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重要概念。文章主要阐述《手稿》中异化劳动和人的本质的关系,两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马克思以人的本质为依据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又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描述对人的本质进行更加全面、深刻的论述,劳动产品异化是对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否定,劳动本身异化是对人的本质的否定。  相似文献   

2.
试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时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早期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理论,其主要内涵: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劳动的行为本身与劳动者相异化,人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相异化;只有积极扬弃异化,才能实现对人本质的真正占有。“异化劳动”理论在实践“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扬弃“异化”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异化劳动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马克思从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批判到深入分析人的内在本质,阐明了异化的本质,揭示了劳动异化是人异化的根源。马克思的劳动异化理论为现代社会物化状态下探究人主体性的缺少及人自身实现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4.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在当代经济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似乎又被异化。社会发展是否应该以人为中心是本文探讨的主要问题,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为此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育和人之间有着悠久且紧密的关系.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而人只有受过教育才能成为人.异化的劳动教育使得人的主体性被遮蔽,无法发挥出劳动教育的应有功能和价值.马克思有关自由的劳动思想中蕴含了丰富的人的主体性意蕴,构建一个主体性充分发扬的自由劳动教育,是解决异化劳动教育问题的可能路径.自由的劳动教育包括形成开放融通的主...  相似文献   

6.
由异化上升到异化劳动,是马克思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大转折。但异化劳动理论还不等于唯物史观,它包含着内在的矛盾。本文通过对异化劳动理论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分析,即着眼于分析劳动中形成的主客体关系——人与劳动对象、人与劳动过程、人与人的关系,把异化劳动看成是一种客观历史现象,从而揭示马克思是怎样把社会发展看成是自然历史过程、进而去研究历史自身发展的内在规律、最终走向历史唯物主义的。  相似文献   

7.
"异化"概念包含着一个最基本的含义,即,当说一种东西成为一种"异化"的力量反过来压制人、左右人时,就有一个预设在里面,即,这种东西本来应该属于人,为人所控制.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一个规定性,劳动产品的异化时潜藏着工人的劳动产品本来应该属于工人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二个规定性,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时潜藏着劳动本来应该是为人所自由掌握和运用的人的本质的预设;在阐述"异化劳动"概念的第三个规定性,人的类特性的异化时包含着自由自觉性本来应该是人的类本质的预设.挖掘出马克思《手稿》中的应然预设,有助于我们对《手稿》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在其认识论出发点及论证等方面蕴涵了现象学视域。而就现象学视角而言,本质直观可作为解读异化劳动的可能方法。在此方法的导引下,异化劳动将呈现为一个全新视域并生发出一系列寻问,这些寻问是对异化劳动现象学方式的寻求。而且,胡塞尔和海德格尔自由自我决定的价值取向印证了马克思自由自觉的劳动本体论,并且其"生活世界"与"技术人"思想等构成了现象学对异化劳动审视的现实向度。  相似文献   

9.
类存在是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核心。马克思的类存在概念包含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我之间的三重关系,因而异化劳动理论也包含了劳动异化、社会交往异化和感觉异化三个方面的异化。劳动异化是主体和客体关系的颠倒,社会交往异化是社会关系的物化,感觉异化则是人对自然的排他性占有。  相似文献   

10.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一个角度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那就是异化的主体是人,人既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11.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马克思第一次科学地提出异化劳动思想,并用异化劳动理论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根源和原始推动力。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虽然直接源于人本主义者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异化理论,但却是对费尔巴哈异化思想的扬弃。他用辩证法研究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从而得出异化劳动理论。异化劳动理论不但颠覆了西方近代形而上学的思维模式,对西方近代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至今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异化劳动和作为前提的私有财产,即私有制,二者孰为本原之因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对揭示私有财产的原因具有意义,但其局限性乃在于确认异化劳动的私有财产的结果,而对异化劳动的前提则缺乏探究.作为前提的私有财产,即私有制,是马克思异化劳动在科学唯物史观视域内的异化社会生产方式的矛盾分解.在异化生产力中,异化的私有制关系是异化劳动的应有之义和不可或缺的条件.马克思在阐述共产主义时,就显示出了从异化劳动思想向着唯物史观的社会生产方式的过渡.《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述评》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吸收和借鉴了黑格尔的异化观念,提出了自己的劳动异化观念.他认为:人在社会中,通过劳动使自己的生活得到满足,但是劳动却反过来束缚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在劳动中不是感到自由自在,而是感到痛苦.因此,我们必须扬弃劳动异化,使人从劳动中解放出来,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14.
异化劳动理论包含有四个规定,从其顺序逻辑看是由前三个规定来推出第四个规定,即由人与自身的异化推出人与人的异化;而由劳动的本身的异化来推出人与人之间的异化,从而推出人与自身的异化才是"异化劳动"的隐含逻辑。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其隐含逻辑才能理解马克思"异化劳动"的概念,才能从审视自身出发,积极地去寻求消除异化劳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异化劳动的阐述是马克思关于异化问题最完备的论述.文章对“异化”概念进行解读,指出对主体和主体本质的规定是异化劳动理论的出发点,并在此基础上从劳动产品、劳动过程、人类的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内容的四个内在规定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着力考察了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异化和劳动异化现象 ,在此基础上指出人处于一种异化的存在状态 ,进而洞察了人的本质。但马克思的论述并没有涉及前资本主义时期。从异化和劳动异化的角度审视 ,前资本主义时期各社会的人的存在亦是一种异化 ,人的产生过程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劳动对象、劳动过程、人的类本质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阐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的异化现象。与历史上以往的思想家不同,马克思强调异化不是虚幻的,异化是在劳动活动中产生的,本质上是劳动活动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克服异化的现实之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一个角度揭示了马克思哲学变革的实质,那就是异化的主体是人,人即是自然的一部分,又是自然的改造者。  相似文献   

18.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职业的异化,文章依据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从四个方面分析社会劳动中无法实现人自由自觉劳动的本质原因,继而以此理论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教师价值的畀化、教师与教育目的异化、教师劳动的异化以及教师生命价值的异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路径。  相似文献   

19.
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而人的劳动也必然是社会性的劳动,劳动产品总体上也理当属于整个社会.但是,由于人类内部群体、个体之间差异及其相应利益分离的客观存在,人们对劳动产品的占有也就出现了分化和分离,劳动者的劳动付出不仅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而且反过来成为统治劳动者的外在力量——这就是劳动的异化.马克思关于异化劳动的理论是从四个方面展开的,其中人与人关系的异化是异化的总体根源,其他三个方面是这一根源下的几种表现形式.由于差异是异化劳动的内在根基,异化劳动是差异的社会化、制度化恶性发展,因此消除异化劳动的根本途径不是消除差异本身,而是消除让差异恶性发展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20.
梭罗所处时代的资本主义社会充斥着异化的劳动价值观。他走进瓦尔登湖,用自身生活实践来探索劳动价值观的本质,通过弃商从文、简朴生活和自我追求来反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劳动对象及劳动活动异化、人与自然异化、人与人的异化,唤醒人们重审劳动价值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