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戏》是鲁迅先生于 192 2年 10月写的一篇小说。对于这篇小说的教学 ,长期以来 ,人们总是在“反映童年生活的情趣”上作文章。其实 ,这是走入了《社戏》教学的误区。我认为 ,《社戏》一文 ,反映了鲁迅先生自由、平等、博爱的伟大精神 ,是鲁迅先生民主精神的伟大体现。鲁迅先生用白话小说这个“旧瓶” ,装了一瓶饱贮着“五四”以来自由、平等、博爱思想的“新酒” ,呈现给广大读者 ,以期唤醒民众 ,疗救社会。先说自由。《社戏》中的平桥村 ,是我心中的“乐土” :在这里可以免念“秩秩斯干悠悠南山”等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经书 ;可以不必…  相似文献   

2.
鲁迅在《社戏》中深情回忆了在外祖母家的自由快乐生活,并视外祖母家所在的平桥村为“乐土”,原因在于在这里可以得到“优待”,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平桥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人际关系和谐,能在这里结识一帮亲密朋友,参加许多趣味活动。  相似文献   

3.
叶兵 《学语文》2006,(3):23-24
《天上的街市》是初中语文教材中传统诗歌篇目。苏教版对其作了如下的分析述评:全诗四节,一节“由地上的街灯写到天上街市。”二节“写天上街市”。“描绘了天街的美丽、富庶、繁华,以此着重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黑暗现实的不满。”三、四节“写天上牛郎织女的幸福生活”。是“全诗的重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著追求。”因此,全诗的主旨便为“这首诗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生活图景,表现了对黑暗现实的憎恶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4.
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选了郭沫若一首脍炙人口的新诗《天上的街市》。该诗写于1921年10月24日,最初以总题《诗五首》(另四首是《南风》、《白云》、《新月》、《雨后》)发表在1922年3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上,后收入《星空集》。不过当初的诗题是《天上的市街》,有人据此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题目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明显的错误”,其实不然。把《天上的市街》改为《天上的街市》不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明显的错误”,而编书者在征得郭沫若本人同意后修改而来。据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回忆说,在五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5.
学生爱“挑刺”,因着他们的灵光闪现,我也乐在其中。学习巴金的《繁星》(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时,有学生质疑文章第一节第二句好像是病句:“……我最爱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繁星”,“密密麻麻”与“繁”应该属用词重复。是否可以改为“……我最爱看天上闪烁的繁星”?我赞叹并鼓励。学习鲁迅的名篇《社戏》时,不少学生问:“‘……还有几点火,料想便是戏台,但或者也许是渔火’这一句中的‘或者’‘也许’是否也是用词重复?”我微笑着说:“有理由吗?”孩子们来劲了:“《现代汉语词典》上对‘或者’有两种解释,其中一种就是‘或许’,而‘或许’就是‘也…  相似文献   

6.
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是借助联想和想像的生活图景,表现对黑暗现实的憎恨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第一节是这样的: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是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很多资料上,包括苏教版《语文教学参考书》(七年级上册)都是这样理解的:从地上写到天上,再从天上写到地上。我想这样理解把此诗的行文思路打断了,意境给破坏了。我觉得应该理解为:诗人望着眼前明亮的街灯联想到天上闪烁的明星,再由天上闪烁的明星联想到(可以说想像为)天上的街市上点亮着的街灯。诗人由现实生活中的街灯,联想到天上的街市,由实到虚。…  相似文献   

7.
《社戏》是一篇充满生活情趣的美文,作品通过记叙“我”在平桥村夜航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经历,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的可爱形象,再现了自由快乐的农村生活图景。  相似文献   

8.
《社戏》一文的主题思想在中学语文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中是这样概括的:“作品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诗情画意的儿童生活画卷,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和对摆脱封建束缚的自由生活的向往。”我认为这一概括不准确且有疏漏之嫌。 从《社戏》全文观之,六一公公这个人物绝不能被看作是一个无足轻重的情节性人物。课本编者和教师  相似文献   

9.
文有定法古今同──《天上的街市》与《桃花源记》之比较李绍德讲到《桃花源记》,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学生:“这篇文章表现手法与以前学的什么课文相似?”学生不约而同的想到《天上的街市》。这两篇课文虽然体裁不同,古今两位作家的写作时间也相距一千五百年之遥(...  相似文献   

10.
《天上的街市》是诗人郭沫若新诗创作的早期作品之一,发表于1921年10月。当时,"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中国正处于北洋军阀的混战时期。面对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诗人感到极大的愤怒,对祖国的希望陡然破灭,一度陷入了苦闷。但他并不悲观绝望,依然不倦的探索和追求,渴望祖国复兴,渴望人民幸福。这种美好的愿望深刻地表现在《天上的街市》中。  相似文献   

11.
课题:《天上的街市》教学时数:1课时操作过程一、感受语言.触发语感1.我们今天来学习郭沫若的一首诗:《天上的街市》。(板书: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注意这个“沫”字.右边是个“末”字,上面一横长,底下一横短,不要写成未来的“未”字。请大家听我把这首诗朗读一遍。一边听,一边还  相似文献   

12.
鲁迅短篇小说《社戏》描绘了一幅优美宁静,和谐快乐的生活画面.小说写的是“我”小时候在外祖母家和小朋友们一起去邻村看社戏的情景,描绘了月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几个生动场面,情景交融,充满了江南水乡的特色。本丈着重从环境美、人情美、故事美三个方面来展现《社戏》中作者所着力表现的美好的生活情景.  相似文献   

13.
生活中,儿童的兴趣点多半在游戏和吃上。在《社戏》中,鲁迅先生准确地抓住了儿童的这一特性,以儿童的眼光和口吻,叙述了“我”在平桥村与小伙伴去赵庄看戏的经历。小说以“社戏”为中心,按照“盼看社戏——去看社戏——怀念社戏”的思路来组织全文。然而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其中的“吃”字也贯穿小说的始终:从起笔时的“这虾照例是归我吃”...  相似文献   

14.
《诗经·魏风·硕鼠》“爰得我所”,通常都是这样注的:“爰,乃,于是。所,处所,指人民能够安居的地方。”联系诗的前几句,解释就是:我们要离开你这只大老鼠,到那幸福的乐土去。乐土呀,乐土呀,于是就得到了我们可以安居的处所。如果再  相似文献   

15.
在学习《社戏》这篇课文时,学生提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它能成为名篇是不是名人效应呢?我没有觉得《社戏》妙在何处。“有何理由呢?”笔者问。“题目既然是《社戏》,那么内容就该着眼于写社戏嘛,但课文的‘正房子’似乎搞成‘偏厦’了:一开始略写‘我’随母亲归省小住平桥村和钓虾放牛的乡间生活,这是铺垫的笔法,我们理解;接着详写看社戏前的波折,为下文写看戏蓄势,我们也理解;然后详写夜航去看戏,借以烘托看戏的急切心情,我们仍然理解;可是,正当‘我’和少年朋友们的胃口被吊起来的后,课文写社戏又着墨不多,演的戏又让人大倒胃口,这就是…  相似文献   

16.
尽管人教版教材选进了不少现代诗,如《乡愁》《雨说》《在山的那边》《石灰吟》《天上的街市》《星星变奏曲》《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黄河颂》《我爱这土地》《我用残损的手掌》等10首,但是中考语文试题一直避开考查诗歌,中考作文题后一般都有“除诗歌外,体裁不限”的提示语。  相似文献   

17.
短篇小说《社戏》,是鲁迅先生描写儿童生活的充满诗意的篇章。回忆儿时看社戏是小说的主体。这一部分,作者并没有在社戏的内容上多花笔墨,而是浓笔重彩地描写了看社戏过程中孩子们的热闹嘻戏,亲密相处,并从对“我”的种种“优待”中展示了农家子弟的美好心灵。“我”是跟着母亲“消夏”来到“平桥村”的。踏上这块“乐土”,“我”便“得到优待”:有许多小朋友“和我一起玩”,“伴我来游戏”;教我“掘蝗蚓”、“钓虾”,而且钓的虾“归我吃”;看戏途中,年长的拔篙摇橹,年幼的则“都陪我坐在仓中”,看戏时疲倦了,有桂生帮助去买豆浆;归途,又吃到美味的罗汉豆……。这种对“我”的“优待”,既不是虚情假意的应酬,又不是低三下四的巴结,而是  相似文献   

18.
郭沫若先生在其诗作《天上的街市》中,巧妙地移用量词“朵”,收到了奇妙的表达效果。不信,请看那朵流星, 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量词“朵”一般修饰“花”和“云”之类的词,而这里却移用于“流星”,既生动  相似文献   

19.
鲁迅先生的《社戏》叙事写人情真意切,独具风格。王国维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能写真景物、真感情”的作品,才能“自成高格”。(《人间词话》)用这个标准来衡量,鲁迅先生的《社戏》正是以其真景真情“豁人耳目”,“沁人心脾”的优秀篇章。《社戏》以儿童生活为题材,运用的是第一人称,描绘的是“有我之境”。材料来源,出于“我”的观察,事件发展,出于“我”的口述,人物描写,出于我的感情。《社戏》中的“我”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以我观物”,“物皆著我  相似文献   

20.
探究快乐产生的原因是《社戏》教学的一大难点。我有意识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少年闰土》、《风筝》拿来让他们对比分析,主要采用学生自由辩论的形式。师:刚才,大家一同分析了鲁迅先生三篇反映童年生活的文章,现在请让我们来探讨一个问题:快乐是如何产生的?希望大家结合上述文章畅所欲言。生:我认为快乐的产生主要在于有朋友陪。大家在一起玩,有说有笑,自然就有快乐。如果“迅哥儿”没有朋友陪或者由他母亲或外婆陪着去看戏,他能体会到这样的快乐吗?师:好一个“如果”,这个假设很新鲜,值得我们思考。生:我认为快不快乐,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