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课:我是1975年入学的,那年我6岁。一、二年级时老师怎样上课现在记不清了。只记得二年级时闹地震.大概是受唐山大地震影响吧,学校里也搭起了防震棚,老师经常带我们演练地震来临时如何疏散,我们是一会儿进一会儿出很是热闹。有一天,老师突然将全校学生集合起来排着队到叶庄去,我们很奇怪,到了那里才知道是叫我们替大队王书记家搬砖头,因为他家正在盖瓦房(那时能盖起瓦房的人家极少)。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门艺术,其生命在于创新。作为教育者,对学生的变化不能漠然视之。当我们的学生利用网络,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时,我们便不能再手执书卷,照本宣科了;当学生高谈两岸关系、阔论中东局势时,我们便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当学生们要求平等,拒绝惩罚时,我们再也不能手执教鞭,堂而皇之地辩解说“严师出高徒”了。  相似文献   

3.
我们在写春游、秋游或写景时常会说“我看见了什么,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之类的话,但很少写我觉得这是什么,那是什么,我感受到了什么,我的感觉怎么样。说得严重一些,我们在写这类作文时,往往忘记了自己的存在,忘记了自己作为一个参加活动的人的感觉的存在。这句话或许不太好懂,说得简单一点,我们写这类作文时,不仅要告诉读者我看见了什么,还要告诉读者,我感觉到了什么,我的最深的感受是什么。我们或者会说:“啊呀,那是老师布置的作文题,我完成作业就够啦。”如果我们有这样的想法,很难写好作文,自然,每一次写作文时,不…  相似文献   

4.
我们习惯了从书本学习智慧,这是我们的聪明所在,但我们在运用这些智慧时,切勿照本宣科,否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相似文献   

5.
母亲的味道     
同学们,当我们早上匆忙地从床上爬起来,是谁已经为我们做好了可口的早餐?当我们背上书包急急地走出家门时,是谁的身影徘徊在窗前张望?当我们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是谁早已为我们准备好了洗澡水?当我们为了学习而挑灯苦读到深夜时,又是谁悄悄地在桌上放一杯牛奶?  相似文献   

6.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解决书本问题时非常流利,但在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就束手无策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只要我们教师深入思考就会发现造成这利一现象的主要责任者是我们教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而忽略了知识与生活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谈名牌     
谈名牌在澎湃着商品大潮的社会中,当我们环视四周时,不禁会发现,我们已经被形形色色的“名牌”包围了起来。当我们走进一座豪华的购物中心,欲选购一套精品服装时,服务小姐最先推荐的也许是“皮尔·卡丹”、“金利来”……;当我们走在大街上,看着如潮的车海时,最“...  相似文献   

8.
赵春梅 《班主任》2013,(1):45-46
优秀班主任的经验是一种启迪,学习时要用心思考,运用时要据实创新,同时我们还要不断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当我们拥有了一定的理论素养时,对优秀班主任的经验就会领悟得更深刻,运用得更灵活。  相似文献   

9.
长大不容易     
读到这样一段话:当我们知道语言是为了表达时,发现语言也是为了掩饰;当我们知道行为受内心驱使时,发现行为也会和内心的真实相背离。小时候总是渴望成熟,似乎未来一定是一种披着智慧与力量的外衣,戴着如一千零一夜般浪漫美丽的爱情饰物的存在。可当我们学会观察、思考,去体味成熟时,心中却悄悄地对生命的实质起了恐慌。这就是长大吗?我不由得寻思起长大的点点滴滴。长大了,面对很多事,我们已不再像孩子般任性,这个世界很现实,我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梦中。做人很辛苦,尤其是做一个让老师放心、家长安心的乖孩子更辛苦。长大了,…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班上,一定有过一些不爱说话的孩子,当然绝大多数不是出于生理(发音器官有缺陷)的原因,面对这些孩子时,我们是否认为他们是问题儿童?我们是否曾经忽视了他们?或者我们认定这是个很严重的问题并试图加以改变?当努力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时,我们是否感到着急和烦恼?假如是这样,让我们走近孩子!  相似文献   

11.
舍是失去,得是获取。舍与得其实是并存的。试想如果我们一生从小到老,都是有得无舍,那么光是垃圾就会使我们窒息了。当然,我们所舍的并非指垃圾而言,而是指许多同样值得珍惜的东西。我们常劝年轻人:“幻灭是成长的开始。”这个幻灭是指可贵的理想而言,只有经历了此种考验,人格才会趋于成熟。譬如,我们从小失去的包括:对父母的深切依赖,同学毕业时的同侪情感,背井离乡时的不舍念头,以及种种为了前程而不得不放下的一切。正是因为舍弃了这些,我们才能独自面对人生,逐渐发展出自己的特质。  相似文献   

12.
陈煜健,我想对你说——我们刚来桑市小学读书时,大家还是“黄毛孩子”。不知为什么,我和你一见如故。自此,我和你、黎嘉鸿、梁国文整天形影不离,经常一起玩耍,有说有笑,我们四人成为最好的朋友。那段日子可以说是我们最快乐的时光。上二、三年级时,男女生开始划分界线,时常搞对抗,势成水火。但我们四人依然共同进退,并肩作战。可惜我们并没有“桃园结义”,不然现在就是“兄弟同心”了!正因为我们是死党,所以常被女生们称为“四大颠(天)王”。可见我们友谊之深。直到四年级时,陈煜健你开始变得懒惰,欠交作业了。老师多次批…  相似文献   

13.
马铁丁的《俭以养德》编入教材时,由编辑做了改动,笔者认为,教材对结尾的改动值得商榷。原文是:我们谈的“俭以养德”,(这“德”)当然不是诸葛亮时代的封建道德,而是当今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美德。艰苦朴素是我们的光荣传统,发扬光大,不亦宜乎!改文是:我们...  相似文献   

14.
师颂     
颜敏  吴丽芳 《现代语文》2004,(11):33-33
当我们如愿以偿时,才会不由得想起那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蜡烛”;当我们迈进成功的大门时,才会想起辛勤的园丁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当我们回忆往事时,才会想起是谁指引我们勇往直前;当我们相聚一起,品尝成功的喜悦时,我们谁也不会忘记那闪闪发光的“萤火虫”……  相似文献   

15.
曾几何时,在他们的眼中,我们是灿烂的阳光.我们是绚丽的花朵,我们是迎风飞舞的风筝。然而,当我们一天天长大时,却慢慢学会了轻狂,学会了叛逆,学会了自闭。于是.对他们的叮咛,我们感到厌烦;对他们的关心,我们视而不见;对他们的教导,我们充耳不闻。和他们多一些交流吧,对他们多一些理解吧,不要让一道鸿沟横亘在自己和父母之间!  相似文献   

16.
赵敏霞 《班主任》2010,(4):61-61
屈翠莲:李德凤老师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我至今还记得小学毕业时她对我们的叮嘱:“对未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朋友亲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时我们并不十分理解这些话的涵义,但是却记住了,永远地记在了脑海里。这些话指引着我们人生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赵建松 《师道》2004,(12):22-23
每当我们在享受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灵性互动,教的妙语连珠,学生的口若悬河时;每当我们的头脑被言语充塞,我们的笔迟钝得不能记下学生的语言时,我们是多么渴望片刻的“冷场”。这时,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大家都静静地看,静静地想,不发出一点声音,不惊扰每一个思想。阅读教学过程成了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  相似文献   

18.
写给老师     
吴芳  陈岩军 《现代语文》2004,(11):32-33
失意时,是您的一个眼神,一句温馨的话语鼓励着我们;成功时,是您一句极其普通的话儿警示着我们——骄兵必败;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又是您一双温暖的手儿将我们从困境中拉出。  相似文献   

19.
直面考试     
《初中生辅导》2013,(13):45-48
亲爱的同学,每年初夏时,就是期考、中考来临时!学生学生,仿佛为考试而生。从小学到初中,我们与考试结下了不解之缘。而分分分,是学生的命根!我们为考试忙碌,为分数伤神。无论我们读哪所学校,在哪个班级,就像瓜儿永远也无法离开秧,我们都无法脱离考试。  相似文献   

20.
师恩是人类最高尚的一种爱。小时候,我们对老师有着无限的敬畏、仰慕。当我们懵懂无知时,是他们以身示范教会我们做人的道理;当我们遇到疑惑时,是他们用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让我们豁然开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