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进步的动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充分认识创新思维的含义与特征,研究影响女大学生创新思维形成的主要因素,从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激发求知欲和好奇心,加强创造性思维训练,塑造创新人格,参加各种创新实践等方面,探索女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有效途径,对提高当代女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大学生自我教育所需心理特征的塑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具有自我教育能力成为自我教育是创新能力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而培养自我教育能力首先要塑造自我教育所需心理特征。本认为塑造大学生自我教育所需心理特征的主要途径是:改革高等教育观念;实现面向问题的教学;让大学生能够设计自己的学习之路。  相似文献   

3.
创新能力是衡量当代人才素质的核心标准之一,而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塑造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揭示大学生社团中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针对大学生社团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在社团中培养创新能力的建议,为促进大学生在社团中提升创新能力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质疑心理和创新心理是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创新能力必不可少的心理条件。质疑心理是推动大学生获得宽厚科学文化知识的心理动力。创新心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两种心理是推动大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5.
当今大学生面临日渐激烈的人才竞争,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认识自我,充实自我,展示和塑造自我,是合理策划和定位自己职业生涯的重要内空。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本在阐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行为受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驱动。自我动力与超我动力的平衡关系,决定了大学生行为的指向和强度。分析了大学生自我与超我动力的构成及其变化,自我与超我动力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解释了大学生的心理动力结构,提出了有效的行为动力引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考试的心理误区表现为:竞争与脆弱的矛盾;好学与厌学的矛盾;清醒与困惑的矛盾;诚信与浮躁的矛盾。克服大学生考试心理误区的关键是对大学生进行调适与塑造,使他们做到认识自我与控制自我,完善自我与超越自我相结合,家庭、学校、社会学生自己要紧密配合,努力促进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  相似文献   

9.
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是大学生寻求自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时代与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能,通过有效开展各项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其重要的改革目标。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与大学生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社团活动的隐性教育功能,利用社团活动激发创新意识、训练创新能力、塑造创新人格。同时,高校应该大力扶持社团活动的开展、有效引导社团活动的方向、切实加深大学生社团活动的体验。  相似文献   

10.
道德教育实效化的本质是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大学生完善自我的有效途径,它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道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满足了大学生成长过程中身心发展的内在需求。只有加强和完善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才能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时代精神,使其能自觉地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准则,客观地认识自我,进行正确地自我设计、自我激励与自我完善,使他们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和民族的希望。  相似文献   

11.
学生管理与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是以素质教育为手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的高层次管理教育。 1999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大力培养创新人才的决定,为新世纪中国教育发展规划了蓝图。大学教育是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已经得到广泛认同。本文力求提供一种为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服务的途径和方法,为当前我国大学生教育管理提供可操作性方案。 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也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活动。则素质教育是塑造人的素质的教育。大学教育则是素质教育的高…  相似文献   

12.
王燕丽  胡春晓 《文教资料》2014,(7):98-99,129
创新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本文介绍了大学生创新能力现状,针对大学生在创新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社会、学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个方面提出了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现代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促进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创新能力是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通过分析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内涵及意义,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必要性,构建了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讨以培养实践创新能力来实现大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途径。  相似文献   

1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创新已成为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主题。作为未来社会竞争的核心力——大学生更应该高度重视自己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本文通过论述创新能力的内涵,结合当前社会形势分析当代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提出了大学生自我培养创新能力的三种模式。  相似文献   

15.
王慧 《教书育人》2009,(9):77-79
大学生的健全人格是培养出来的,这就需要通过素质教育的途径,实现对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朝气蓬勃、积极向上、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快,这些是大学生的主要特点。但当前在大学生的人格发展中却存在着自我价值迷失、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匮乏、缺乏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等问题,日益成为大学校园中不和谐的因素。培养和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16.
许多和我接触到的大学生常常问我这样几个问题:现在听说毕业生适应职业岗位的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怎么办?知识和能力哪个更重要?大学生应当如何塑造和完善自己?等等。我想,大学生的自我塑造问题应从三个方面把握,一是明确大学的意义;二是明确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三是在前两个问题的基础上来完成自我塑造。一、大学的意义按照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大学是青年人社会化的最高建制。大学教育过程,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大学生通过大学阶段的锻造基本完成了从自然人向社会人的转变。但大学生能否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其中,对大学意义的理…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衡量当代大学生理想人格的重要标准。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广博的化知识。用“三个代表”思想塑造当代大学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社会化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非常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环节,而大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其自我社会化的内在动力。在一定意义上而言,我国大学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之路,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即发挥学生自我社会化的作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用。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大学生自我社会化的主观能动性特征,剖析了形成大学生自我社会化主观能动性特征的原因,并进一步提出了重视与引导大学生自我社会化中主观能动性发挥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键环节,也是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辅导员应当引领学生在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做事、学会发展中提升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自我实现能力,塑造健康人格。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经济既高速运行也面临转型,如何在与世界他国融合中完成自我升级,其“动力体系”在于“创新”,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整理,总结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研究在两个层面的转变:在研究内容上由外在环境研究增加到内在因素的分析,进而由带有普遍意义的研究细化到培养模式的构建;在研究方法上由定性理论分析逐渐转向定量实证分析.试图指出今后大学生群体的创新能力培育问题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