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酷爱读书,亦喜欢写作,看着书橱里琳琅满目的书刊,心里挺得意。去年底,朋友来家中做客,他浏览了我的所有书刊后,有些遗憾地说:“怎么没有《老年教育》啊?这本杂志很值得一读。”朋友是个“读书狂”,而且对报刊颇为挑剔,听他这么一说,我不由对《老年教育》充满神往。于是,便将刚刚完成的一篇小稿和索要刊物的信一起投进邮箱。  相似文献   

2.
蒋珍云 《广西教育》2007,(9A):37-37
一、关于从众心理 大家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你与朋友讨论一部刚刚看过的电影,虽说你觉得电影“好”,但电影观后感讨论将近结束时,你发现自己也接受了这样的想法——该电影是“难以置信的垃圾”。或者,本来你认为这部电影糟透了,讨论之后,却觉得这简直就是世界上最精彩的电影。我们逛商场的时候,经常会因为许多人都买一种东西,便认为那东西一定值得买,盲目地买了,回家之后才发现买回的东西不仅质量不好,而且根本没有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走步降压法     
陈仲祥 《老年教育》2013,(12):58-58
我今年50岁,患高血压病已有10年,但血压一直控制很好,平时除坚持服用降压药外,还经常进行一种“走步降压”的锻炼。这种方法是一位朋友介绍给我的,在家中便可简易操作,可有效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4.
纪晓岚祝寿     
纪晓岚是清朝人。他学识渊博,文思敏捷,爱开玩笑。有一次,朝中的一个大官的母亲做寿,纪晓岚同他的朋友一起去祝贺。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一见纪晓岚,便喜出望外,执意要纪晓岚题诗。纪晓岚稍微沉吟一下,便答应了。不料,他张口就说了一句:“这个婆娘不是人!”大家一听,大为惊讶:今天是祝寿的日子,怎么开口骂人了?纪晓岚不慌不忙地接了下句:“九天仙女下凡尘。”哦,原来纪晓岚尊奉老太太为“九天仙女”,怪不得“不是人”了。这时,大家才转惊为喜了。于是,纪晓岚又吟出了第三句:“儿孙个个皆成贼。”自然,大官和他的亲朋好友…  相似文献   

5.
有人说:“儿童的心田是块神奇的土地,你播下一种思想,便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便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便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便收获一种命运。”也有人说:“行为养成习惯,习惯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叶老也曾指出:“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记忆语录 有时候,人有“无故乱翻书”的习惯也是一件好事,他能让你找寻到一些记忆的碎影。前些天新买了一本叶兆言的《看书:叶兆言的品书笔记》,随意翻书扫到《无名的裘德》,便停下来,看了下去。一来“《无名的裘德》也是我念念不忘的一本书”,二是刚好一些日子之前电视上电影频道晚十点场播放了电影《无名的裘德》。直到看到裘德与苏一路高高兴兴返回家中,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老先生的长子叶至善先生讲述其父教授作文的事,读后令人深受启发。叶老要求孩子们每天必须写一点东西。至于写什么,不加任何限制,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花草虫鸟、路径山峦均可收于笔下。纳凉时,叶老坐在庭院的藤椅上,让孩子们把当日写的东西朗读给他听。叶老不轻易说“写得好”、“写得不好”之类的话,较多的是说“我懂了”与“我不懂”。如若叶老说:“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孩子们便调整词语或重新组织句子,一遍遍地修改,直到叶老说:“哦,原来是这么一回事,我懂了,再读下去。”叶老教子作文,归纳起来有三个要点:1.作文的兴趣在生活中激发;2.作文的材料要到生  相似文献   

8.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教师先出示两道思考题:(1)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2)将“叶老改文”的部分放到“叶老请肖复兴做客”的内容之后写可以吗?为什么?通过讨论,学生明确:文章记叙了叶老改文后请肖复兴做客的经过,因为帮肖复兴改文,叶老才了解肖复兴,“改文”是“请客”的原因,二者顺序不可调换。指导学生精读课文。教师着重在两处地方点拔:(1)文中几次写到爬山虎?作者为什么多次写到爬山虎?(2)“在我的眼前,那片绿绿的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一句该如何朗读?通过读读、议议,学生明确:爬山虎象征着叶老的人品,体…  相似文献   

9.
《当代电大》2006,(4):4-4
一部《美丽人生》的电影,感动了无数的灵魂;一次善意的谎言,给孩子留下了一个美丽的人生。再次和朋友看完这部电影,朋友问我:“我不想哭吗?”我呆在那里,才以现语言的苍白,文字的枯竭,居然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此时的感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成人”新解余文一听“成人”这词,多数人肯定会想到它“成年人”的含义,也就是人生过程中的一个年龄段。一次一位朋友听说我在从事成人教育工作便说:“哎呀,你们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而又最伟大的事业。”我简直不知他的话从何说起。他却一板一眼:“你想,‘成人教...  相似文献   

11.
一、故事导入——探究起点“无痕”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先给你们讲一个有趣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人在路上拾到一个别人遗失的契,(投影“契”,下图1)非常高兴,回到家中便把契藏了起来,并偷偷地数契上刻的齿数,他情不自禁地对邻居说:“我很快就要发财啦!”  相似文献   

12.
郜莹 《小读者》2013,(5):76-77
家里少了钱,确定是孩子拿的。这时,你会怎么办? 总是一回家就把皮夹随手扔在玄关柜上的丈夫,有一天发现皮夹里少了1000元,便问我:“是你拿了我皮夹里的钱吗?”见我摇头说“没有”,他便又依次问了家中其他的“嫌疑犯”——11岁的儿子与8岁的女儿,每个人的回答都是:“没有!”  相似文献   

13.
偶见朋友于庭院处种数棵大白菜,葱绿苍翠,叶大如扇,便不由顺便一问:为何不捆绑让其抱“菜芯”?闻此言朋友先是一惊,旋即便笑:捆绑违背其生长规律。妨碍其健康成长。不如顺其自然。待绿叶长成,何愁没有“菜芯”?朋友所言颇含深意.我不禁心有所思……  相似文献   

14.
网络作家蔡智恒在文章里叙述过一件中学时代的事情: 我在一篇文章的开头写道:“我跟朋友约好八点去看电影,可是时间到了,他还没来。我像是正要拉肚子的人徘徊在厕所外有某个人在厕所内般的焦急。  相似文献   

15.
《广东第二课堂》2004,(12):10-11
四个朋友在为谁的狗最聪明而争吵。第一个人是个工程师,他对自己的狗喊道:“三角形,露一手。”这只狗便跑向书桌,拉出一张纸和一支铅笔,画出了一个完美的三角形。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阃,笔者因事出差首都,想到多年没有见到叶圣陶老先生了。于是,便在年初二这天,专程去拜访叶老。叶老在他简朴的会客室接见笔者。在座的还有叶老的长子叶至善同志。一见到叶老身体硬朗,精神奕奕,心里十分高兴。叶老是苏州人,当然关切他故乡的一切。’我于是首先简略地介绍了一下苏州城的变化。他们父子俩听了都兴致勃勃,叶老接连问了我好些情况。  相似文献   

17.
对演示实验“人造雪景”的改进英山教委仪器站陈鑫(436700)英山程咀中学胡光很多资料介绍用卫生球制“人造雪景”:将卫生球碾碎放进插有树枝的烧瓶中,在酒精灯火焰上摇动烧瓶,微微加热,出现萘的升华,停止加热,烧瓶内树枝上便可出现洁白玲戏的“人造雪景”。...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的“教材无非是例子”的观点深深地影响了广大教育工作,成为指导我们进行教育教学的重要原则。但是对于叶老的“例子说”有不少人存在着严重的误解,认为它仅仅是叶老对语教材的专门论述。其实,认真研读叶老的教育专和书信,仔细翻阅他主编的教材,可以发现,这是对叶老“例子说”的狭隘理解甚至是曲解。叶老的“例子说”具有深邃的内容和丰富的含义,它不仅是叶老对语教育的精辟论述,也是对各科教育教学的理论贡献,同时还涉及了教材与实践关系的重大问题。综合起来,它应包涵三个相对独立又有联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不知道有多少人说过,习作教学是我们语文教师心中的痛,教师费力,学生苦恼。教师常常感叹:怎么始终就游不出那个似乎能看到边的迷蒙之海,怎么就始终走不出那个似乎能看到尽头的荒原呢?《小学语文教学》2004年第3期“开篇的话”刊载了贾志敏先生的《“叶老教子作文”的启示》,介绍了“叶老教子作文”的做法,其法甚简,道理却深,让人感慨万千。反复读。蓦然醒悟,原来仅仅一个“懂”字,竟然点醒我等梦中之人。  相似文献   

20.
王德勋  史晖 《教育探索》2001,13(8):34-36
本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叶圣陶先生“教师下水说”的内涵,指出了“教师下水说”是叶老对多年语教学经验的形象而又精辟的概括,体现了叶老对语教学(尤其是作与阅读教学)自身规律的科学把握,叶老的这一语教学思想,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仍具有教育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