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语言学界普遍从修辞角度出发,将现代汉语的动词化及形容词化现象界定为词类活用现象。以语法隐喻理论为视角重新研究发现:“词类活用”现象尤其是“程度副词+名词”结构是概念语法隐喻认知机制的产物,该机制旨在使语句具有原一致式无法比拟的语言效果,将名词化隐喻中“级转移”现象范围扩大至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隐喻。概念语法隐喻研究应从聚焦英语名词化的范围扩充至各种动词化和形容词化。  相似文献   

2.
动词化是人类重塑经验的一种手段,可以增强语言的表意功能,促使语言结构简练而生动,是人类追求信息高效传递的结果。动词化植根于语言分层思想,与名词化相关,是实现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之一,可解释语言演化中的特定事实。  相似文献   

3.
语法隐喻是语言形式和意义的重新配对,是语言变体。遵循系统功能语法的分析框架和理论架构,在小句层就概念语法隐喻所能引起的人际功能改变进行论述。通过"隐喻式"和"一致式"的对比分析,以及"名词化"和情景成分"动词化"的考察,认为"隐喻式"在形成过程中弱化了语气功能;"名词化"明晰了命题责任,突出了评价意义;情景成分"动词化"将命题成分重组后重新配置命题责任,改变并丰富了人际功能。  相似文献   

4.
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的主要表现形式,其相关研究已经发展到跨学科的多视角研究,而语法隐喻的另外一种表现形式动词化的探讨还很欠缺。本文以年会CEO商务演讲语篇为分析对象,利用系统功能语法中的语法隐喻理论进行实例分析。分析表明名词化成为商务演讲语篇中语法隐喻的主要来源,而这些名词化往往和动词化同时出现,二者的互动不仅使语篇简洁凝练而且构建了年会CEO演讲语篇语言的专业性和精准性。  相似文献   

5.
动词化是人们为了追求信息的高效传递的结果,在英语中越来越普遍。动词化是实现语法隐喻的主要具体手段之一。动词化隐喻可以增强英语语言的表意能力,使语言结构简练,形象生动,更具活力。了解英语动词化的语言功能,学会正确使用动词化,有利于提高我们的英语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自韩礼德1985年提出语法隐喻以来,国内许多学者都对语法隐喻进行了研究,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将名词化作为语法隐喻最重要的手段,因此除名词化外的其他手段都少有研究,本文从动词化的界定与发生位置入手,简述了动词化的分类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7.
功能语法(functional grammar)中的语法隐喻(metaphor),在某些方面和翻译学中的英汉互译技巧存在着相似相通之处。在功能语法隐喻中,有一种情况是nominalization,即名词动词化。名词动词化有两个极其重用的作用,即encapsulation(囊括)与condensation(浓缩)。也就是说,动词化的名词"囊括"了前面所陈述之内容,"浓缩"则可用十分简洁的一个合成词组涵盖了原本用一句话才解释得清的内容。用这种方法,就可使原本显得难以理解的句子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有助于翻译者准确无误地译出原文。巧合的是,英汉互译技巧中的"转化(conversion)"中也有名词动词化这一条,与语法隐喻中的nominalization有不谋而合之处。名词动词化作为词类转换(conversion)的一种,是翻译时最为常用的一种变通手段。了解并充分利用这些特点,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功能语法的理解,同时也无疑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翻译水平。  相似文献   

8.
概念语法隐喻在英语语句中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名词化、动词化以及形容词化(即所谓“三化”现象)是实现概念语法隐喻的主要手段。通过探讨“三化”现象的具体语言形态、存在必然性及其在语句与语篇中的实际运用,有助于认识和了解概念语法隐喻的产生根源与机制,掌握并提高外语的写作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9.
名词动词化是人们为了追求信息的高效传递的结果。名词动词化现象古汉语就有,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中的“饭”就解释为吃饭。在现代语言中  相似文献   

10.
动词化语法隐喻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是表达思想的重要语言手段。大学生在英语口语学习中灵活运用动词化语法隐喻,可以培养他们的英语思维能力,增强他们英语口语表达的准确性,提高他们的英语口语表意能力和英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1.
严尔玮 《海外英语》2014,(18):263-264,277
Ideational metaphor is a typical type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The analysis of grammatical metaphor in English nursery rhym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ational metaphor, which tries to explore possible evidence of the existence of ideational metaphor in the language of young children-nursery rhymes. Children learn probably many equally complex systems as that of human language.  相似文献   

12.
一词多义是语言的普遍现象,体现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范畴化和概念化的过程。传统语言理论并未完全掌握其实质。本文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出发,运用原型范畴理论和隐喻认知模式对一词多义现象进行了新的诠释,从而为多义词的教学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分析儿歌中的人际语法隐喻现象,分别选取160篇英文和300篇中文经典儿歌进行量化研究,阐述了该语篇类型中词汇语法层面的发展模式,探讨儿童语言理解力和不同语言模式的感知力,说明在英汉幼儿儿歌语篇中均存在人际语法隐喻。人际隐喻是英汉儿歌的共同特征,这就意味着儿童也在学习并体验同成人语篇一样复杂的语言模式。  相似文献   

14.
从认知语言学角度谈英语隐喻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喻历来被视为一种语言的异体表达方式而被纳入修辞学研究的范畴.传统翻译理论对隐喻的翻译研究也多以修辞为取向,把隐喻的翻译视为修辞层面的语际转换.认知语言学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全新的解释--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而且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方式,对翻译而言,这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认知角度探讨隐喻翻译的尝试及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5.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颜色隐喻输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输入一直是二语习得研究者关注并争论的话题之一,语言中的隐喻形式以其自身的抽象性、标记性成为加大语言输入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汉语颜色隐喻为例,探讨人类隐喻的共性和个性,寻求影响隐喻输入的关键因素,追寻隐喻输入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人们常用的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作为人类认知客观世界的一种方式,隐喻几乎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认识的角度,通过相关的例子,对隐喻的本质作了初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隐喻从旧时被作为修辞学的研究焦点,到现在成为一种基本的人类认知方式被大众所接受。准确的隐喻翻译可以向目的语读者准确地传递原语中隐喻要表达的语义特征和认知方式。通过研究隐喻翻译的现状,从认知语义学的角度出发,分析语境对隐喻理解的影响,试图阐述语境知识下的英汉隐喻翻译。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和历时的角度研究语言象似性在词义演变过程的作用。通过对一词多义历时演变方式的分析,发现词汇的基本义和衍生义之间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理据关系,表现为象似性。这种象似性以事物之间多种相像关系为依据,是隐喻产生的基础。在词义演变过程中,人们利用隐喻达到词义的引申。  相似文献   

19.
语言符号是具有的"隐喻象似性"的。在符号学家看来,隐喻与象似性的关系,就是将隐喻归于象似。象似性的研究比隐喻有着更宏大的叙事倾向,在此视野下,语言理应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系统,象征性是语言符号存在的必要前提;而从人类语言起源的隐喻性和人类语言系统的组构理据是人类认知思维的隐喻投射,又足以证实了语言符号是基于象似的隐喻建构。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传统修辞学中的隐喻理论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为基础,探讨修辞层面的隐喻和概念思维层面隐喻的异同,并结合语言、社会文化、道德标准和人类意图四个因素来论证传统修辞隐喻和现代认知隐喻具有内在一致性,以深化对修辞隐喻和认知隐喻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