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果树园》这篇课文,是从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三十七章里节选的。 (一) 丁玲是位老作家。她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1951年获得斯大林奖金的优秀作品。由于作家本人命途多舛,她的作品被视为“毒草”,因而,青少年对丁玲这位作家和她的作品《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很陌生的。怎样恰如其分地介绍作者与这部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故事梗概,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理解这篇课文是教学时应首先考虑的。  相似文献   

2.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作品是否具备丁玲的创作个性,始终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从反对封建思想的角度出发来对《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中的农村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我们就可以感受到丁玲并没有完全摒弃延安前期的创作追求,她依旧在以自己的女性视角来看待这个世界,未为读者解析当时的社会.这是一部革命文学作品,而它的产生拓宽了我国现代女性文学的道路,这部小说让我们感受到的人道主义情感给我国女性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3.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颜受争议的作品。如果从多重价值立场的“对话”,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精神成长,女性意识的深化等方面,重新关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新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4.
《果树园》节选自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这部长篇小说是描写伟大的土地改革运动的优秀作品,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1951年曾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二等奖。丁玲是从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初期开始文学创作的。当时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刚  相似文献   

5.
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是一部颇受争议的作品。如果从多重价值立场的"对话",农村基层干部与群众的精神成长,女性意识的深化等方面,重新关照《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有新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张裕民这个名字,读者并不陌生.他是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里的人物,暖水屯的党支部书记,作品的主人公.《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作为一部反映解放战争初期我国华北地区农村根据地土改斗争的鸿篇巨制,以它在思想和艺术上获得的巨大成功,赢得了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已为人所共认.唐弢严家炎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对这部巨著给予了高度而公正的评价.但长期以来,对它的主人公张裕民形象的评价却一直很分歧.1950年陈涌同志的第一篇评论《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文章, 认为张裕民形象塑造得不成功:“这个人物的色彩是不够丰满不够鲜明的”,“他的行动的积极性,是表现得不够的.他后来曾经在斗争中表现  相似文献   

7.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有诸多不同,尤其在语言风格、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线索的设置上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8.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这两部作品的艺术手法有诸多不同,尤其在语言风格、景物描写以及情节线索的设置上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这两部作品的美感特征。  相似文献   

9.
作为丁玲创作道路上重要里程碑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仅是作家进入全新时期的带有根本性转变的标志,也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后最早出现的反映农民革命斗争的最重要的代表性作品之一。随着文学领域拔乱反正的不断深入和文艺战线的日益繁荣,这部曾获斯大林文学奖金的伟大作品的巨大价值,正在越来越充分地被人们所认识。早在五十年代初,冯雪  相似文献   

10.
一、开头关于丁玲的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下文略作《桑干河上》).已有不少论者撰文指出其艺术上的不足.但有一点似乎大家都没有注意,就是《桑干河上》的全面丑化知识分  相似文献   

11.
“人性”和“人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性”具有层次性,而且是多层次,变化发展的。“人性”和“人的本质”具有质的区别:涵义不同;反映人的深度不同;人性属抽象概念,人的本质属具体概念。  相似文献   

12.
近来,反映国人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的"中国式"现象见诸报端,引发国人热议。"中国式"现象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现在的社会风貌,是"中国问题"的代名词。但无论是行人无视交通规则乱穿马路,还是民众普遍安全感、幸福感较低,其根源仍是生产力落后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国情决定的。只有从这一点把握,才能正确、合理地认识这一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3.
知识分子反思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知识分子“落难”后重归辉煌,“落难”过程中总有底层人物特别是底层劳动女性对他们表示青睐乃至崇拜,其背后却是知识分子的自恋和对底层人物的任意扭曲。这是作家精英意识的典型表现之一,暴露了作家潜意识中的自我中心主义,而底层的苦难被边缘化,自身的苦难被无限夸大并成为精英身份的自证之物和炫耀的资本。而且这些“落难精英”重返旧位后的等级越高,往日的底层人物越是被边缘化。  相似文献   

14.
"导演-主角"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借用影片制作中人物的名称“导演“和“主角“,用于总结《课题研究方法》课程中运用的“导演——主角“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师生的充分互动,并实现在课堂中由“教师主导“到“学生主导“教学转变。在对实施《课题研究方法》和未实施《课题研究方法》的两个班级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和评述了该课程以及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创新素质及研究能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16.
意义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同时也被语言学和心理学等学科所关注.尽管世代学者的努力使意义研究取得了辉煌成果,但目前还是没有任何一种理论或研究方法能够全面而无任何争议地揭示意义的全部内涵或真正意义.究其原因,意义本身及构成意义的各要素决定了意义的本质特性是动态的,人们无法完全把握.因此,"意义即使用"才是意义研究的最终价值取向.过度专注于对意义本身的挖掘是无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阎连科在长篇小说《受活》的代后记《寻求超越主义的现实》中,对中国现当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提出尖锐批评,并认为“现实主义,不存在于生活与社会之中,只存在于作家的内心世界。现实主义,不会来源于生活,只会来源于一些人的内心”,提出“超越主义的现实主义”。这些观点既不符合文学史的实际情况,还涉及文学原理的某些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提出质疑,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阿甘正传>是一部看似笨拙,实则精巧而且充满智慧和深意的影片,它一方面为我们编织了一个传奇梦幻,为我们讲述了阿甘一生的亲情、爱情和友情的故事,另一方面,它还为我们揭示了人类的三种不同的和神的关系状态,并且对人类陷入的某些处境进行了温和的讽刺和象征性的描述.  相似文献   

19.
区别词在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但它的地位并没有得到语法学家的普遍的认可,主要是它和形容词的关系较为密切。文章从有争议的"高级"一词入手,分析了区别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独立地位。"高级"虽然可以受"很"的修饰,但只依照功能标准,不考虑意义的因素,就把它排除在区别词之外,还是有不妥之处的。  相似文献   

20.
"传移模写"命题早在魏晋时期就已提出.但人们往往把."传移模写"看作画家的"末事"而不加重视.从.一超直入"的顿悟式审美体验出发,"传移模写"是艺术创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有其自身独特的创作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