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艺术追真     
文学作品是否真实反映了现实生活 ,历来是许多人争论的话题之一。不管现实型作品重在再现生活 ,不管理想型作品重在表现情感 ,也不管象征型作品重在寄寓意蕴 ,可以说大多数作品都是对生活的反映。一生活真实是指生活中曾经发生过、现在正在发生及将来可能发生的人和事 ,具有客观性。它为艺术真实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而艺术真实具有四个基本特征 :内蕴的真实、假定的真实、主观的真实、诗艺的真实。对于内蕴的真实 ,俄国现代作家高尔基有个极其恰当的比喻 :“作者创造艺术真实 ,就像蜜蜂酿蜜一样 ,蜜蜂从一切花上都采来一点儿东…  相似文献   

2.
生活是写作的取之不尽的素材源泉。生活对于写作来说,第一层次是观察感知,第二层次是理解体验,第三层次是反映表达。不管哪个层次,生活之于写作,都是第一要著。作家创作一部作品,学生写作一篇作文,都离不开生活。一部或一篇好的作品,总是体现着作者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入体验。曹雪芹之所以能写出长篇巨著《红楼梦》,首先在于他根植于对当时整个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作品多反映具有自我意识的女性的精神痛苦,其悲剧带有鲜明的时代色彩,作品借此体现了个性解放的思想;萧红的小说重在反映传统妇女生的艰辛,其悲剧具有强烈的文化意味,作品主要表现了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4.
文学欣赏是一种十分广泛的社会现象 ,是人民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特殊的社会意义。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 ,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又反转来给社会生活以巨大的影响。文学的这种作用是通过文学欣赏来实现的。一部作品不管它写得多么好 ,只有当它为广大读者所欣赏 ,所接受和理解的时候 ,才能在群众中产生广泛的影响。离开读者对作品的欣赏 ,文学的社会作用就无从谈起。文学欣赏是实现文学的审美价值和社会作用的中间环节。优秀的文学作品 ,由于生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描绘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和社会风尚 ,表…  相似文献   

5.
莫泊桑的著名短篇小说《项链》集中笔墨反映了小资产阶级妇女玛蒂尔德向往、迷恋、追求浮华奢侈生活的人生遭遇.寄予了作者对人物命运的深切同情与惋惜。这篇小说的教学,一般的方式是从情节的推进带动对人物性格的理解与概括.并借助构思的精巧来领略与评析莫泊桑的小说。这样的解读基于以作品为中心的阅读观念,重在理解作者寄寓于作品的旨趣。  相似文献   

6.
品德教育重在养正,参与社会重在担当。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紧密的联系生活,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内容广泛,包含了品德教育、社会教育、科学教育和劳动教育等,直接反映了儿童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7.
学作品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在历史教学中运用学作品里一种专用手段,对于完成教学任务具有独特的作用。运用学作品必须服务于教学目的,并根据学作品反映历史真实程度,适当运用。  相似文献   

8.
21世纪中国散文较之小说、诗歌等文体拥有更多读者,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精神上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哲理散文坚守精神高地,表现生命意识;历史文化散文在精神回溯中体现现代意识和人性深度;反映现实人生的作品涉及底层人生、城市变化、科技发展等许多方面;亲情散文反映了人们对真情的渴求与珍视;小品文重在表现生活情趣。散文发展中还存在水分过...  相似文献   

9.
当代架上绘画艺术,存在着迎合“市场文化”低级趣味,“精英体制”的“压榨”、“形式主义”的“怪圈”等时代弊端。绘画作品的价值取决于作品能否反映当时的社会历史、文化、文状态,作品反映生活的角度和对艺术语言把握的准确程度。生活永远是艺术主源,因此,真正的架上艺术家应该永远贴近生活,而大可不必改换门庭,追赶时髦。  相似文献   

10.
不管历史将作出怎样的评价,互助合作运动,都是五十年代我国农村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中的最重要的内容,是曾经深深地激动了亿万农民的重大事件。当代杰出小说家柳青,采用这一历史性题材,在他的长篇小说《创业史》(第一、二部)中,概括、提炼和深刻表现了关乎中国农民历史命运的主题思想,从而使这部作品成为一部反映了一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一次巨大社会变革的史诗性著作。  相似文献   

11.
无序是乔伊斯前期作品的一个重要母题,无序存在于他所处的社会,他的生活,心理之中,因此无序反映到他的作品中,具体表现在他作品的结构,语言,人物的行为思想等方面,本文把无序的存在置于从乔伊斯的生活经历,前期写作手法和前期作品的背景上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中学学教育不仅有利于开发学生的语言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也有助于培养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和审美能力。学作品的教学要加强诵读,以“导”为主,从品味语言入手,重在积累,感悟和熏陶,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相似文献   

13.
在这篇作品中,周国平提出了一个观点:人的高贵在于他有灵魂生活,由于内心世界的巨大差异,人才分出了高贵和平庸,乃至高尚和卑鄙。我想,周国平所说的灵魂生活,应该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精神生活。的确,灵魂生活是丰富还是贫乏,是深刻还是肤浅,从根本上决定了一个人生命品位的高低。人人都有灵魂,但并不是人人都有心灵生活。看一个人是否有灵魂生活,要看他有没有纯正的精神追求。人的物质追求,是为了安顿肉体;人的精神追求,是为了安顿心灵。一个人,不管多么有钱,不管有多高的文凭,多高的官位,如果缺乏纯正的精神追求,就绝对…  相似文献   

14.
《音乐世界》2010,(4):130-133
萌系及后宫系作品仍然是今年动漫主力军,各种各样的萌元素以及温柔姿态百出的美型少年大叔们依然会让宅男宅女们萌得鼻血四溅,不管是新番还是旧作,二次元的世界总有让你流连忘返的理由。  相似文献   

15.
就整体而言,王维反映西北边塞风情的诗作主要包括三类内容:一类是反映西北边民生活、风俗的作品,一类是反映西北守边将士生活遭遇的作品,一类是反映西北边塞壮阔风光的作品。这些反映西北边塞风情的诗歌,情调壮美,视野开阔,鲜明地体现了盛唐时代诗人的浪漫理想,是处在鼎盛时期的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共同追求。  相似文献   

16.
建安,是一个社会动乱,灾难重重而又“俊才云蒸”,文学作品琳琅满目,辉煌灿烂的时代。纵观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历史长河,建安文学确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把它称作文学史上的黄金时代,是一点也不过誉的。作为文人学士的作品,其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广度,可谓是前无古人的,(屈原的作品重在个人郁愤情怀的抒发,司马迁的《史记》则不是纯文学)。建安文学的主要形式是诗歌。统览建安的全部诗歌,其主要艺术成就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17.
奥斯丁的《爱玛》是其最成熟的一部现实主义作品。从其描写的社会生活场景来看,涉及的只是18世纪末英国乡村的休闲的生活。正是透过作品中女性休闲的分析,可以反映出奥斯丁生活的时代妇女地位的低下及其艰难的生存状态。  相似文献   

18.
张洁是一位充满爱心的作家,这种爱心在她那些反映女性生活的作品中表现为对女性命运的关注和同情,对女性解放的思考和探索;在反映社会问题的作品中表现为对人类光明理想的向住和追求。她后期作品风格的变化,表现出她的爱心愈益厚重和深沉。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想象音乐与生活的关系,找准音乐情绪与生活场景的交融点,并创造性地演示一组实用性音乐。通过这种演示,重新认识音乐的价值。二、教材分析:本课题从美学的角度,说明了音乐与人的生活的关系。教材重点列举了四首曲子。但是,如此宽泛的文化,应允许学生用自己接触过的其他作品、其他种类的实用性音乐来阐释本章节的知识点。而不管是教材以内还是教材以外的作品,其重点都不在“作者与作品”介绍,而在于体味出音乐情绪或风格与生活情景的交融点,并学会将之服务于人类生活。三、教学过程:(“实践与创造”部分)1.老师…  相似文献   

20.
朱熹学批评的一个显特点,是强调以玩味作品为基础,求识其滋味。对于淡而有味,重在玩其高古幽情、淡泊之志;对于余味曲包,则侧重领会其蕴涵的义理。玩味的方法,除虚心熟读外,重在寻绎作出作品的新意,致思其精神,并有切已之体验。这种玩味说,实属中国古代的学鉴赏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