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欣赏     
创意话题: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阅读以上名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注意:1.文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教师点拨:《现代汉语词典》对“欣赏”一词的解释为:“①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②认为好,喜欢。”由此,我们可把“欣赏”的对象锁定为具象之物,如景致、人物、文学艺术;也可锁定为意象…  相似文献   

2.
关于"欣赏"     
[创新话题] 陶潜说:"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 李白说:"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赠孟浩然》) 杜甫说:"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赠花卿》) 杜牧说:"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山行》) 阅读以上名句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以"欣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文意自定。2.文体自选。3.文题自拟。  相似文献   

3.
师:同学们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共同欣赏晚唐杰出的诗人、颇负盛名的文学家杜牧的《阿房宫赋》。 (板书:《阿房宫赋》杜牧 )上一节课,吴老师指导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扫除了文字障碍,疏通了文意,并复习了有关“赋”的知识,今天我们这节课是在同学们已经读懂这篇“赋”的基础上,上一节“文言文鉴赏课”,去欣赏《阿房宫赋》的结构之妙、语言之美。在欣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今之人对它的评价。   〔投影〕   (元朝 )祝尧曰:“至杜牧之《阿房宫赋》,古今脍炙……” (《古赋辨体》 )   (清朝 )金圣叹曰:“穷其极丽,至矣尽矣 …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的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赏美情趣”。但大多数同学对诗歌的欣赏和赏美却束手无策,不知从哪些方面下  相似文献   

5.
姜夔《扬州慢》中有“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一句。对前半句,课文注解说:“杜牧善于游赏。……俊赏,卓越的鉴赏力。”可是纵观全句,这个注释却令人莫名其妙,因为“善于游赏”同“重到须惊”之间并无联系。其实,“俊赏”在《辞源》中有现成的解释:“俊赏,高超的鉴别能  相似文献   

6.
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如何领略文章的美,以培养我们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感知美的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形象在美的领域中占着统治地位。”一切的美都体现在具体形象中,领略文章的美,首先要在欣赏具体人物的过程中感受美。中学课本中的人物,常常以纯洁的心灵、朴实的外貌、高度个性化的语言和栩栩如生的动作情态叩击我们的心扉,使我们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如《祝福》中勤劳、善良、凄苦的祥林嫂,《荷花淀》中机智勇敢的水生和勤劳纯朴而又富有爱国心的水生嫂,《药》中心系国家命运…  相似文献   

7.
左敏 《语文天地》2013,(7):19-20
杜牧散文《阿房宫赋》是经典之作,不仅用词华藻炫美,文中的意境也令人深思。杜牧评价自己的文章时曾经说过,意为主,气为辅,章句为兵卫。《阿房宫赋》的写作手法是独一无二恰到好处的,用一种较为夸张的比喻以及明快的节奏,将意境与气势相结合,完全体现出赋的文体特点,也显示了杜牧的文学才华。  相似文献   

8.
[开场白]秋天是美丽的,也是迷人的。多少文人墨客曾经将秋天的美好景致变成了文字,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同时也永远地流传了下来。从杜牧的《山行》,到苏轼的《赠刘景文》;从欧阳修的《秋声赋》到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课本中,我们也读过了不少描写秋天景色的诗文。当我们漫步在秋风中,欣赏着秋天这幅美丽的画卷时,你是否也有过想用文字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冲动呢?那么,怎样才能把秋天的美丽用我们的笔描绘出来呢?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篇文章,小作者从自己的生活出发,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用自己的笔描绘下来,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秋天那一派迷人…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代教育家对学习很重视,认为学是人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孔子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吕氏春秋》认为学,可以发蒙、振聋、启眊时说:“且夫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且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尊师》)桑弘羊也说:“非学无以治身。”(《盐铁论·殊路》)故对学习方法,诸子百家均有精辟论述。如儒家提出:“学(教)学半”的命题,把教、学看作是一对矛  相似文献   

10.
杜牧是晚唐时期的一位富有成就的诗人。杜家是魏晋至唐数百年来的高门贵族。唐朝人说:“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他的祖父杜佑在唐德宗、顺宗、宪宗三朝作宰相,煊赫一时。杜牧的堂兄杜悰又在武宗、懿宗两朝作宰相。他家世显贵,才华亦高,不过仕途并不很得意。在那晚唐多事之秋,受着时代风云的影响,他在作品中颇能揭露时政的腐败而同情民生的疾苦。《阿房宫赋》是杜牧早年的成名作品,流传久远,脍炙人口。赋是一种文学体裁。刘勰《文心雕龙·诠赋》说:“然赋也者,受命于诗人,拓宇于楚辞也。”这说明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最初的赋,在形式上,几乎跟《楚辞》一样,如贾谊的《吊屈原赋》、司马相如  相似文献   

11.
<正>一、诵读——涵泳诗词之美古诗词含蓄隽永,讲求韵律和工整。不诵,难以领略其无穷的魅力。朱光潜在《诗论》一书中说:“能诵读是欣赏诗的要务。”因此,诵读是学习古诗词的好方法。古诗词字字珠玑,唯有含英咀华,方能品得佳味。教师的范读可以拉近学生与古诗词的距离,把学生带入意境。学生也可以吟诵——随着诗词的节奏,可以单人吟,  相似文献   

12.
老友羊春秋教授的高足萧延恕君寄示新著《唐诗风流佳话》,嘱作序。时值酣暑,不要说写作,就是伏案读书,也挥汗如雨。所以一般索序的、求字的,都婉言谢绝了。可是这一次却是例外,一则有羊先生的介绍信,二则被“风流”一词所吸引,拿起书稿,就一篇接一篇地读下去了。忘记了炎威逼人。唐人喜用“风流”一词,开元名相张九龄《经江宁览旧迹至去武湖》诗云:“雄图不足问,惟想事风流。”另一位开元名相张说《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亦云:“路上天心重豫游,御前恩赐特风流。”至于其他诗人,用“风流”的频率就更高。李白《赠孟浩…  相似文献   

13.
读完张晓风的《月,阙也》,相信你未曾掩卷沉思,头脑里就已经暗暗地萌生一个念头:残缺,也美吗?是的,作者通过本文所表述的,正是残缺之美!尤其可贵的是,他还指出了残缺是美的常态。领略、接受、欣赏、残缺,可以感知生活的真谛。也许这与你思想中固有的“花好月圆”之美不相吻合,但你不会有突兀之感、惊异之状吧?因为作者在文中所流露的感情是这么的真挚、朴实,且富含哲理、饶有韵味。这是仁者的声音,这是智者的言语。作者侃侃而谈,娓娓道来,或叙或议,或描绘或抒情,读者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不知不觉之中就已经被折服了。纵观全文,作者以对“阙”…  相似文献   

14.
旧课本     
开启一扇窗,看着外面的世界,吹吹别样的风。《异域采风》带你一起走近海那边的同龄人,欣赏一下他们“世界”的风景,领略一下异域风情。 (编者)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第五单元有三篇文章:《鼎湖山听泉》、《黄果树瀑布》和《莫高窟》。如何通过这三篇课文的教学,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初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如何让学生通过赏读美文,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浓郁的人情风物,并进而拥有爱美的心灵?在与文本的反复对话中,我们渐渐明白:本单元的课文是要让学生在读美文的过程中欣赏美景,在心中升腾起对美丽祖国、美好自然、绚烂历史和文化的由衷热爱,由此激发学生美感,进行理解美、亲近美、欣赏美、创造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假如有人诚恳地说我书教得好,工作能力也强,这时候,我的心肯定会是一汪蜜池;假如这个人是我的顶头上司,我一定会更加拼命地工作,“士为知己者死”嘛!以此类推,将这种对你的赏识加到你的学生身上,他们又会是如何地愉悦、欣慰呀!是的,这就是赞扬的艺术,是最近几年常被推荐的赏识教育。其实,赏识教育并不是一个全新的理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就曾经说过:“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更早的,是我国最早的教育专著《礼记·学记》中所说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者失也”。《左传·襄公十四年》中也说:“善则赏之,过则匡之。”“赏…  相似文献   

17.
笔者认为,充分利用小语阅读课,对儿童进行思维和口语素质训练,对于儿童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乃至身心的健康成长将有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小语课本中有很多美文,无论是写景的,还是记人记事的,可进行训练的例子很多,这里谈谈以下几例:一、赏美景,抒感受。教材中写景的文章非常美,诸如《美丽的小兴安岭》、《鸟的天堂》、《草原》、《林海》、《桂林山水》,读后都给人以鲜明的印象。这类课文,教师可带领学生从欣赏美景的角度,抒发自己的感受,问问学生:“你最欣赏哪些语句,你感受到点什么?”或“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既注…  相似文献   

18.
陶卫星 《考试周刊》2012,(87):36-36
给这节课冠名为“欣赏与分享”,是因为我一直都认为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必然理念。而这节课中我们确实一起通过诵读的方式欣赏并分享了《荷塘月色》的美,领略了诵读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杜牧(公元803-853年)是晚唐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明胡应群在《诗该》中曾论道:“俊爽若牧之,藻绮若庭药,精深若义山,整密若丁卯,皆晚唐锦锋者。”可谓中的之言。“俊灾”就是英俊豪纵,是杜牧诗的主导风格,这在古人的诗文及评论中多被认同,如刘熙载《艺概》把杜牧和李义山的诗作了比较,说“社樊川诗雄姿英发,李樊南诗深情锦邈”;南来著名词人姜白石在《扬州慢》中对杜牧称为“江郎俊赏”,同样都突出杜牧诗中的“俊”。杜牧诗的“俊爽”风格大都体现在咏史诗中。《感怀诗一首》、《郡斋独酌》、《河煌》、《赤壁》、《题桃花夫…  相似文献   

20.
一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出处] 唐代李商隐《花下醉》[原诗] 寻芳不觉醉流霞,倚树沉眠日已斜。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注释] 流霞:神话传说中的一种仙酒。这里用“醉流霞”,含意双关,既明指为甘美的酒所醉,又暗喻为艳丽的花所醉。[鉴赏] 日间盛开的花朵,到了明朝也许就落英缤纷、残红遍地了,醉花迷花已达极致的诗人心中流连称赏之情涌动不绝,便在客散酒醒之后的深夜,还手持红烛赏残花,领略行将消逝的美。(河北严树聚)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出处] 唐代张祜《赠内人》[原诗] 禁门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