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2.
兴军 《神州学人》2000,(5):16-16
据报道,目前在美国硅谷工作的一万多中国留学生中,约有八成有意回国工作或创业,他们的首选地为北京。 一份针对352位留学生所作的调查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归国的国外因素依序为:同等学历在国内地位高;情感孤独和思乡;文化差异;工作缺乏保障及种族歧视。国内因素则为:有责任为国家做贡献;家庭与亲情吸引;留学经历是发展机会;喜欢国内的节奏和生活方式;有履约责任。 据了解,在这些留学生中,年龄结构在30至49岁间的占大部分,他们回国创业,将是发展民族高科技产业不可多得的资源。八成硅谷中国留学人员愿回国创业@申讯…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居所有语种霸主地位已经确立这一现实背景下,在日中国留学生对自己母语汉语、日语和英语会有不同程度的思考。对这三种语言的认识、态度和信念并不会单纯地以个人的喜好来判定,必定会受到社会风潮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21世纪,国家间的竞争更多地体现在信息、文化等软实力方面。在全球一体化的新形势下,以往一些我们不曾注意的新问题凸显出来。改革开放以后,大量中国学生出国留学,其中相当一部分留学生的研究课题涉及我国高度敏感领域。“中国留学生课题安全”新概念,正是顺应时代,为保护我国国家安全的新要求而提出的。  相似文献   

5.
《神州学人》2010,(12):16-17
10月23-24日,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中国留学人员友好联谊会组织广大学发们参加了该校一年一度最重要的校园活动——“工大祭”。中国留学生们以中华传统美食为媒介,加深了与日本民众的交流,结交了众多的国际留学生朋友,在日本社会中传扬和推广了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6.
《留学生》2011,(3):7-7
亲爱的我国留学新西兰的朋友们: 惊闻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发生了里氏6.3级强烈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房屋被毁,特别是有20多名中国留学生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地震灾情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牵动海内外留学人员的心,也牵动着我会全体会员的心!  相似文献   

7.
这些肤色不同、语言各异的留学生,或许出于好奇,或许因为关注,或许就是一个所谓的“中国梦”,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在他们或短或长的学习与逗留之后,便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了继续留下。他们在华发展的途径主要有几种:最多的是选择在外国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做白领;有一些会被本国安排在驻华使馆或代表处;还有一些会选择在媒体担当顾问、节目主持人或是到学校当外教。中国学生挤在人才市场上,被就业压力砸得忧心忡忡;“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好像外国留学生很容易就在中国谋生,那这些外来者,在求职…  相似文献   

8.
随着“海归派”渐成规模,国内各界对归国学子创业给予很大的关注,吸引留学生回归的新政策层出不穷,留学生创业园的规模不断扩大、数量不断增多,报刊杂志、电视电台也频频报道“海归派”创业成功人士。然而,对那些留学未归在异国创业的留学生研究者很少。本文以留美创业的我国留学生为例,分析这些异国创业者的背景、现状以及他们对中国的影响等。  相似文献   

9.
杨光 《留学生》2012,(4):38-39
记得在多年前,我在意大利米兰偶然认识了王天清教授,那时我已经从意大利留学生蜕变为意大利华侨了,王教授也由一名早期的意大利中国留学生,变为驻意大利共和国的中国外交官。 王天清教授和我的一个朋友、经贸部的张俊芳参赞一起共事。张俊芳任职于中国驻米兰总领事馆商务处,担任商务领事一职。这之前,王天清教授是对外经贸大学意大利语教授,杏坛三十年,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因此,他俩也相识。  相似文献   

10.
石流 《海外求学》2004,(17):30-33
近两年来,不管你在莫斯科,还是在圣彼得堡,无论是到弗拉基米尔,还是到伊万诺沃,都能在大街、商店或者一些风景区,见到成群结队的中国留学生。  相似文献   

11.
芬兰是北欧一个小国,这儿有1500多中国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对回国创业是如何看待的?他们为什么要出国留学呢?他们的留学效果怎样呢?笔者 2000年 11月经国家留学基金委选派,到北欧小国芬兰赫尔辛基大学进修,并就上述问题设计了问卷,在芬兰的中国留学生中进行调查。概述 中国驻芬兰大使馆教育组提供的资料表明,中国留学生团体已经成为芬兰各大学留学生、学位生中的一个重要团体,约有50%的中国留学生都在攻读硕士或以上学位。截至2001年底,在芬兰留学的各类中国学生有1500多人。其中在赫尔辛基大学的有200多…  相似文献   

12.
华侨华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此通过总结印尼的华侨华人政策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影响,从经济层面,包括华商网络、华人社团;文化层面,包括华文媒体、华文教育及挖掘两国共同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等方面来论述华侨华人在中国与印尼交流中的重要作用,指出华侨华人是中印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相似文献   

13.
《神州学人》2010,(7):20-20
5月25日,全日本中国留学生学友会副会长韩冰以及东京大学、东京工业大学、早稻田大学、琦玉大学、东京海洋大学、千叶大学、日本大学等7所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学友会会长和代表来到教育处,将留日学子为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募集的第二批赈灾款送到了教育处。第二批捐款总计日币286.13万元、人民币1000元。孙建明公参代表教育处接受了来自留日学子的第二笔爱心捐款。  相似文献   

14.
本文据笔者在日本的实地调查,从社会人类学的视角观察一组来自中国不同地方的留学生的日语基础、学历与毕业后去向的相互关系,用芝加哥学派异文化适应中的“边缘人(marginal man)”概念分析3个不同类型的个案,探究其中因异文化不适应而引发的现实问题,其中除了个人的心理素质、日语基础等个人原因外,日本与中国在文化传统、心理模式的差异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这个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引起日本教育界的普遍重视。所以,虽然日本学校有优良的学习环境,但相当数量的留学生毕业后选择了回国或去第三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学校、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本文提出解决此问题的相关建议,论述研究此问题对中国解决外国留学生的异文化适应问题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留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留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有重大贡献,对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据日本学生支持机构统计,2011年度日本外国留学生的数量达到14.2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6成留学生希望毕业后留在日本就业,而实际就业人数不足1万人。尽管从各地的招聘会现场来看,以中国留学生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学生受到不少日本企业的青睐,但留学生能否适应日本企业的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也是多数目本企业担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裴娜 《考试周刊》2010,(43):195-195
近几年来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日益增多,留学也由精英式向大众式转化。本文围绕在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进行探讨,并进一步提出预防策略。  相似文献   

18.
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一直处于急剧的转型与发展之中。留学生因其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及其知识结构的先进性,在社会由神圣走向世俗、由身份制度趋向契约制度、从区社走向社会、从专制走向民主自由、全新学科门类的创新和现代化发展模式的选择过程中,都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日益提高。海外华侨华人与中国的互动也日趋频繁,他们成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和文明对话的桥梁,成为提升中国在东南亚的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华侨华人在经贸、文化教育和政治等方面,促进了中国在东南亚软实力的提高。中国应开展软实力与华侨华人学相结合的研究,加强侨务和外交的合作,追求中国与华侨华人及其所在国多赢的局面,为中国崛起服务。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