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记者采访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采访对象的合作。采访对象提供的真实情况,是记者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反映的前提条件。我在采访实践中曾碰到过多种类型的采访对象,他们的心态各异,是复杂多样的。1983年,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评选出几户全国“五好家庭”。在翻阅州妇联的总结材料时,我觉得温泉县哈日布呼镇一回族家庭三世同堂,老少30多口人,不分家,和睦共处很有特点。在采访中,这家大儿子(生产队长)热情向我介绍了他家兄弟四人及其子女30多人怎样和睦相处,如何尊敬长辈。二老又是如何协调指挥等情况。提供的情况既有条理,还有具体事例。他的弟弟和在场的其他干部及邻居对此都很称赞。但我想:什么事并不都那么绝对,三十五口人住在一个院里,吃一锅饭,不发生摩擦,可  相似文献   

2.
谢顾问:近日,我了解到一个很好的新闻线索:我部副政委很会发现人才,堪称现代“伯乐”。全军学雷锋标兵李润虎、邓元春及“精武铁人”胡学智等都是他首先发现和亲自抓出来的典型。可他是副军职干部,而我只是个“小兵”,连报道员也不是,访问。我能去采访他吗?84810部队乔建军乔建军同志:按说,在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是没有那么多硬性限制的,官也可以采访兵,兵也可以采访官。但由于采访者的身份不同,在实际采访过程中,确有方便与不方便之分。如有采访任务和采访权的专职记者、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和新闻干事,无论采访普通战…  相似文献   

3.
一个春风拂面的三月里的一天,我要完成一项辑录“口述档案”的任务,采访对象是曾任中共包头市委副书记的离休干部色吉拉胡老人,话题就从1957年他初到包头时说起。  相似文献   

4.
本刊记者(以下简称记者):董艺老师,您好!很高兴能采访到您.我们知道,您起初学的是钢琴专业,但最后又选择作为一名戏曲电视节目主持人,这其中有怎样的故事呢? 董艺:您好,感谢贵刊的采访,很高兴与大家进行交流!成为一名戏曲节目主持人,这可能和我的家庭背景有一定关系.我出身在梨园世家,我的母亲和外公都是京剧演员,由于母亲和外公对我的影响和鼓励,以及他们对我的希望让我"不得不"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才艺.我起初学的是钢琴专业,同时也对演唱、舞蹈及小提琴等演奏比较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质疑是记者的职业要求,但也是一种独特的采访风格。我在采访的时候,很少按照采访对象的意思“顺毛捋”,反而是“逆毛捋”,我不会跟采访对象站在同一个立场,而是站在与采访对象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立场,这个立场代表着在这期节目里没有发言权的另一方新闻当事人,也代表着电视机前的观众,观众是我和采访对象之外的第三方。我在采访中很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王春 《视听纵横》2004,(3):100-101
我曾在新闻采访的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样一幕景象:一位男新闻主持人化了一脸演播室的浓妆在现场采访,但只要稍加观察就会发现被采访对象的脸上充满着不自然的神情,我很理解这位被采访对象的心情,换了是我也会是这样的表情,因为在现实生活当中面对着一张极不生活化的脸孔,尤其是个化了浓妆的大男人。  相似文献   

7.
记者曾碰到过这么件事:一次,笔者到某企业去采访他们是如何做好对市民的食品供应工作的。一进经理室,坐定之后,笔者发现经理的态度不是很热情,茶没泡,话不多,脸色也不太好。就这么着,笔者问一句他答一句很别扭地采访着。过了一会儿,经理冷不丁地冒出一句:“你这个采访要不要钱?如果要钱,我就拒绝采访!如果不收钱,我就配合你采访!”  相似文献   

8.
在许多人眼里,记者是一个神圣的职业,其实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有人用“家庭当旅馆,孩子不认爹”来形容记者奔波不定的生活,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我任“解放军报》驻二炮记者的10多年间,平均每年下部队采访都在7个月以上。下一次部队,短则20来天,长则2个多月,常常走的时候穿着军大衣,回来时只穿单军装。在家过不了几天,当新的精神和任务一来,又得赶紧下部队采访。家中之事,根本无心也  相似文献   

9.
从事国际新闻报道,到驻外分社任记者是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首次赴外任记者就会和战争联系在一起。那是1978年的秋天,我被派往泰国采访第七届亚洲运动会。亚运会期间,东方歌舞团在曼谷演出,算是为亚运会助兴。亚运会后,东方歌舞团将继续赴泰国各地和新加坡演出,按计划我将随团采访。但是,事不凑巧,当年11月底泰国的邻国柬埔寨发生了战争。我也因此被留在泰国,参加采访报道。当年的战争发生得很突然。越南军队开进柬埔寨,柬埔寨政府的军队从金边节节败退,成千上万的柬埔寨平民涌入泰国境内。我在分社…  相似文献   

10.
那时,重庆电视台还没有上卫星。但作为身在渝黔边陲松藻矿务局的重庆煤矿工人,我也很关心重庆的繁荣与发展。所以,即便是满屏雪花飘飘,我也很喜欢收看那只有收音功能的重庆电视台。   一天中午,我从当时的《黄金时刻》栏目里,收听到重庆万盛区一个贫困山区青年的办学事迹后,在那份新闻敏感和一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心驱使下,我利用休息时间到大山里的学校进行采访。当我在汽车上颠簸了四五个小时赶到万盛区教委时,才得知学校离万盛区还要转乘 3元钱的远郊客车到两河乡,然后需步行七八小时的机耕道才能到达。   于是我毅然踏…  相似文献   

11.
谢顾问:我在采访时,往往一问一答,很死板,被采访者因此拘束不安,很难畅所欲言。请问,有什么办法活跃一下采访气氛、提高采访的质量呢?36026部队任倍利任烟利同志:采访气氛呆板、不活跃和千篇一律,是没有采访经验的初学写作者很感头痛的事。别小看这种采访气氛的不活跃,它很影响被采访者的情绪,也常使采访者处于尴尬局面,弄不好,会使采访被迫中断或草草收场。造成呆板气氛的原因很多。主要的有:问题摆得突然,被采访者毫无IC理准备,采访一开始就卡壳;问题摆得太尖锐,被采访者难以正面回答;问的问题人家不感兴趣;触及了被…  相似文献   

12.
凡事预则立,不打无准备之仗。新闻采访也同此理。笔者作为《人民日报》实习记者,在两次采访中略有体会。一次是看起来准备很充分实际上心中无底的采访。去年10月初,领导让我去河南采访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开业及粮食拍卖第一天的交易。我学外语出身,对经济一窍不  相似文献   

13.
我的上蔡之行,距今快30年了。那是我很难忘的一次采访。此后多年,我结下了浓浓的“上蔡情结”;上蔡人也把我这个普通的记,当成了真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张红霞 《新闻知识》2001,(10):27-28
两年多时间,我对这个艾滋病家庭的采访,一直处于欲报不能的状态。尤其是一个小镇上居然有38个甚至更多潜在的艾滋病当地简称为“艾滋”感染者,一旦见诸报端,不仅骇人听闻,还容易引起别的麻烦。我曾经四易其稿,在报社领导的一再斟酌下,只报道了专家免费治疗的事。揣着这样一个具有震撼力的、涉及到人民生命安危的题材不能报道,我苦恼又无可奈何,同时又为这些艾滋病感染者的不幸遭遇,受社会歧视的悲惨命运而愤懑。今年“3·15”,借着全球防治艾滋病日“维护公众安全与健康”的主题,我采访的“艾滋病”及“艾滋家庭”的稿…  相似文献   

15.
2004年7月10日,因家庭档案13岁的女儿又一次在公众场合露脸。上一次是2002年12月,辽宁电视台《生活导报》栏目组对我的家庭建档情况进行采访.面对摄像机女儿说了这样一番话:家庭档案让我经常回忆童年的往事非常有趣,我一定好好学习来回报妈妈给我的爱。这些镜头被收录到“细说家庭档案”电视片中,不但多次在电视台播放,还被制成光盘发行全国。  相似文献   

16.
原来以为采访残疾人的时候,只要记有爱心,有同情心,就很容易走近他们,但在实践中我发现在与残疾人交谈时.一定要考虑他们的感觉,用词巧妙、智慧。  相似文献   

17.
采访深度决定报道的深度--关于人物通讯采访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踏上记者之路,前辈新闻工作者就教育我,要深入采访。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我经常深入到工厂和农村,与采访对象睡在一铺炕上,吃在一张桌上,有时还和他们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儿。在这些生活中,采访对象很自然地和我交成了好朋友,和我谈心里话。许多好材料和精彩的细节,都是在与采访对象一起劳动时观察到的,是采访对象在炕头上悄悄告诉我的。有的同志问我为什么能采访到那样生动感人的细节,其实没有什么奥秘,我不过比他们多下了一番采访的功夫。  相似文献   

18.
江翡翡 《青年记者》2007,(24):39-40
在集团进行的这次“远程报道实验”中,很荣幸能够参加并到英国采访。这次的采访与我工作三年多的采访经历是完全不一样的,简单一句话,就是由原先的记者为一家报纸供稿的“一对一”关系变成记者为集团内十几家报纸、杂志、网络同时提供信息资源的“一对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与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相识已有21年了。在这21年中,有时他来中国访问,有时他邀请我去国外采访。在相处中,他正直的为人、严谨的治学态度,尤其是他对我这个对物理学和外文都很差劲的记者的关照和提携,以及生活上对我无微不至的照顾,都使我永远地难以忘怀。那是1979年的秋天,有一次我在中国科学院采访,听该院外事部门的一位负责人讲,丁肇中要来中国讲学,范围和这年春天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一样。听到这个消息,我以一个记者的敏感,立即决定采访他。不料,事情进行得不顺利。原因是,中国科学院当时的…  相似文献   

20.
我们的新闻生涯中往往有这样的经历,当一项采访任务来临的时候,蒙了。为什么?因为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这不要紧,人类对世界的认识不都是这样吗?由一无所知到少许知之,到知之许多,到完全了解。记对采访对象的认识,也要经历这样的过程。但记的采访总是有时间性的,有时甚至是很紧张的,如果等到接触了采访对象再开始认识采访对象,那样就太仓促了。我们可以把接触采访对象的时间提前——提前从资料上采访他,提前从资料上认识他,这就是我要说的新闻采访的准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