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激励策略有效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企业给员工提供的两类激励的多少组合,将组织的激励策略分为全面激励型、发展激励型、物质激励型和贫乏激励型;通过对256名员工和他们的主管的问卷调查,发现全面激励型策略能带来最高的回报,其次是发展激励型,物质激励型和贫乏激励型的激励效果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2.
激励理论广泛应用于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该理论同样也适用于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在对激励理论进行归纳的基础上,探讨了沙盘实训课程引入激励理论的必要性,并分别就内容型激励理论、过程型激励理论和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在沙盘实训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分析,最后提出沙盘实训课的实施对策。  相似文献   

3.
隐性知识转化正成为知识管理和知识转化研究的焦点,核心目标是实现对隐性知识转化的激励.现有的研究局限于目标激励、期望激励、需求激励、公平激励等内容型激励和过程型激励的实施,忽视了强化型激励在隐性知识转化中的作用.斯金纳强化激励理论为隐性知识转化的深化构建了新的平台.正向正强化激励、负向正强化激励、负向负强化激励、正向负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知识外显化、知识内隐化均存在着现实性的激励作用.这些激励路径的微观阐释开辟了隐性知识转化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4.
借助西方人性理论,将企业员工分为实惠型、经济报酬实现型、自我实现型、双重实现型、生存过渡型和多变型,针对各类员工特征,提出目标激励法、物质激励法、适当压力法等差异化激励对策。  相似文献   

5.
研发型团队组织创造力的成长是国家创新战略的核心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我国研发型团队的激励过分注重需求激励、目标激励、期望激励和公平激励等内部性激励,忽视了强化激励的作用。隐性知识是研发型团队的主体性知识资本,知识转化是研发型团队的主导性知识行为。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强化激励、隐性知识转化和组织创造力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揭示强化激励在组织创造力培育目标上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对隐性知识转化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强化激励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表明:正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内隐化存在促进作用,负强化激励仅对知识外显化存在促进作用,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内隐化对组织创造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管理激励理论述评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管理激励理论可分为内容型、过程型、强化型和综合型四大理论类型,它们分别强调了激励的不同方面。理论所描述的只是一般性原理和规律,而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是千变万化的,将各种理论应用于实践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这就需要灵活运用各种激励理论,创造出行之有效的激励方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组织激励、组织承诺与忠诚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对深圳市企业工作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实证研究结果显示: 工具型激励正向影响持续承诺;情感型激励正向影响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情感承诺、持续承诺和规范承诺均正向影响态度忠诚,但不直接影响行为忠诚;而态度忠诚正向影响行为忠诚.研究结论启示我们:要提高员工组织承诺,应该综合使用情感型激励和工具型激励;而真正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需要从态度忠诚入手.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非物质激励在管理实践中的重要性与日俱增。参与激励是非物质激励的一个重要方面,以知识型员工为研究对象,基于激励理论、创新理论对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检验了组织公民行为在两者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组织公民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知识型员工的组织公民行为与创新绩效存在显著倒U型相关关系;组织公民行为在参与激励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即知识型员工参与激励对创新绩效的倒U型相关关系有一部分是通过影响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实现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管理者权力理论,以2002—2009年我国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了公司高管利用权力影响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效应.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经理控制型公司,经理控制型公司中高管的权力效应表现得更加明显;在经理控制型公司,高管可以通过权力影响股权激励与研发投资之间的相关性,对高管实施股权激励将减少研发投资的力度,即权力越大,股权激励对研发投资的激励作用越小.研究结论为公司有效实施股权激励方案提供了理论参考,同时也为深入探究公司治理和管理者权力效应提供了新的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0.
选取外在激励视角,诠释开放式创新社区中不同的激励机制对消费者创新行为的影响,并借鉴自我决定理论,解释和谐型激情在其中的中介作用,进一步,引入社区规范感知并阐述其在社区激励机制与和谐型激情之间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表明:物质、社区认可和活动等级3个层次的社区激励都对消费者创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这一影响过程受到和谐型激情的部分中介作用,社区规范感知对前2类激励与和谐型激情间关系的调节效应显著,而在活动等级激励与和谐型激情间关系的调节效应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以2009~2014年已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为对象实证研究了控股股东动机、股权激励与非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结果表明:监督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可以抑制过度投资和投资不足;侵占型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虽能抑制公司的投资不足,但会加剧公司的过度投资。股票期权激励方式提供的风险激励对投资不足的抑制更强,但在终极控股股东掏空环境下对过度投资的加剧也更高。  相似文献   

12.
王楠 《科技管理研究》2016,(16):236-242
以企业的实际排污量、谎报量和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为研究对象,分别探讨企业对环境保护持有积极态度和消极态度两种状态下,正向激励型和负向惩罚型环境政策工具对企业减排和绿色技术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企业持消极态度时,实际排污量与政府的排污税率、减排补贴水平呈负相关,并且当排污税率等于边际减排补贴时,达到最优排污平衡点,此时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效果相同;(2)当企业持积极态度时,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与政府的排污税率、减排补贴水平呈正相关,并且当减排补贴收益等于不同政策下创新增加成本的差额、减排节约成本的差额与税收收益三者之和时,达到最优绿色技术创新激励程度平衡点,此时负向惩罚和正向激励型环境政策的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13.
基于激励性与公平性特征的企业文化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耘  余宝琦  杨照鹏 《科研管理》2007,28(1):110-117
公平性与激励性是企业文化所具有的两个主要特征。本文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以劳动分工、目标设定、控制机制、信息渠道、权力分配、职业生涯以及成功标准等七个维度来衡量企业文化激励性与公平性特征,建立了基于七个维度的文化激励性和公平性的评价标准,并依次将企业文化区分为低公平低激励的蜜蜂型、低公平高激励的雄鹰型、高公平低激励的大雁型和高公平高激励的羚羊型等四种不同的文化模式,并详细描述了不同模式的文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隐性知识是研发型团队的主体性知识资本,知识转化是研发型团队的主导性知识行为。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强化激励、隐性知识转化和组织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强化激励在组织创造力培育目标上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对隐性知识转化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强化激励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表明:正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内隐化存在促进作用,负强化激励仅对知识外显化存在促进作用;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内隐化对组织创造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慧辉  潘飞  胡文芳 《科研管理》2020,41(6):181-190
采用因子分析法,本文从科技创新的投入能力、科技创新的产出能力以及科技创新的成果转化能力构建了科技创新综合能力指标,研究不同终极控股股东特征环境中的管理层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效应。通过回归分析,本文发现,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匹配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可以提升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控制权越大,股权激励对科技创新能力的促进作用越大。在终极控股股东两权分离的环境中实施的管理层股权激励会抑制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度越大,股权激励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抑制效应越强;而且,国有控股股东与企业家型的民营控股股东环境中股权激励的实施对公司科技创新能力的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但与企业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相比,资本家型民营终极控股股东的两权分离程度对股权激励抑制科技创新能力的加剧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6.
熊航  静峥  展进涛 《资源科学》2020,42(7):1348-1360
考察不同环境规制工具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及路径选择的影响,有利于中国实施高效的环境规制政策。本文使用2013—2017年中国30个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将企业技术创新分为内部自主研发和外部引进,探究市场激励型和命令控制型两类环境规制政策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两类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技术创新均发挥了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且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和时序特征,部分验证了波特假说“弱”版本。具体如下:命令控制型工具在2016年新一轮“环保风暴”后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市场激励型工具对企业创新行为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但呈现作用随年递减的趋势;相较于企业技术引进而言,两类环境规制工具对企业自主研发的激励效果更大;在市场激励型工具中,碳交易市场对工业企业技术创新发挥了促进作用,且主要体现在外部引进方面。②分地区而言,东部和中部地区的结果与全国的结果呈现出相对的一致性;西部的结果符合波特假说“狭义”版本,即市场激励型环境政策工具比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对西部工业企业的创新激励更大。本文创新性地在环境规制中引入了可再生能源发电补贴和碳排放交易制度,细化了波特假说的内在作用机制,为国家进一步优化环境政策体系进而激励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以30家海工装备制造企业为研究案例,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从命令控制型环境规制、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自愿型环境规制以及隐性环境规制四个方面探究影响海洋企业技术创新的环境规制组态.研究发现,产生高技术创新绩效和非高技术创新绩效的组态解分别有两个;自愿型环境规制与隐性环境规制之间存在潜在替代关系;强市场激励型环境规制...  相似文献   

18.
虚拟团队成员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而跨越时间、空间和组织边界通过技术进行互动。所有面对面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在虚拟团队中都会出现,甚至更快、更糟,尤其是沟通和激励的问题。本文旨在从虚拟团队成员的个体角度探讨对虚拟型团队的薪酬激励,包括绩效评估、薪酬制度模式,从而得出对虚拟型团队的薪酬激励模式。  相似文献   

19.
随着传统型大学向创业型大学的转变,高校兼具知识创造和知识应用的双重特性。科研人员在R&D活动中追求学术价值和商业价值双重目标。本文基于一个简单模型来研究学术和商业激励两种方式对R&D活动时间配置以及项目选择的影响,基于此,进一步分析了组织最优激励契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高的商业激励会减少科研人员研究活动,但却激励科研人员选择高风险的基础研究,从而会带来突破性创新。组织层面高校应加大商业激励鼓励研究偏好人员,对偏好研究活动的人员,激励其进行开发活动;对于不偏好研究活动的人员,激励其增加努力程度。  相似文献   

20.
通过政策模型分析法,可以发现政策中的问题,探求政策创新的路径和策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城市低碳发展激励政策的模型分析,应当以创新与扩散模型为基础,同时考虑政策系统中的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等因素。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低碳经济发展激励政策还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在对城市圈政府及政府部门、企业和公众的激励方面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