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内隐态度测量是当今社会认知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启动任务和后来出现的内隐联结测验(IAT)是重要的内隐社会态度测量方法,Go/No-go Association Test(GNAT)和简式内隐联结测验(BIAT)则是对内隐联结测验的补充和优化。  相似文献   

2.
内隐态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隐态度是个体无法内省识别到的态度,多采用内隐联想测验等间接方法测量。双重态度模型理论认为,人们对同一态度对象同时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而后在不同领域研究结果也证明了内隐态度的存在,并且内隐和外显态度是分离的。但在内隐和外显态度比较研究和设计内隐联想测验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3.
内隐联想测验(IAT)、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以及简式内隐联想测验(BIAT)是三种有代表性的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文章对它们的原理、操作以及发展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尽管内隐联想测验存在着一些问题,但大量研究表明,它们的确能够测量到个体态度中的某些内隐成分,是内隐社会认知领域中最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内隐关系评估程序(IRAP)作为实验程序,选取大学生为被试,研究大学生对农民工的内隐矛盾态度。结果表明,当属性样例刺激的语义信息由白领积极/民工消极反转为白领消极/民工积极时,内隐认知评价的IRAP总效应出现了显著的下降。对 IRAP 的四种任务类型效应值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学生对农民工持有矛盾内隐态度,然而对白领的内隐认知评价效应值并没有显著的变化,仍然对白领持有较为稳定的积极认知评价。  相似文献   

5.
通过两个实验研究了内隐态度和启动态度对大学生分享行为表现的影响。实验一:选取62名大学生,采用IAT方法研究高分享态度和低分享态度下的分享行为表现,结果发现高分享态度组表现出的分享行为水平明显低于低分享态度组;实验二:选取120名大学生,研究分享启动态度下的分享行为表现,结果发现,启动态度条件下的分享行为水平明显高于非启动条件下的分享行为表现。两个实验表明,内隐态度对大学生的分享行为产生了消极影响,而启动态度则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选取165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内隐态度测验,从中筛选出高内隐竞争态度者和高内隐合作态度者各22人,构成内隐竞争组和内隐合作组,然后用公共物品两难实验范式考察了这两组被试在无组间竞争情境和有组间竞争情境中的合作意向及合作行为的变化及差异.结果表明:在有组间竞争情境中,高内隐竞争态度者比高内隐合作态度者表现出更强的合作行为;高内隐竞争态度者在有组间竞争情境中,其合作意向及合作行为都比无组间竞争情境中显著提高,而高内隐合作态度者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7.
内隐道德人格及其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德人格是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转向。基于内隐社会认知视角,内隐道德人格被理解为解释社会事件时道德图式的习惯可及性。对于道德人格的测量,研究者发展出一些测量内隐人格的方法,其一为测量道德习惯可及性的自发特质推理、词汇决策任务;其二为测量内隐道德人格的内隐联想测验。关于道德人格研究,研究者仍需进一步发展其理论依据,在测量方面应强调生态化和多元方法的交叉应用。  相似文献   

8.
为开发和验证残疾人态度内隐联想测验方法的有效性,了解大学生对残疾人的态度现状,使用外显(SADP修订版)和内隐联合测验(IAT),测量99名中国大学生对残疾人态度。结果表明,大学生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是消极的,强度中等偏低;外显态度比较积极的;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之间存在低相关;性别、专业、接触等因素对残疾人的内隐和外显态度影响作用均不显著。以上结果表明,中文版的IAT可以有效地测量对残疾人的内隐态度,大学生对残疾存在负面刻板印象。  相似文献   

9.
根据双重态度模型,教师对师生冲突的态度可以分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研究以北京、河北、山东等地405名中学教师为被试,采用自编问卷和投射测验分别测量了中学教师的师生冲突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分析了中学教师师生冲突外显态度的特点以及不同冲突情境下内隐态度的特点,并比较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差异.结果发现,中学教师的师生冲突外显态度与内隐态度存在显著差异,外显态度较积极,内隐态度总体表现较消极.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本研究对教师培训和学校管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标准化的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卷进行外显态度测量,以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T)进行内隐态度测量,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内隐双重态度的状况及两者关系。研究发现:外显态度上,多达84.9%的被试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有积极态度;而内隐态度上,仅有59.3%的被试持有正向态度,存在25.6%的被试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测量结果不一致,出现分离效应(Z=-4.690,p<0.00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均积极肯定,但相关不显著,是两个独立的认知结构和评价系统。  相似文献   

11.
王传奇 《林区教学》2014,(12):120-121
运用IAT方法对盐城师范学院共300名大学生施测,重点探讨探查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内隐态度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同时,对不同年级、不同性别、不同人格的大学生的互联网内隐态度、外显态度和功能进行比较分析,进而得出相关的结论,以期对于引导大学生合理健康利用互联网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态度一直是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但一直以来研究者所涉及的只是人们有意识状态下的外显态度。内隐态度的提出(Greenwald,1995)开创了态度研究的新领域,对丰富和发展社会心理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内隐态度理论的起源、基本观点及研究现状作了详细的介绍,最后探讨内隐态度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自我包括个体自我和群体自我两部分,本文采用AMP内隐测量方法,4×3×2混合实验设计,研究了中专生对自我的内隐态度,结果发现中专生对自我的内隐态度是以个体自我为主,而且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4.
为考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变化对其学习及生活态度的影响,本文运用内隐联想测验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问卷,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总体是积极肯定的,但存在矛盾现象;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不存在年级和性别的差异;农村留守儿童对家的态度直接影响其身心的发展。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对家产生消极态度的事件及原因,改变家庭及事件中不科学的做法,使农村留守儿童对家形成积极的态度。  相似文献   

15.
研究通过单类内隐联想测验(SC-IA T)方法,考察了120名大学生(其中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75人,非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45人)对特殊儿童的内隐态度,以揭示特殊教育专业大学生对特殊儿童的态度情况.结果发现:大学生对特殊儿童的内隐态度整体偏消极;在特殊教育专业中,不同年级的男生对特殊儿童存在显著的消极内隐态度,但女生对特殊儿童的内隐态度为中性;在特殊教育专业中,大学生对特殊儿童的内隐态度存在着显著的性别效应.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内隐与外显合作态度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分别测量了大学生关于合作的外显与内隐态度,结果表明:(1)用两种方法测得的合作态度都是比较积极的,二者之间没有出现分离,大学生可能不存在内隐的合作态度;(2)以问卷测得的合作态度的不同维度上,合作认知比合作情感和合作行为意向更为积极。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化及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中国社会、政治、经济体制发生相应转型,由此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其中,留守儿童的犯罪问题作为转型期一个独特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种内隐态度的测量手段,内隐联想测验可以从侧面获知农村留守儿童更加真实的犯罪态度,并可以帮助减弱或消除留守儿童的犯罪动机及刑满释放后回归社会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18.
内隐态度已成为社会心理学重要的研究领域,对于这一概念的争论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为了进一步理解内隐态度,引入一种新的态度理论模型--迭代多重加工模型(Ite-rative Reprocessing Model,IR模型),该模型在认知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建构了一个从稳定的态度表征到评价结果的连续的、动态的加工系统,为解释内隐态度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IB模型的主要观点,并结合该模型对内隐态度的内涵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心理学长久以来试图寻找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对应关系,然而研究结果却未提供太多支持性的证据,其原因之一在于对态度结构的复杂性缺乏清晰的认识。内隐社会认知研究的兴起使我们认识到态度既包含意识的成份,也包含无意识的成分,即所谓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的区分。本研究在综合国内外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内隐态度与外显态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二者对于个体行为的预测情况。在此基础上对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择偶是婚姻建立的前提,其行为受婚恋价值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当今众多择偶理论之上,内隐择偶观理论又被提出,无异将对择偶理论予以丰富和充实,促使择偶理论的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