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司法实践中涉及电子证据的案件层出不穷,法学理论与司法实践中均认为电子证据可以作为证据使用。但电子证据在民法中的地位如何,是属于视听资料还是书证,或者是具有独立的法律定位,这在立法上以及审判实践中均有矛盾。为此,笔者就此问题谈一点肤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阐述了非法证据的概念,不同国家的规定情况,及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从而提出建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证据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证据调查期日制度是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民事诉讼证据调查的一项基本制度,旨在保障当事人程序参与权的基础上,规定法院对证据方法采取证据调查措施,搜集证据资料的程序性规范。法院发布旨在搜集证据方法或获悉证据资料的证据调查命令已启动调查程序,在言词辩论的期日之内或者指定期日内,由审判法官或者受命法官以及特殊主体主持,在法院或者指定的特定调查地点,经双方当事人共同参与下进行的。为使实质正义能够通过看得见的程序予以实现,审判法官应当直接面对证据,采取调查措施搜集证据资料,同时还应当保障当事人充分参与调查程序并知晓调查结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辩论。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非法证据的概念,不同国家的规定情况,及建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意义。从而提出建立我国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建议,以期对我国证据立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诉讼程序和证据制度的主要价值在于保证当事人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特别是举证权利,体现出审判的公正性。诉讼是在双方当事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攻击和防御,并且每一次都应给对方留出相对合理的时间,以使对方有时间能够组词反驳与再防御。诉讼本身应体现出当事人平等的诉讼权利,并保证诉讼权利的平等行使、义务的平等履行。当事人进行诉讼看重的就是其公正性。而证据交换制度恰恰能给当事人寻求这种公正提供充分的机会和形式,也为诉讼所追求的公正提供了保证,防止了不公平的突然诉讼袭击,同时也增加了法庭审判的公开、透明度,增强了当事人对法院裁判工作的信任度,树立起法院裁判权威。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已有的诉讼证据定义的评析,对诉讼证据本质属性的揭示,以及对诉讼证据分类的探讨,为诉讼证据下了一个简短明确的定义:诉讼证据,是指含有证明案件事实或证明与处理案件有关的事实的重要的客观事实,可供法学工作者,司法工作者和法律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电子文件的证据法律地位问题是档案学研究的热点。首先通过分析我国现行法律关于证据种类的规定,揭示出确立证据法律地位的依据;其次,通过分析电子文件与计算机数据的关系,来说明两者在法律地位上是一致的;最后,作者通过与书证和视听资料两类证据的比较,详细分析了电子文件的独有特征,并提出自己的观点:电子文件应具备独立的证据法律地位。  相似文献   

8.
9.
10.
在我国的刑事诉讼法中,对“证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缺少统一的解释,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保持自身含义的同一,削弱了法律的严肃性。而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在于对“证据”概念的定义不准确,标准过高,条件过于苛刻。为此,本文仅就“证据”概念的定义及其分类,作了一个粗线条的阐述,认为证据是在刑事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真实证据、虚假证据和或然证据;合法证据和违法证据;采信证据和排除证据等。  相似文献   

11.
证明标准是证据法中一个极其重要而又存在广泛争议的知识点,章就我国诉讼理论界存在的几个主要诉论证明标准进行了简要的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证据制度在诉讼法学中的基础地位是由诉讼自身的特点决定的,诉讼过程是运用证据查明案件事实的过程.现代自由心证制度是在批判地继承传统自由心证制度的前提下为世界各国所认同,在诉讼中它的价值表征是多方面的,因此应积极构建我国的现代自由心证制度.  相似文献   

13.
刑法因果关系的研究是我国学术界争议最多的问题之一。本文循着我国学者们在因果关系研究的踪迹,从比较的角度,阐述我国刑法因果关系研究的不足之处。最后导出自己的一孔之见:主客观相统一的刑法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4.
证据法中的推定是一种特殊的证明规则,法律(广义)基于特定目的将诉讼中的某些事实预设为真实,法院在不存在合理反证的情况下,应该直接认定这些事实。它仅指法律上可反驳的推定,所谓事实上的推定和无基础事实的推定均不是证据法上的推定。适用推定必须遵守法定程序。推定的存在及其效力,应依裁判地的法律加以确定。  相似文献   

15.
证据对于案件的审理至关重要.证据保全作为基于客观需要而对证据的内容、形式进行固化和保存的一种特别程序,不仅是民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方面,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关键环节.现行民事证据保全制度规定程序上存在缺漏,应完善证据保全适格主体;严格网络证据保全程序;发挥专家在知识产权证据保全中的作用;规范医疗事故证据保全程序.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观点认为,客体必须是一种客观存在。但笔者认为,客体并非一定是客观存在,主观存在也可以成为客体。如果把客体界定为一种客观存在,那么精种客体是什么?也是客观存在吗?如果说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在于它具有不依赖认识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属性的话,那就是用客体的对象性去说明了精神客体的客观性。但是,精神客体的客观性并不来自其对象性,而是来自其对物质客体的依赖性上,如果没有物质客体作载体和承担者,就不会有精神客体的存在。精神客体的本质属性是主观性。  相似文献   

17.
讯问笔录作为诉讼证据的证据资格,我国法律并未明确规定,但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还是将其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辩解而承认其证据资格.笔者认为,讯问笔录可以具有诉讼证据资格,但应当作为书证使用,以便于对这类证据举证、质证和认证.同时,如果要更好地发挥讯问笔录的证据作用,就应当完善有关的证据规则,在完善对讯问笔录的程序保障功能的同时,使其充分发挥作为诉讼证据的作用.这种制度上的完善,不仅有利于保障人权,而且有利于刑事诉讼制度的民主化、科学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实现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8.
我国现行证据保全制度极不完善,其原因是价值取向不同所致.法律价值像"方向盘"一样控制着法律实践活动,作为"灵魂"贯穿于法律运行的全过程.[1]法律价值目标的不科学,造成立法和司法实践的矛盾和混乱.要对证据保全制度的法律价值体系重新构建,以期与我国民事诉讼改革的方向相一致.  相似文献   

19.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否及于私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10年《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13条,辩方取得的相关证据在法庭审理当中也应当参照排除规则进行相关调查。然而此条在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相关条文中并未涉及,这就使得我们不得不去思考,究竟辩方,即被告人、辩护人以私人取证方式不法获取的证据是否受该排除规则的规制以及如何规制,进而延伸到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大量私人调查取证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发展,要求对其培养目标再分析,并对课程设置体系进行调整,以促进我国高等法学教育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