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利用金电极上自组装的3-巯基丙酸自组装膜,通过DCC和NHS共价连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构建了一种稳定性好、寿命长的过氧化氢电化学生物传感器.HRP在该电极上实现了直接电子传递,其氧化还原峰电位差为250mV,式量电位为-231 mV.该传感器对过氧化氢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还原峰电流与过氧化氢含量在1.5-1000μmol/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灵敏度达到1185μA/mM,检出限为0.5μmol/L.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已用于合成样品中过氧化氢含量的测定,准确度良好.  相似文献   

2.
教材表明,MnO2粉末能催化分解H2O2而制得氧气.资料表明,MnO2,CuO,Fe2O3,Al2O3,CrO3,SiO2,V2O5,Ag2O,CuSO4,CuCl2,FeCl3,Cu,Ag,活性炭等化学物质以及新鲜土豆、薯片、动物肝脏等都可催化分解H2O2.新鲜土豆、动物肝脏等生物体内含有生物酶,生物酶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含有过氧化氢酶.几乎所有的生物体都含有过氧化氢酶,比如植物的块茎、叶、果实和动物肝脏、血液等,这些生物简便易得、价格便宜,从原理上体现了酶的专一性.笔者选取水果类(苹果、梨、香蕉)、蔬菜类(菠菜、油麦菜、苦菊等11种蔬菜)、菌类(蘑菇、金针菇)3种不同种类的生物试样为催化剂,笔者通过排水法测量产生气体的体积,然后计算出60s内产生气体速率的方法来判断生物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根据不同生物催化剂产生气体速率大小的不同,对各类催化剂的催化效果进行对比,最后找出最理想的生物催化酶.  相似文献   

3.
利用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的以Na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天青I(AI)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天青I在电极上的固定化,再通过静电吸附和自组装技术将纳米CdS吸附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出性能良好的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易于制作等特点.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在8.0×10-6~1.6×10-3mol/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2×10-6mol/L.  相似文献   

4.
用硫堇作为电子媒介体, 利用溶胶-凝胶法将壳聚糖固定在金电极表面, 应用分子间的化学键自组装硫堇、纳米金、辣根过氧化物酶制成生物传感器. 通过循环伏安法验证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活性:在pH = 8.0 , 温度为25℃的优化条件下, 传感器的检测范围为1×10-8mol/L~1×10-2mol/L, 检测下限为10-8mol/L, 可用于检测过氧化氢.  相似文献   

5.
利用滴涂于玻碳电极(GCE)表面的以Nnfion膜中负电性的磺酸基与天青I(AI)阳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实现天青I在电极上的固定化,再通过静电吸附和自组装技术将纳米CdS吸附的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到电极表面,制备出性能良好的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和计时电流法考察了该传感器的电化学性质。实验表明,该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生物催化活性,较高的灵敏度,良好的选择性和稳定性,且易于制作等特点。响应电流与H2O2浓度在8.0×10^-6~1.6×10^-3 moL/L范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2.72×10^-6 moL/L。  相似文献   

6.
采用电化学聚合法制备聚靛蓝胭脂红膜,并通过静电吸附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形成聚靛蓝胭脂红修饰的辣根过氧化物酶电极。聚靛蓝胭脂红在电极与酶分子之间传递电荷,因此,在没有额外的电子媒介体的条件下,通过循环伏安法考察电极的电化学特性。探讨了pH值、温度、工作电位和抗坏血酸等对此生物传感器电催化还原H2O2的影响。此生物传感器制作简单、响应时间短(5 s)、选择性好、灵敏度高,对H2O2线性响应范围为5×10-7~1×10-2mol.l-1检出限为5×10-8mol.l-1  相似文献   

7.
过氧化氢在常温下分解缓慢,但在催化剂存在时反应明显加快.已经证明某些生物体内含有过氧化氢酶,如马铃薯体和动物的肝脏等.通过定量实验设计,利用手持技术对反应进程中的气压变化进行测量,建立了在过氧化氢酶以及二氧化锰催化下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的催化能力大大强于二氧化锰这一常用的化学催化剂.  相似文献   

8.
利用表面活性剂双十六烷基磷酸(DHP)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固定在EPG电极表面,研究了酶中Fe((Ⅲ)/Fe(Ⅱ)电对与电极之间的直接电子传递过程以及酶催化双氧水还原过程,结果表明:(1)表面活性剂是一种固定酶的理想材料;(2)这种体系可能应用于构造第三代生物传感器.  相似文献   

9.
将Cu2+和碳纳米管(MWNTs)固定于脱氧核糖核酸(DNA)和聚丙烯胺(PAA)中形成MWNTs/Cu2+-DNA/PAA纳米复合物,并用此纳米复合物构建了一种新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结果表明,在pH=5.0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所制备的生物传感器对过氧化氢的线性范围为5.0μmol/L--4mmol/L,检测下限为2.5μmol/L(S/N=3)。这种新型传感器的优越性在于它可以克服天然酶易失活、不稳定的缺点而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与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制备以电子媒介体天青A和纳米CdS来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修饰的H2O2生物传感器.采用循环伏安法(CV)、计时电流法对该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该传感器对H2O2浓度在4.0x10-6~1.2x10-3mol/L内呈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4x10-6mol/L.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应用烯基膦亚胺1与间氯苯基异氰酸酯、对甲硫苯酚的串联aza-Wittig反应,来合成2-(4-甲硫基苯氧基)-5-芳基亚甲基-4H-咪唑啉-4-酮衍生物3的方法.探讨了反应进行的条件和产物的波谱性质,提出了可能的环化反应机理.生成的环化产物均为新的化合物,其结构经元素分析、IR、~1HNMR和MS确正.并探讨了所合成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抑菌活性,其中以3e及3f活性最好,在质量分数5×10~(-5)时,对水稻纹枯菌和苹果轮纹菌的抑制率均达到85%~95%的A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司徒·曲吉迥乃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人,他生活在十八世纪。司徒·曲吉迥乃重建了八邦寺,主持德格印经院的早期工作。司徒·曲吉迥乃作为大学者在佛学、文学、医学、美术等多方面有极大贡献,得到世人的敬仰。  相似文献   

13.
从教师的角度,分析了人工出卷的全过程,由此建立了通用考试系统出卷子系统抽卷的数学模型,本模型从题型、知识点和难度三个方面对抽卷进行了控制,并利用Visual FoxPro6.0编程进行了测试,证明了本模型的可行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敦煌写本《文明判集残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敦煌写本《文明判集残卷》 ,使我们在解构作为裁判载体的唐代法律文书本身的结构格式、辞章、共同特点时 ,为我们以史为经对法律文书的递变做纵向研究支撑起无法替代的历史平台。它格调庄严、简约有致的风格 ,博大的哲学理念 ,鲜活的法、理、情的和谐统一 ,不难从中窥视中华法系中的法文化、法意识和法律制度 ,见证其与西方法律的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以1-十八醇和丙二酸二乙酯为原料合成二正十八烷基丙二酸二乙酯,然后用LiAlH4还原得到2,2-二正十八烷基-1,3-丙二醇,再在对甲苯磺酸催化下与β-溴丙醛缩合得5,5-二正十八烷基-2-(2-溴乙基)-1,3-二氧六环.并对产物的重结晶条件进行了研究,产物经元素分析、IR和1HNMR光谱表征.  相似文献   

16.
以2-(2-氯乙基)-5-氯-6-苯基-3(2H) -哒嗪酮和相应的醇为原料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经付-克烷基化、闭环、取代、消除、醚化五步反应合成了5种未见文献报道的新的2-(2-烷氧基乙烯基)-6-苯基-5-氯-3(2H) -哒嗪酮化合物,所有化合物均经IR、1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  相似文献   

17.
以多聚磷酸(PPA)为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将冠醚进行酰化,合成了3-甲基茚酮-[1]-5,6-苯并-15-冠-5.合成产物由IR,MS和元素分析鉴定了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以对甲苯磺酸作催化剂,3—溴丙醛与2—烷基—1,3—丙二醇的缩醛化反应。该反应能在室温下进行,产率达65%以上。  相似文献   

19.
在电子商务市场中,商家与商家之间的交易日趋重要,本分析和比较了现在流行的B2B框架。并讨论了各个框架在internet上,企业之间商业交易的互操作性和安全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20.
应用量子化学方法,在RHF/6-31G水平上计算了4-苯基-1-(1H-1,2,4-三唑-3-羰基)-氨基硫脲分子(C10H10N6OS)的电子结构,探讨了其电子结构与生物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氢键的存在可能决定了分子稳定构象;该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位点是三氮唑基、腙基羰基和硫脲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