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志新 《考试周刊》2013,(23):28-28
学习古诗文是传承中华文化、提高自身素养的重要途径。多媒体辅助教学是现代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古诗文教学拓宽了渠道,让穿越时空的古诗文变得生动鲜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巧用多媒体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学习古诗文不仅对于提升小学生的文化素养十分有利,也对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从小学生古诗文学习的重要性入手,对小学生古诗文学习指导的策略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小学生古诗文教学提供借鉴,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王爱军 《成才之路》2023,(28):109-112
中华文化精神具有尚群、尚和、自强不息、开放兼容等特征,在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中华文化精神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当前的古诗文教学还存在较多问题,不利于其与中华文化精神的融合。要想改变这种状况,教师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及时转变古诗文教学思路、充分挖掘古诗文中蕴含的中华文化精神、积极更新古诗文教学方法和手段、合理调整古诗文教学评价模式,以期在更深层次上实现中华文化精神与古诗文教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4.
基于"核心素养"这一背景下,高中语言教学如何进一步优化,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方面,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和方法,是本文主要的探究对象,因此本研究选取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为研究案例,在古诗文教学当中运用什么教学方法培养高中生的"核心素养"能力提出几点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正>以诗传情,品美悟情。引导学生感受经典诗文的文化魅力、情感魅力,让学生在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同时,丰厚语文素养是古诗文教学的特有内涵:诗中有画,读诗要想象、重现诗中的画面;画中有诗,读诗要欣赏诗中精妙语言对画面的描述。如诗如画,品诗赏画,则更是古诗文教学追求的美好境界。诗可言志,亦可传情。古诗文教学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是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它以卓越的文学成就和强烈的艺术魅力,展示中华文化的丰厚底蕴与民族智慧,并流传千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若能领悟新课标的精神,正确地把握古诗文的内含,认真组织教学,对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是大有裨益的。笔者从事语  相似文献   

7.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注重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汲取优秀中华文化的同时,产生热爱中华文化,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古诗文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具有突出的优势。基于此,本文从传统文化教育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渗透的重要性出发,并重点提出了传统文化教育在其中的有效渗透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谢谆 《四川教育》2007,(10):46-46
小学语文教材选用了一些优秀的古诗文,古诗文作为中华民族三千多年的文化瑰宝,其丰厚的积淀、独特的美感陶冶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学习古诗文,能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能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学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强调了汉字书写教学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汉字书写教学中培养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策略,包括在书法比赛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在书写训练中提高学生古诗文理解能力、在书法欣赏中让学生掌握创造美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新课标(2011年版)》中提出:"注重古诗文的鉴赏和理解,有效传承中华文化。"古诗歌教学体现了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语文的综合素养。在古典诗歌教学中,教师需要注重结合古典诗歌的特点,在声律、音韵中感知,在抒情意象中解读,在情感渲染中体验,提升古典诗歌的审美鉴赏和创造能力,最终使中华文化得到深度理解和传承。  相似文献   

11.
<正>古诗文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也是中学生积累、写作的宝贵财富。部编教材选编经典古诗文100多篇,其中八上23篇,八下21篇。笔者结合2022年版课标提出的核心素养、教材书后习题以及自身教学实践,谈谈对初中古诗文读写融合教学的看法和做法。  相似文献   

12.
古诗自然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蕴含着丰富中华文化传统的古诗文,在教学中可从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重组沪教版古诗文教材,挖掘几类渗透点,形成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教育序列。构建古诗文教育立体模式,分类推进,形成有效方法。以古诗文诵读活动为载体,渗透德育。  相似文献   

13.
古诗文是中国千年文化的精髓,短小精练的语言文字蕴涵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而中学语文课程中只精选了极小的一部分。为了让中学生能更好地接受传统文化的浸润,让中学古诗文的课堂收到更好的效果,笔者认为,有必要适度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继承传统,弘扬中华文化。这不仅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思想,也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恰到好处的拓展与延伸虽不能立竿见影,却在浸润中提升了语文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更全面的发展。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来谈谈古诗文拓展阅读  相似文献   

14.
王肃霜 《甘肃教育》2011,(17):38-38
近年来,对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的问题,学术界看法不一。支持者认为,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是继承中华文化之大统、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良方;反对者则认为,学生应集中精力学习现代科学,没有必要再去诵读古诗文。而笔者认为,小学生诵读经典古诗文不但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胡玉龙 《中学文科》2006,(10):32-32
文言诗文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是所有炎黄子孙血肉相连,心心相通的纽带。我们应责无旁贷地强化和凸显文言诗文教学的社会价值.《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诵读古代诗文要有意识地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白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在教学古诗文时要“重读”。  相似文献   

16.
李晶 《新疆教育》2012,(10):9-9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应该加大古诗文篇目的比重,以“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为根本目标,是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古诗文教学的现状却让人有些尴尬: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索然寡味了无兴趣,大有一种望而生畏甚至望而生厌的感叹。因此,认真调查日常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开展古诗文教学是应当引起注意的话题。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古诗文的情趣教学,主要是借助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声、电、图于一体,以多媒体技术所展示的生动的、直观的和形象的生活画面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古诗文的兴趣。也就是说,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古诗文的情趣教学,主要是通过多媒体的创设情趣、激发情趣,以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欲望,从而提高学生欣赏古诗文的能力。一、多媒体技术环境下古诗文情趣教学实现的可能笔者在与学生的闲聊中得知,相当部分的学生对古诗文没有兴趣。而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古诗文欣赏能力是语文教学,特别是古诗文教学的重要内…  相似文献   

18.
正诗词是培养学生文学趣味的最好媒介,阅读和欣赏古诗词,可以提高他们的文化素养,滋养性情,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创造诗意的人生。但我们知道古诗词语句简洁洗炼,内容有一定的跳跃性,因此,对于小学生来说,古诗难学,对于教师来讲,古诗难教。如何让小学生乐学、爱学、会学,是教学中需要深究的难点。在教学中,我尝试了几种方法,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一、欣赏品味、多元解读古诗文的欣赏品味就是让学生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以审美为主导,感知、理解、体验、想象等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多种心理活动共同参与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古诗词阅读的课程目标是:通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强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让学生背一些古诗文,从中学习古人表情达意、推敲炼字的方法,学习古人选材取景的技巧,  相似文献   

20.
中学古诗文以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情怀,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一深深品味。通过学习,培养中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和浓厚兴趣。在古诗文教学中,要带领学生走进作品的情感世界,引导学生享受审美愉悦,增加人文底蕴,以提高古诗文的教学效果。
  1.明确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古诗文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瑰宝,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永恒的亮点。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因其而千古流传,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因其而四海传扬,浩然的人间正气凭其而代代传承,精深的汉语言借其而发扬光大。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情感、智慧主要积淀在古诗文中,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含蓄的表情达意,意味悠远的艺术境界是值得我们深深品味的。由于种种原因,目前在古诗文的教学工作中,还没有突破死记硬背的瓶颈,迫于升学的压力,一些学校老师只是在所谓关键的时刻打破了诗词的完整性,让学生日夜加急地背诵一些考试范围之内的名言名句,致使学生对古诗文名句名篇都是囫囵吞枣,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再优美的古诗语文也会变得毫无美感,从而大大抑制了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古诗文的内涵,才能提高学生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