互动,评价方式从量化评价走向质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试述《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改写了传统男性叙事文本里女性被对象化、客体化的存在状况,传达出向来被遮蔽的女性主体意识。本文就将讨论这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我-你"世界: "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大学师生沟通取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都是有关主体属性的哲学认识,由主体性向主体间性转变体现了教育主体观的深刻嬗变,推动着师生关系由对象化领域向交往领域挺进。其中,"类主体"思想奠定了新型教育主体观,"主体间交往"提供了师生沟通的实践机制,"我-你"世界勾勒出师生沟通的现代取向。为了突破对象化语境,迈入"我-你"世界的殿堂,教育主体需要彰显沟通德性、调整沟通姿态、拓展沟通疆域:共树"师道"和"学道"两种尊严,将工具沟通姿态升华为心灵沟通姿态,由片面的知识传授扩展为完整的"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13.
教育评价事关教育发展方向.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工作,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精神、健全高校立德树人体制机制、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举措.从评价时间、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标准维度出发,分别阐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建设中"何时评、谁来评、评什么、如何评"的基本思路,并提出在不同时间段下强化追踪评价、在多元评价主体下坚持党的统领、在全面评价内容下促进评价改革、在分类指标体系下实现正反可量的关键环节,旨在着重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评价体系的长效性、权威性、导向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4.
文章阐述了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化研究的意义,根据课程评价的客观要求,提出了课程评价多元化主体的成员构成,并论述了各评价主体的主要评价功能。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要注重参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要强调关注过程、面向"未来"、重在发展的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  相似文献   

15.
教育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人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和中心。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具有高等性、职业性和教育性三种属性的独立的教育类型,必然需要坚持"教育性"这个根本属性。因此,在高职课堂教学中,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为本具体到高职课堂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充分突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即课堂教学评价是为了一切的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以人为本理念下高职课堂教学评价模式是他评与自评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是个性与共性相结合的评价模式、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在实践中,需要从总体、小组和个体形式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中具体实践以人为本的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共同体的教学中,听评课制度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需要实现从听评课到课堂观察的转变。学习共同体视角下的课堂观察实践模式,观察主体应从"旁观者"走向"观察员";观察对象应从"整体观察"走向"个别观察";观察准备应从心中无谱走向科学量表;观察位置应从"远观式听课"走向"插入式观课";观察内容应从"观察表面"走向"观察实质";观察评议应从"评教"走向"评学"。  相似文献   

17.
从主体间性到他者性:高等教育交往范式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体性交往范式强调自我主体化与对象客体化,主体间性交往范式重视自我与他者互动,这两种教育交往理论还原了教育研究本质。从主体性交往范式到主体间性交往范式转变并非教育交往逻辑的终点,基于主体与他者关系的他者教育交往范式有效破解了自我中心与交往理想化的局限,为我国高等教育范式转型提供了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英语写作六要素评分规则在学生写作自评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新课程评价理念的推广,英语教师纷纷开展了一些学生自评的实践和研究,但在实际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总体而言,这些自评工具的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评工具不能提供自评标准,二是自评工具难以提供持续的反馈信息.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自评,我们探索尝试了六要素写作评价规则,主要包括思想性、用词、组织性、语句流畅性、写作风格和写作常规六个要素.这种评价工具能帮助学生界定什么是"高质量的学习";在相当程度上分解了评价特权,促成了评价标准共享的实现;使学生由"评价引导的学习"走向"基于标准(目标)的学习",有效地拓展了评价主体范畴;淡化了评价的甄别性功能,在英语写作教学中,是一种有效的自评工具.  相似文献   

19.
治理理论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理论,倡导建立多元化的治理结构,多方参与管理过程。基于此理论,我国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评价主体的三方:政府、高校和市场应当明晰角色,长于协作。以政府角色从管制走向监督,高校平衡自评与被评,市场变附庸为独立三方措施实现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过程"善治"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20.
理论灌输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原则与方法。传统灌输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生主体性缺失,导致强输硬灌;教师主体性缺失,导致价值虚无主义。主体间性教育理论的提出为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灌输理念主体间性转向,变"主体—客体"关系为"主体—主体"关系;变单向灌输为平等对话;变对象化过程为交往建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