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对“右文说”、“借声兼义”、“相反为义”等观点,提出了异议。文章指出“声符兼义”的“声符”和形声字的概念不相同,不能兼义。认为一些所谓“兼义声旁”是一些似是而非的“同类”现象,是一些牵强附会的“同义”现象,是一些随心所欲的“借声表义”。真正的表义声旁,必须和形声字的概念相同,只有“加形定义”的形声字才有表义声旁。  相似文献   

2.
一些老师集体评卷时,对“刑”是否为形声字颇有争议。其实,刑跟形、邢、研一样,都是形声字,声旁是“开”,形旁是余下的另一部分,这是不应该有什么异议的。《说文解字》对它们的解析就分别是:“从刀,(?)声”;从彡,(?)声”;“从邑,(?)声”;“从石,(?)声”,它们原来的字形也就分别是(?),(?),(?),(?)。只是一当“(?)”演化成“开”,误会也便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因声求义"是重要的训诂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以探求语源、寻求本字,正确地解释连绵词,对阅读古典文献,有很大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因声求义"和训诂进行阐述,分析其作用,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综合分析声表面波器件在电子技术中的实际应用,指出设计声表面波器件的依据,特别介绍了新型声表面波器在近代电子技术中的一些新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声音,看不见,摸不着。描写声音如果单用一些拟声词,虽然也具体可感,但不能调动读者产生丰富的想象和联想。阅读古诗文,可以看到,古人对声音的描写有不少好的方法。一以声喻声  相似文献   

6.
《广韵声系》是研究汉语语音十分重要的材料,但由于编纂时古文字研究水平有限,其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校正。本文主要利用出土文献材料和古文字研究的最新成果,指出了《广韵声系》十则谐声层级错误并对其中的谐声关系进行了重新分析和梳理。  相似文献   

7.
氏、氐两声旁在文献中常因形似而互用,这导致了一些字际之间、义项之间的讹混。《汉语大字典》在收录这类字时未加以辨明,主要集中在“疧-疷”“■-貾”“赿-趆”“■-胝”“坁-坻”“■-岻”“■-柢”“祇-祗”“秖-秪”“芪-茋”等十组字上。区分氏声字与氐声字的方法有二:第一,氏声字与氐声字的韵部不同,前者属支部,后者属脂部;第二,氐声字有较为核心的义素,大多可以系联成同源词,而氏声字该特征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今天听了《秒的认识》一课,评课时,教师们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1.咔嚓一声就是1秒吗?师_1:老师让学生听咔嚓一声来体验一秒有多长,我认为这样不妥,这个声音好像不足1秒,我认为1秒应该是秒针走时两个响声之间的间隔时间。1秒有多长到底应如何让学生感知值得思考!  相似文献   

9.
前几天,学校举行了一年一度的运动会。运动会上,有一些很搞笑的镜头。搞笑镜头一:一年级同学的100米决赛正在紧张地进行着,场上“加油”声不  相似文献   

10.
李莲花 《考试周刊》2011,(35):93-94
日语的发音与汉语有很大不同,其中之一就是气声的程度。一些人按中国汉语拼音来读日语,所以离日语发音差距很大。本文分析了中国人学日语的几个语音问题。  相似文献   

11.
因声求义是一项重要的训诂方法。前人和时贤在一些训诂学著作中都有相关的论述,但都局限于具体实践,没有从历史的角度去阐述其流变。这一方法经历了从声训到右文说再到因声求义这样一个发展演进的过程。因声求义在清代走向成熟,清代学者利用它在训诂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后世树立了典范。它存在的依据是由于汉语中存在通假字、同源词、联绵词和音转等语言现象。因此,因声求义的具体实践也就体现在破通假、系联同源词、释联绵词和考证方言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江苏盐城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江淮官话区,具有江淮方言的一些共性特征。本文以盐城方言单字调为实验对象,运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得到盐城方言市区片的单字调格局:市区片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和入声五个声调,调型为高降调、降升调、平调、中升调和高促调,调值分别为阴平41、阳平214、上声45、去声35和入声5。  相似文献   

13.
郑卫之声,滥觞于春秋,盛兴于战国,达于秦汉,远绍唐宋,实为中古文学史上影响深远之诗歌品种。 汉以后的经学家,对郑卫之声的内容和范围作了严重的曲解。他们认为,郑卫之声就是淫辞情声,就是国风中的郑卫之风。直至今日,仍有人沿袭旧说。本文准备对郑卫之声诸问题,提出一些与传统见解不尽相同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白虎通》声训虽然与《释名》目的不同,有牵强附会之嫌,但其中确实有一大部分科学地阐明了事物的得名之由,也有的进行了一些正确的推源和系源,它对现代语源学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①常常有一些无法言说的感动。②譬如看见一只鸟,在我的窗台上跳跃顾盼,抖动漂亮的羽毛冲着我叫了那么一声,甚至只有半声,又匆匆飞走。譬如。可就在这一瞬间,我已经被深深地感动了。③其实,生活中让我感动的细节太多了。看见一个朋友久违的眼神和手势,看见一颗滚动在草叶上的露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笔者拜读过一篇题为《今天,教师应该怎样上课》的文章,其中谈到课堂教学要有“三声”:笑声、赞美声和惊讶声。在要有“笑声”这一条中,作者说:“我们有些教师上课,严肃有余,活泼不够,火药味太浓,课堂上教师绷着脸,用严厉镇住学生。课堂上常出现斥责声、挖苦声,甚至出现非感动的笑声。”这些话道出了课堂教学中的某些“玄机”。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有这样一些学生,他们文化基础差,思维迟钝,语言表达能力差,缺乏学习动力,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考试中,都与其他同学存在很大差距.成为班级当中的弱势群体。如果再加上教师的偏见,  相似文献   

17.
陈唯声同志在他的论文(《关于奴隶制经济的几个问题》,载《世界历史》1986年第2期)中,提出了一个确实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关于奴隶社会是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阶段的研究,人们“根据基本相同的材料却得出了截然相反的结论”?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陈唯声同志着重在有关奴隶制经济的理论问题上作了分析。对于这个分析,我有一些不同的意见。围绕着陈文提出的问题,我也有一些思之甚久的看法。将这些意见和看法一并写出来,也许有助于问题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公开课教学,当前在全国各地、各级各类学校中被广泛地开展,但随之而来,对公开课的诟病之声亦不绝于耳。为什么一部好经会被念歪了,仔细想来,可能有下面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19.
动物的互助     
为了生存,远离危险,一些动物之间会自觉地互相帮助。互相帮助小羚羊发现野牛眼睛肿了,看不见路,会主动担当向导。它在前叫一声,野牛在后应一声,这样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一日游书生张国荣被婴儿的啼哭声吵醒时,兰若院刚刚披上曙色。昨晚张国荣听燕赤霞院长介绍了院内一些造诣高深的院士,没提到院士们有没有家属,现在看来是有的,这婴儿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