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3.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4.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 "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5.
清末民初小说处于中国小说从古代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小说分类标准既不规范又不统一,小说类型繁杂。本组笔谈分别选择了按内容分的倡门小说、社会小说,以创作方法论的翻新小说和就篇幅而言的短篇小说四种类型的小说进行研究。《论民初“倡门小说”》着重从内蕴方面考察了“倡门小说”对“狭邪小说”的承继与突破,揭示出潜隐着的近代小说由重“事”的叙述到重“情”的表现的转变轨迹。《论晚清直面现实针砭时弊的社会小说》对晚清社会小说的出现背景、主要内容以及意义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梳理,文本细读是其所长。《作为小说类型的晚清翻新小说》通过对1909年前后出现的“翻新小说热”现象的研究,第一次把“翻新小说”上升为一种小说类型来研究,饶有新意。《“小说界革命”与晚清短篇小说的崛起》认为“小说界革命”为晚清短篇小说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而晚清短篇小说的显著特征是过渡性,正是晚清短篇小说作家的多方尝试为“五四”及以后真正现代意义上的短篇小说准备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民初"社会小说"在创作宗旨和形态上都是承继晚清"谴责小说"而来的,把小说作为"舆论监督"的工具。民初社会小说虽然没有晚清那么尖锐,但是它们其实是在更加广阔的社会面和更加深入的人物内心展示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短篇小说在晚清文坛重新崛起,是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之一。虽然精品不多,但其继往开来、衔接古今的历史作用不容忽视。本文从近代报刊业的发展、报刊对短篇小说的提倡、集锦式长篇章回小说的出现、西洋小说理论的输入四个方面分析了晚清短篇小说重新崛起的原因,并阐述了晚清短篇小说的思想内容与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8.
作为晚清启蒙文学的领军人物,梁启超唯小说独尊,他对小说的本体性关照,引发了晚清"小说界革命"的滥觞,小说由此登上文学的大雅之堂。梁启超把小说置于其它文学体裁之上,促使了中国近代文学观念由雅向俗的发展趋向,而这种俗文学观念的变化,在梁启超的文体观中有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9.
当代著名女作家迟子建中短篇小说中的"怪人",以其时清时浊、亦真亦幻的精神面貌和坚贞不移、勇敢执著的情感态度表达了贫困生活中底层人民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10.
晚清"新小说"观念的提出,是中华文明在走向贫弱的途中,力图复兴的一种应对策略,是其旨在借助外来文明的引入达到"新民"理想的表达,但是在中西文化的对接过程中,他们在面对影响时焦灼矛盾的心态和对外来文化采取的"误读"策略值得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小说时报》是近代著名小说杂志,以刊载翻译小说为主是其主要特色,而短篇翻译小说又是重中之重。短篇翻译小说以其新颖的艺术形式,推动了中国小说的革新步伐.为传统型小说向现代型小说过渡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学史上短篇小说于魏晋南北朝兴起,至唐人"始有意为小说"[1],到宋代,白话短篇小说兴起,《京本通俗小说》就是白话短篇小说的代表。小说中运用诗歌是自古以来的传统,短篇白话小说在此运用诗歌是延续传统的表现,其改变有两个方面,一是宋词的加入,这是词的特性与词在宋代繁荣的结果;二是诗词的世俗化,明了化,这是受世俗的影响,为了百姓更加的喜闻乐见。可以说,宋代白话小说与诗词既相结合又相妥协。如果说唐传奇中小说与诗歌是相映生辉,那么在宋代短篇小说中诗词与小说就是相映成趣。而这趣又多指世俗之趣,与当时的风情习气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3.
明代社会资本主义已经萌芽,商品经济兴起并很快发展,市民阶层不断壮大,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明代传奇短篇小说以细腻的笔法描绘了当时市民社会真实生活的风情画,小说中由各类人物所表现的诚信观念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伦理,同时也反映了明代社会新型的市民意识和市民审美情趣,具有多重的审美内涵与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通过小题大做、大题小做、尾重、轻描淡写等独特的幽默叙事手法,将各种简短的故事讲述得引人入胜且幽默风趣。小题大做主要通过使用语体高过文体的词汇;大题小做将事件的严重性淡化;尾重则将小说的幽默之处在文末揭示出来;轻描淡写则以说笑话的人不笑,听笑话的人不笑的方式,使小说充满一种傻气的认真、诙谐而又逼真的意味。  相似文献   

15.
村上春树的长篇小说具有寓言小说的某些性质,各部作品之间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共同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厅彩纷呈的艺术世界,村上小说的情节在不断发展,从零散到完整,从简单到复杂,时空跨度也从短到长,由窄到宽,文章探讨了村上小说的发展脉络,并追寻在故事后面隐蔽着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华裔美国女作家王屏是近年活跃于美国文坛的诗人和小说家。她的作品先后获得多个美国艺术奖和图书奖。她的第1部短篇小说集以半自传的方式,描写了一个中国家庭的生活以及年轻女性的成长经历。小说用英语写作,却大量地引入中文俗语,在母族文化和主流体制下进行妥协与迂回,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7.
唐宋之际,传奇作者开始较多关注女性,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血肉丰满的女性形象,女性由此进入传奇并成为主角。《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分别是唐、宋传奇的优秀作品,从《霍小玉传》到《谭意歌记》足以见出埋没已久的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逐渐复苏。本文从《霍小玉传》与《谭意歌记》的对比入手,分析女性主体意识在宋传奇中的呈现及其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许奉恩的<里乘>对晚清世态人情多有映射,情节构思奇巧,行文风格多样,创作上以散文笔法入小说,受到桐城浓郁文风的影响而不拘泥,不但在安徽地域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而且也是晚清成就较高的一部志怪传奇小说集.  相似文献   

19.
<活地狱>是晚清谴责小说中的上品.全书由十五个各自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作者以犀利的笔锋暴露了官僚的贪婪无耻,衙役的横行无忌,刑罚的残酷恶毒.如果说在<官场现形记>中李伯元是全景式地向官僚机构全面猛轰的第一人,那么,<活地狱>应为特写式地集中暴露衙门黑暗的第一书.  相似文献   

20.
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被誉为"伟大的寓言家和短篇小说大师"以及"当代最会讲故事的小说大师"。辛格的短篇小说如同一个微缩的世界、一个神奇的魔盒,真实朴素的犹太人民,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寓意深刻的道德阐释,全都汇聚于此,这也是其文学成就所在。本文运用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分析辛格短篇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述者,探讨其蕴含的文化哲理及其精湛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