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认为:“疑,思之始,学之端。”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而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启发积极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同时,小学语文新课标指出:提倡在学生读书思考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点拨,围绕重点展开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我教完《我最好的老师》一文时,我就不断地问自己:"你做到了吗?""我"最好的老师——怀特森先生用独特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不要迷信于书本,也不要迷信于权威",在科学上要不断质疑,善于独立思考,要有怀疑精神。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疑是探求新知的开始,也是探求新知的动力。创新素质中最基本的态度之一就是质疑,最基本的精神之一就是批判。  相似文献   

3.
正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那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呢?笔者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一、迎接创新的使者激发学生浓厚的创造兴趣和欲望,引导学生多思多问,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首要工作。在教学中,兴趣又往往表现为一种好奇心,有好奇心才会有深刻而独特的思维方式,才会有发明创造。教师应该加倍爱护学生的这种好奇心,迎来创新的使者,拉开求知的序曲。  相似文献   

4.
陈恕 《广东教育》2006,(10):26-27
创造性思维总是伴随着大胆质疑,寻根问底而开展的.马斯洛把创造性分为两类:一类是"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如发明家、科学家的创造;一类是"自我实现的创造性",如学生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知识是学来的,也是问来的。前人把有知识说成有学问,很有道理。其实,鼓励学生发问并非什么新见解,古今中外有之。《论语》二十章共记录了117次问答,有102次是弟子问、孔子答的,占了总数的87%。可见,孔子是鼓励学生积极发问的。实践亦证明,勤学好问者学习效率高,善质疑者创新能力强。可是,我们的学生爱发问吗?调查表明,从小学  相似文献   

6.
巴尔扎克说:“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促使学生积极进行创造性思维,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难怪有人形象地把问题称为数学的“心脏”,数学生命的源泉。目前学校学习普遍存在情况是学生只学习怎样回答问题。学会提问题,意识到问题的存在,不但能产生思维的动力,而且决定思维发展的方向和性质。“质疑”应成为数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质疑问题的能力呢?  相似文献   

7.
8.
张建芹 《语文天地》2012,(14):55-56
"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新课标的重要目标,学法指导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让学生学会质疑问难是课堂的"常规武器"。随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施行,质疑问难方法与能力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如何有效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成为教学课题。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初步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自主活动。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主体,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使学  相似文献   

10.
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符合时代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恰到好处地鼓励、肯定学生,定能带来学生的学习动力,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11.
徐宏臻 《云南教育》2001,(23):45-46
儿童有一种潜在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意识,集中表现为他们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种意识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小学数学教学要培养创新精神,就应注意挖掘教材中的“探索”因素,积极引导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成为学习的主人。一、引导联想探索和创新都需要想象。“联想”是一种重要的探知方式,它往往以经验为基础,进行迁移想象。在教学中,要启发学生找到探索的问题和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如教学“分数除法”法则时,有个学生突发奇想:分数乘以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  相似文献   

12.
在课堂教学中,要想得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一定要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地引导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假如没有实实在在的参与,就没有扎扎实实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情境、氛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投入到学习中。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得到充分地发挥,素质才能随着提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著名文学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须有疑,有疑定须求无疑;无疑本自有疑始,有疑方能达无疑。"读书从无疑到有疑再到无疑,是一个思考的过程。只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才能读懂书,才能真正做到无疑。学生在读书时能独立地提出问题,质疑问难,说明他们有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也说明他们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课程标准倡导探究、合作式的学习,要让学生主动学习。因此,教会  相似文献   

14.
姚天秀 《考试周刊》2014,(79):37-37
<正>初中语文课堂,应树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思维训练为主线这一创新教育基本教学理念,创设激趣的学习情境,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自觉加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鼓励学生勇于创新,勤于创新,这样学生的创新精神就会得到培养,创新水平就会得到提高。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热情鼓励学生主动质疑问难,才能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15.
16.
<正>爱因斯坦说得好: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现在,课堂教育中,有许多老师手捧教参为圣旨,以教参为准绳,一堂课以完成教参建议的教学内容为目标,忽视学生的需要,漠视课堂生成。老师名义上是指导者、组织者,实际上  相似文献   

17.
田克家 《学语文》2012,(6):26-26
引导学生善思,指的是引导学生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善于发现并思考文本中的主要问题,使质疑能抓住事物的本质。 思维锻炼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问题的不断产生和不断解决的过程。个体在发现问题过程中所站角度的不同和层次的高低,体现了思维水平的差异,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角度出发,除了对学生的勇于质疑行为给予肯定和鼓励,以增强其内部动因之外,对问题内容本身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能思考问题,有所发现、有所创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不可缺少的一环。通过质疑,可以使学生学得更加积极主动,思维得到更充分的发展,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一、强化知识发现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传统的”注入式”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分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当作知识的负载者,把学生当作盛装知识的容器,把教学过程看作教师把知识注入学生大脑的过程。这种教学方法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要变注入式教学为创新教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探索式教学强调知识的发现过程,它有助于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是培养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途径。这  相似文献   

20.
“人的思维是从疑问开始的。”质疑是大脑紧张思维的结果。质疑是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了疑问,就能主动地向未知领域做新的探索。而启发积极思维,鼓励质疑问难,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