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介休市绵山、翼城县绵山和万荣县孤山,对介子推隐居各执一词,那么,到底哪一座是介子推隐居的绵山呢?由于晋杜预注《左传》谓“界休县”,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又作了演义之说,故几乎成了定论,以致误导后辈.据清乾隆《翼城县志》所载,其绵山仅是一个迁移而来的纪念性地名.事实上,介子推隐居的真实之地就在今万荣县孤山(古称绵山、介山).  相似文献   

2.
桑东辉 《武陵学刊》2022,47(1):1-12
作为春秋早期晋国的臣子,介子推以随主流亡、割股食君、不争禄赏、功成身退、与母偕隐、焚死绵山的事迹为世人所传颂,并深刻影响到寒食节等民间习俗.介子推的故事在传播和流衍过程中,虽然被不断演绎增附,但忠德作为介子推故事的核心内容和基本价值则自古至今没有异议,如《庄子》中就借盗跖之口充分肯定"介子推至忠也";《楚辞》之《九章·惜往日》亦曰:"介子忠而立枯兮."介子推的忠德,其内涵较为丰富,其核心价值既包含了尽忠尽责的规范伦理意蕴,也充分体现了功成身退的美德伦理精神,还彰显了不忘初心的信念伦理价值,更丰富了忠义、忠清、忠廉、忠隐等忠德内涵.介子推忠德是春秋时期政治生态和道德生活发展变化的产物,在晋国的忠德变迁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纠偏校正等作用.  相似文献   

3.
4.
光绪帝的突然死亡是近代史上一谜。从文献资料和当时情况作一推断,可知光绪是在慈禧的策划下,中毒身亡的。一方面,多年来有不少记载说明光绪确实死于非命,即是被谋害致死的,如《慈禧外纪》、《瀛台泣血记》、《我的前半生》等书均持此说;另一方面,从当时清宫内光绪死亡前后几天的活动可以判断出来些许问题。  相似文献   

5.
潘岳隐居考     
萧统《文选》收录了潘岳《河阳县作》二首,其第一首有“长啸归东山”句,李善注引潘岳《天陵诗序》说潘岳曾屏居天陵东山下。一些学者也认同该观点,但未加具体论证。潘岳隐居天陵山之事属实,潘岳在作《秋兴赋》后、出任河阳令前,曾在天陵山短暂隐居。这不仅与其仕途失意有关而且涉及到当时的党派斗争。  相似文献   

6.
晚唐诗人杜荀鹤一生跋涉于仕途旅程,他隐居的心情是复杂的,既有主观的心灵选择,又有客观的时势逼迫,同时也是解除烦恼消解心灵痛苦的一剂良药。在杜荀鹤时进时退的行为中,我们也可窥视出千余年来中国寒士的尴尬处境与凄楚酸苦的人生。  相似文献   

7.
祥林嫂是一个非常有争议的人物,尤其是她的死因,历来说法纷纭,各有说辞。本文综合各种分析,结合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祥林嫂自身所体现出的性格,进行个人的理解与分析,其目的是想更真实更深层次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8.
辛弃疾是南宋时期一位伟大的爱国志士,是中国文学史上爱国词人的杰出代表,并开创了一代词风,成为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豪放派词人;同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和精神,然而,现实总是对他那么的残酷,在各种势力的打击和压迫下,他带着无限的哀愁和沮丧开始了隐居生活,他在隐居生活中的心理活动和心态十分复杂,如:对南宋小朝廷苟安的讽刺、对祖国统一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对大自然的赞美和对农民的喜爱之情等等,所以,在辛弃疾隐居的阶段有大量的优秀作品问世,透过这些作品更加能够体味到辛弃疾对现实、对人生等千滋百味的人生感受.  相似文献   

9.
陆龟蒙是晚唐隐逸文人的代表之一。他的事迹尤其是隐居尚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陆龟蒙的生年、卒年、籍贯、参加科举的情况以及是否入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考证  相似文献   

10.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吟着陶渊明的这句诗,一个念头一闪而过:有时,我也想隐居。  相似文献   

11.
介子推故事最早见于《左传》的记载,从行世之日起就备受关注,经过后世的不断演变,尤其在后世民间叙事的介入和传说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鲜活的生命力而传承沿袭至今。同时介子推故事也为戏曲的创作继续附会缘饰提供了借鉴的意义和发挥的空间,元明清戏曲中的介子推故事在人物形象、结局设计等方面又呈现出不同的形态。  相似文献   

12.
金元之际的"一代宗匠"元好问与名列宋末四大家的蒋捷分别是由金入元和由南宋入元的著名词人。他们的生命意识里都有着强烈的隐逸情怀,然而由于时代背景、成长经历、隐逸思想渊源等方面的差异,两人在对待"隐逸"上又有着不同方式和态度,他们以不同的隐逸方式完成了人格上的自我超越和完满,对后世文人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金圣叹,江苏苏州吴县人,我国明清时代卓有成就的文艺批评家,妇孺皆知的是他对《水浒传》的精彩评点。这位江南怪才在55岁时被清政府杀害于南京。金圣叹之死,其导因似与“哭庙抗粮案”有关。但事实上,也缘于他离经叛道的性格,当时紧张的政治氛围和来自阴险刻毒官员的迫害。当然,更为直接的原因是江南归附不久的一些所谓正人君子对金圣叹的攻击诽谤,使得他的声誉一直处于负面的险恶氛围之中,稍有风吹草动,种种原因便会纠合在一起,最终造成了金圣叹弃市于南京三山街头的悲剧。  相似文献   

14.
魏晋隐逸论     
魏晋时期,特殊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导致隐逸之风盛行。当时,不仅隐逸的人数多,而且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5.
"隐逸"作为一种具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几乎与美国历史的发展相伴始终。美国文学中的隐逸主题主要有三种表现形式,即隐于自然、隐于幻象和隐于死亡。主人公的逃逸体现了作家本人在当时背景下的选择困惑,包含了深广的历史内容与时代内容。  相似文献   

16.
从李白的生平经历分析这种求仕与归隐的矛盾在诗人身上的种种表现,发现诗人像大多数中国传统文人一样有着政治上的远大理想和报国救民的愿望,然而在追求政治理想的过程中却并不得意,既没有实现从布衣直取卿相的政治抱负,也未能从宦海从容身退,最终只落得终身与挫折和失意为伍。李白的政治悲剧同样也是盛唐时期一代文人的性格弱点及其政治悲剧命运的集中反映,由此引发出我们的诸多思考。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闻捷的诗歌创作道路入手,分析了其代表作《天山牧歌》、《复仇的火焰》的思想艺术成就和对新边塞诗形成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通读过金庸武侠作品的读者不难发现,金庸武侠世界里的主人公在做出一番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伟业之后,有半数以上选择了退隐。这是为什么?金庸为何对退隐的结局情有独钟?通过对其小说文本的探究,我们发现:现实的太多无奈,英雄末路的感怀,置身江湖的身不由己和对人性的深深绝望,正是作者的这种思想意识的深刻体现,而传统儒道思想的渗透支配,更是其退隐意识形成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19.
魏晋之初的隐逸化并不发达,这跟其时奉虚伪“名教”为政治号召的统治阶级对隐逸行为的态度有直接关系。阮籍、嵇康的不同遭遇,可说正是其注脚。尤其是嵇康之死,向当时不满现实政权、有志于“隐逸”的士人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仕隐的选择,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统治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