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3,(1)
网站的动态宣传语篇蕴含着多种符号模态,是多模态语篇的典型载体。本文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采用多模态语法框架对滨海新区政务网的动态宣传语篇进行了研究,从中验证了多模态语篇分析框架在网站的宣传语篇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鲁晨晨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3):31-32
电影海报具有多模态性,它可以通过文字、图像等多种模态实现意义的表达。文章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运用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分别从文字、字体、图像和色彩等方面来分析电影《归来》的海报,旨在探讨电影海报是如何通过多个模态共同作用来构建一个完整的语篇,表达概念意义、人际意义和语篇意义,从而能够有效地宣传电影和吸引观众;揭示语篇中文字资源、图像资源以及图文资源的结合如何相互作用构建意义,来提高观众对电影海报的解读能力。 相似文献
3.
胡华芳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22,(2):89-92
电影海报是集图像、文字、字体、色彩于一体的多模态语篇。将克瑞斯和勒文的视觉语法作为理论框架,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对《芳华》电影海报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解读该海报语篇意义的构建,揭示多模态语篇中多种符号之间的互补关系,以及图像与文字相互作用构成多模态语篇意义的方法。分析和解读电影海报多模态意义能帮助读者理解电影的内涵,提高读者对多模态语篇的认知能力,为人们提供欣赏电影海报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4.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9,(2):71-73
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Systemic-Functional Linguistics,SFL)这一理论背景,本文以Kress和Van Leeuwen视觉语法(Visual Grammar,VG)为基础,以O’Halloran电影语篇多模态话语分析系统为工具,对电影《黑天鹅》进行多模态话语分析。从语言学角度深入理解电影语篇意义建构过程,旨在验证多模态话语分析电影语篇的可操作性,同时提升电影欣赏水平和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5.
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人们交际的方式,多模态语篇如广告、网页、电影等在人们生活中扮演着重要作用。电影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模态动态语篇,其中各种模态如图像、音乐、台词文本等相互交融,共同构建意义来塑造电影人物形象及揭示电影主题。该文尝试结合视觉语法理论和多模态隐喻理论对电影《鸟人》进行全面的多模态话语分析,力求推动多模态话语理论的实践应用以及提升读者对电影艺术的欣赏水平。 相似文献
6.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多模态话语分析方面研究起步时间比较晚,甚至目前依然处于起始阶段,相关的论文一般都集中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阐述和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方面。通过研究电影语篇,文章对多模态话语分析在电影语篇中的关键作用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7.
张璞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6):27-29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语篇分析呈现多模态化,应运而生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方法为由多种符号构成的语篇的分析提供了新视角和有效途径。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基础上建立的视觉语法为分析图像提供了系统的理论。对一则环保广告图像和语言意义共建的分析,验证了视觉语法对分析带有图像的多模态广告语篇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葛银玲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36+153
运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分析2010年《中国日报》上的一个多模态媒体语篇,对多模态语篇中的各种意义资源进行整合,说明传统语法认为是副语言的图像、颜色、声音和动作等符号在现代交流中不再处于辅助位置,而是正在和语言符号一起形成更为宽泛的符号资源共同参与构建意义.对多模态话语的研究有助于全面准确地解读语篇的整体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日常交际中,面部表情、动作手势、声音图像、背景音乐等符号系统与语言文字一样,也是意义的源泉,具有多重功能.作为一种新型的话语研究范式,多模态话语分析扩展了语言本身的研究,结合声音图像、动作手势等资源来实现图像意义的再现和互动.电影即是一种集文本、图像、音乐等多种符号为一体的语篇,运用多种符号系统合力来实现意义构建和信... 相似文献
10.
唐韶凤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28):72-73
电影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来表达意义,具有多模态性。本文以KresskVanLeeuwen的“视觉语法”、Payio的双重壕码理论.Baddeley等人的工作记忆理论及Mayer的多媒体认知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电影《傲慢与偏见》里图像的再现功能,互动功能和构成功能,以及字幕、声音、音乐和图像这四维的协同合作的关系。旨在为观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欣赏电影,使观众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电影所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该文拟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和Kress&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为理论基础,试对2014年最新上映的好莱坞大片《变形金刚4》的宣传海报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和构图意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旨在进一步探究图像与语言文字的互动性,希望对此类电影海报从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角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多模态语篇分析是把所有交际模态都看成是意义生成资源来进行研究的一种语篇分析视角。在这种宏大背景下,语篇分析和理解过程中必然包含“作品人”与“读者”间的双向互动作用,即主体间性,对于外语教学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严璐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67-68
20世纪90年代,多模态在西方兴起,而其中最杰出的代表是克瑞斯和勒文。他们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基础,提出了全面系统的视觉语法分析框架。文章以Kress&Leeuwen的多模态话语分析为基础,结合语料和理论,以电影《一代宗师》宣传海报为例,探讨了图像、语言及其他符号模态的互动意义、再现意义、构图意义,分析了怎样用多模态手段来解读电影海报和电影主题之间的关系、图像和文字如何在海报中构建完整语篇和表达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黎峰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2,(1):89-92
多模态话语分析已成为目前话语研究的热点之一。本研究结合多模态符号学理论框架,通过对宁波市物流企业网站动态广告的解构,分析现状,提出整合各种符号资源、优化信息设计的较完整的评价方法,以期提高物流企业动态网站广告语篇的设计和应用水平,为宁波物流业形象的提升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和借鉴,以更好地迎接全球化环境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15.
李冬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2,31(6):125-128
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分析007系列影片50年来长盛不衰的原因。该系列电影不仅塑造了不同时代的邦德形象、邦德女郎形象,所用语言灵活多变,而且还使用现代高科技成果,给观众造成强烈的感官刺激。 相似文献
16.
多模态英语课堂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其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增进师生情感,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多模态话语理论基础上,分析了课堂教学系统彼此独立又相互影响的四要素: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并探讨了教师和学生在多模态互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吴雁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1):104-108
文章以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1994)和社会符号学理论(1978),以及克瑞斯与勒文的多模态语篇分析模式(1996)为理论基础,以纽卡斯尔市警示牌为例,解读英国警示牌多模态话语意义构建。研究显示:英国警示牌的意义生成不仅限于语言文字而是与版面形态、图标和色彩等多种符号相互作用、共同参与完成的。英国警示牌的整体意义建构模式反映出英国民族深层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8.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产生与发展,如何将自然话语同多种模态结合起来进行分析解读是现代语言学,尤其是话语分析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主要涉及理论探讨、视觉应用、口语语料库建设、教学应用等领域。文章分析了我国多模态话语研究现状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