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资源优化配置角度,分析城镇建设的资源体系,探讨资源配置与城镇化建设的关系和资源配置的原则及途径,结合三峡库区资源特点,提出库区城镇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河北省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之间的差距及在社会公共服务供给方面的不足,发现河北省的城镇化质量偏低,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但难以完全融入的问题依然存在,从有序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大中小城市协同发展、优化公共服务供给、提高居民素质等方面就提升农业转移人口的城镇化质量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农村城镇化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城镇化成为促进内需的主要力量。但是目前我国农村城镇化水平低,进程缓慢,在农村城镇发展中还存在着制度、土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存在着对农村城镇化政策的误解等问题。因此研究制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因素及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若冰  江卫华  刘瑞 《西藏科技》2022,(6):25-28+34
西藏高原地理环境下孕育了西藏特有的生物多样性、城镇文明及其人口结构,根据西藏第7次人口普查与《西藏统计年鉴2020》中的西藏人口数据,对西藏地理环境下的城镇化发展历程及其近年来西藏人口的发展、人口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得出了西藏人口处于成年型晚期、人口性别比较为波动以及人均寿命增加的同时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与死亡率增长下滑等结论,并认为西藏人口必须同高原生态可持续发展相协调,才能保证城镇更宜居、居民更幸福。  相似文献   

5.
钟阳  王智勇 《软科学》2016,(1):26-30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模型并选取2000~2013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中的直接和空间驱动因素。结果表明:地区非农产业发展程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是本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推动因素。其中,非农产业发展程度对本地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主要源于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中国各区域间城镇化发展存在空间相依性,即一个地区在积极发展城镇化的同时,还对周边地区产生了辐射效应。本地非农产业发展水平对周边地区城镇化所产生的负向空间外溢影响主要来自于第二产业发展在区域间的作用力。相反,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城镇化产生正向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6.
基于城镇化、老龄化等因素,对中国人口预测问题进行讨论,依据中国具体国情及人口增长特点给出基于人口发展方程的预测模型.将人口按城乡分类,用动态评价方法对模型中影响人口增长的不同因子进行刻画,从而对人口增长趋势进行预测.最后,对模型结果进行评价,并讨论对城镇化、老龄化等因素对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宏芸  龙春江 《内江科技》2006,27(6):84-84,94
本文利用联合国法对内江市1990年至2004年的城镇化水平进行了修补,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内江市城镇化水平做出短期预测,力图反映内江市实际的城镇化水平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本文围绕国家新型城镇化,构建户籍口径人口城镇化率、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市民人口城镇化率等统计指标,以接近“人的城镇化”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以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标杆,对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传统指标优劣进行了分析比较,并就改进政府政绩评价和城镇化的统计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杜丽红 《软科学》2009,23(10):104-106
将人口和谐思想与城镇化相融合,阐释了人口和谐城镇化的内涵与基本要求,在对成都市人口和谐城镇化面临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成都市实现人口和谐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关于当代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的城镇化既有顺应世界潮流、肩负参与全球竞争的重任,又有促进国内经济增长、解决“三农”问题的重任。为实现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必须实行城乡一体化共同发展,走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1.
提高质量是西北地区城市化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存在着链式反应,城市化质量是链式反应的核心。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且处于我国的第一、二级地势阶梯上,恶劣的自然环境放大了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之间互动效应,使得该区域的城市化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其摆脱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佳出路。然而,在城  相似文献   

12.
西北地区属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后发地区且受生态环境制约程度较高,存在城镇化水平偏低、城乡差距较大、小城镇半城镇化水平虚高以及异地城镇化现象明显等问题。在国家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以陕西省为例,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西北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地方性内涵与路径进行了探讨,进而提出西北地区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协调发展、产城融合、统筹城乡、生态优先、传承文化的内涵本质,提出消化“存量”与扩张“增量”并举、构建开放型新型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因地制宜推进区域差异化发展、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及结合移民搬迁推进城乡一体化等路径,以期为西北地区城镇化路径研究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分析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技成果转化是促进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关键,也是我国经济和科技体制改革要着力解决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知识经济时代,产品的知识含量将成为衡量其价值的最重要尺度.因而,科技成果的转化是整个经济的基本形成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分析了新牧区建设面临的诸多因素的制约,诸如管理体制与新农村新牧区建设不适应,面临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双重制约。认为:牧区要走上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需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改变落后的传统经营观念、转变牧区经济结构单一的状况、加快牧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立、加快牧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增加各项资金投入、保障牧民的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15.
李安昌 《情报科研学报》2013,(6):537-538,550
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多年从事成果转化工作的经历,从加大高校科技创新的投入、提高企业对成果转化的认识、强化政府对技术市场的规范、重塑校企对合作双赢的信心四个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工程建设项目投资控制的主要途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永生 《科技广场》2009,(10):189-190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每年新开工建设的工程项目数量急剧增加.如何对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的工程项目实行有效的投资控制,是取得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针对我国目前工程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投资控制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刘耀彬 《资源科学》2008,30(6):829-836
以江西省为例,在对城市化综合水平与生态环境综合质量进行测度的基础上。利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模型,对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动态计量分析。研究显示:①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逐步提高,而江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及其分量则呈现出各自变化特征;②江西省城市化综合水平变化是生态环境综合质量、生态环境压力、生态环境响应的格兰杰因果原因。而城市化综合水平提高与生态环境状态变化之间互不为格兰杰因果原因;③江西省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和生态环境响应指数的波动一直受到自身及城市化综合水平的影响,且受城市化综合水平的负冲击影响要小于自身波动的正影响,只是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指数和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受自身的影响到第8期以后都基本稳定,而同期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受城市化综合水平波动的影响则逐步加强。  相似文献   

18.
政府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实践层次,是政治意识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落脚点。在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政府行为文明程度的考察中,我们发现有诸多因素制约着政府的行为文明,主要体现在诸如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政治文化、地区生态经济因素、地区政治关系以及体制转型等方面。无论从哪一方面入手,都凸显了其自身的特点和在政府行为文明之路前行的艰辛。从传统社会文化方面来谈,主要表现在宗教文化、社会习俗和政治文化转型方面。因此,对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社会政治文化方面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从系统论角度出发,对甘肃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协调发展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首先构建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甘肃省2000—2012年的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发展水平进行计算,并根据协调发展度模型对其协调发展程度进行测算。结果表明:近10年来,甘肃省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发展处于失调状态,在今后的发展中应着重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二者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对区域科技创新能力本质、内涵理解的基础上,建立了陕西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模型,构建出区域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模型;运用模型对陕西省三大区域的10个地级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做了定量评价,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