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浙江省档案馆馆藏革命历史档案1个全宗汇集,共有形成于新中国成立前的革命历史档案1400多件,其中解放战争时期浙东、浙南游击根据地有关的档案约200件,主要为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斗争和建立政权情况、游击纵队的建立与发展、配合解放大军解放浙江等相关文件。浙南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斗争历史,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浙南革命武装斗争可上溯到1927年的多次农民武装暴动。  相似文献   

2.
《档案学研究》1991,5(2):36-37
档案出版社史科编辑室1988年至1990年共出版档案史料书19种,700余万字。现将每种书的编者、责任编辑及主要内容简介如下。 《中共中央解放战争时期统一战线文件选编》中共中央统战部、中央档案馆合编,责任编辑周永梅。本书收录了1945年8月至1949年9月中共中央的文、电和中央负责人的一些讲话和文章约170余件。主要内容有重庆谈判前后毛泽东致蒋介石电,中共中央对目前时局宣言,中央关于双十协定后我党任务与方针的指示;周恩来在政协开幕式和闭幕式上的致词,中共代表团在政协会议上提出的和平建国纲领草案;中央对美蒋斗争策略的指示,对国民党起义将领以  相似文献   

3.
11月12日,外交部档案馆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外交部1961—1965年形成的4万余份档案经解密后,于即日起向国内外公众开放。这批开放档案共41097件,主要是外交部在20世纪60年代上半期的工作中形成的各类请示、报告、谈话记录、来往电报以及照会、备忘录等外交文件,解密数量占当时外交档案总数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4.
伪装书是指将出版物的封面或其他外表形式进行伪装,以掩盖其真实内容的书籍。伪装书在革命年代常被作为一种斗争手段使用。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个出版机构,为了对抗国民党政府对进步书刊的追查与禁止,将宣传共产主义的书籍、中共领导人的著作、党的文件、时事评论以及重要事件真相以伪装封面、变换书名及伪托出版社等伪装书形式在沦陷区与国统区出版发行,是权宜与机智之策。本文以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抗日战争时期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出版的伪装书为中心,加以述录,展现其历史与文献价值;同时,也体现出革命年代政治斗争的曲折性与多样性,以及坚持斗争的文化战士们斗争水平的高超。  相似文献   

5.
《浙江革命历史档案选编》浙江省档案馆编辑,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共分3卷,170余万字,大32开本,平装,内部发行.该书所辑档案资料,均选自浙江省档案馆所藏1921年至1949年期间浙江早期党、团组织,省级和特委级党、政、军、群等方面的文件,同时收录了少数下级文件和当时当地的革命报刊资料.现已出版的第2卷(抗日战争时期)分上、下两册.上册(1937年 8月27日~1945年11月1日),1987年2月出版,34万字,主要是浙江省委、苏浙军区及浙南、浙西特委等在抗日战争时期印发的文件、报告、讲话稿以及反映浙西抗日根据地斗争、抗战、经济建设等方面的材料,共107件.内容有八个方面:一、浙江地区国共谈判及红军挺进师三年游击战争  相似文献   

6.
张茜 《山东档案》2020,(1):26-28
解放战争时期,受天灾人祸的影响,山东地区普遍出现了严重的灾荒,饿殍遍地,民不聊生.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山东军民积极进行抗战斗争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进行生产救灾,使百万灾民免于死难.历史无声,档案有痕.山东省档案馆珍藏的一件件革命历史档案,真实记录了那个风雨飘摇、战火纷飞的革命岁月,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一以贯之的为民情怀和坚定不移的初心使命.  相似文献   

7.
电报档案是革命历史档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中国共产党筹建自己的秘密电台后,在我党政军领导机关中形成了大量电报档案.追溯电报档案形成的发展过程,是与周恩来同志的悉心指导和大力关怀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8.
在革命历史档案中.电报档案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共产党在秘密斗争中也曾使用过明码加暗语的电报。1928年后.开始筹建党的秘密电台.大约在1930年有了密码电报。此后在党政军领导机关中形成了大量电报档案.但在那个动荡的岁月.电报档案损失很严重,被保存下来的极为稀少。  相似文献   

9.
《历史档案》2006,(2):80-80
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一书,已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全书共40册,收录本馆所藏晚清军机处电报档约万件,时间起自光绪十年(1884年),迄于宣统三年(1911年),翔实地反映了晚清政府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民族、文化、宗教等各个方面的重大决策内幕。这些档案绝大部分为首次对外刊布,它不但可与同时期的宫中朱批奏折、军机处录副奏折、廷寄互为补充,而且其许多内容为奏折与廷寄等文件所不栽,具有填补资料空白的重要作用,对研究晚清史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本院新闻系编印了《中国广播史料选辑》(第一辑),大约七万余字,供内部教学和研究工作参考。《中国广播史料选辑》第一辑收入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陕北)新华广播电台的部分历史资料。内容有:一、中央有关文件和毛泽东同志的有关论述,二、延安(陕北)台创建和发展的有关资料;三、延安(陕北)台编播工作的有关资料;四、对延安(陕北)台广播宣传的有关反映。附录中编入了延安(陕北)台一九四○年至一九四九年大事记。  相似文献   

11.
《陕西档案》2013,(1):16
日前,经湖南省政府同意,湖南首家"红色档案馆"在长沙市长沙县伯瑜万福源博物馆挂牌。伯瑜万福源博物馆是民营企业家傅伯瑜创办的一个专门收藏红色档案及实物的民办博物馆。据初步调查统计,该馆珍藏了各类革命历史文献、实物500余万件,其中有关毛泽东著作、文献等150余万册(件)、毛泽东像章300万枚、革命历史实物20余万件。该馆收藏的红色档案中有许多为国内罕见的珍品,如收藏的1919年由苏联制造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枚党章(党印),1944年5月由晋察冀日报社和晋察冀新华书店编  相似文献   

12.
《北京档案》2008,(6):54
内容提要: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烈地震,波及北京、天津等地,共造成24.2万余人死亡,16.4万余人重伤。在中央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中共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革命委员会迅速成立了北京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市委财贸组、市建委等系统成立分指挥部,领导全市的抗震救灾工作。史料内容涉及地震发生后,  相似文献   

13.
解放战争时期.电报档案是我党保密工作的重点之一。因为从1946年至1949年的三年中.上自党中央下至地委.上自中央军委下至军分区.上自大区人民政府下至专署一级的人民政权.均处于大转移、大变动之中,客观形势又要求上下级保持着极密切的联系,于是上级对下级的指示,下级向上级的请示报告多采取电报形式。  相似文献   

14.
申湘 《浙江档案》2000,(4):40-40
1926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中央文库.该库保存1922~1935年间的珍贵档案文献2万余份,其中包括:中共中央文件、电报以及我党向共产国际的报告,1928~1930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和其他重要会议记录、文件,我党在苏区、白区的各级党政机关的文件、档案,以及毛泽东、周恩来的珍贵手稿和我党早期领导人瞿秋白(1899~1935年)、恽代英(1895~1931年)、苏兆征(1885~1929年)、罗亦农(1902~1928年)、彭湃(1896~1929年)等先烈的遗墨、照片等重要档案文献.它们现已妥善保存于中央档案馆内,为该馆珍贵馆藏档案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档案是历史,档案是见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武装力量、政党、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都有保护档案的义务。”保护档案,就是保护历史,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四川省现有国家综合档案馆204个,馆藏档案2000余万卷、3400余万件,资料220余万册,是全国档案资源大省。四川省档案馆是国家一级档案馆,是四川省省级档案保管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档案利用中心、政府信息查阅中心、电子文件中心。省档案馆馆藏清代档案、民国档案、革命历史档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档案共900多个全宗、110余万卷、8万余件,资料11万余册。  相似文献   

16.
<正>上海是理解近代中国的一把钥匙。近代上海城市发展走过的历程,犹如一幅流动的画卷,展示在我们面前: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蒙昧走向文明,从维新走向革命,从模仿走向创造,她逐渐脱胎换骨,勃发出国际大都市之英姿。在近代中国百年历史中,上海经历了太多的幸与一不幸"的率先:率先开埠租地、率先建造铁路、率先开通电报、率先创办大学、率先创办民族企业、率先试办百货商场,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在上海市档案馆360余万卷(件)  相似文献   

17.
解放战争时期的“五·二〇”学生运动,是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斗争、配合人民解放军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运动中青年学生所展现的爱国主义精神与革命气概,谱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中国学生革命运动史。  相似文献   

18.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机构,在解放区出版发行了大量图书报刊,是该时期的重要文献。天津图书馆藏有不少革命文献,其内容及版本价值较高,对从事党史及其出版史研究工作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陕甘宁边区(以下简称边区)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所创立,是存在时间最长的革命根据地。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它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边区政府团结全区人民与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保卫了延安,保卫了边区,支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对中国革命作出了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三次大转移     
《档案》2000,(1)
据费云东、石维行在1999年第5期《党的文献》上撰文介绍,解放战争时期中央档案进行了三次大转移。1946年10月,蒋介石集团集重兵于陕北,进而觊觎延安。为保证党的文献档案的绝对安全,党中央决定转移中央档案。此后,经过三次大转移,这批中央档案进入北平。第一次转移是在1947年3月上旬进行的为了安全妥善地进行这次转移,各机关做了很多艰苦细致的工作。首先是集中档案。当时很多文件资料分散在许多部门和个人手中。因此,必须先将其集中起来,再进行转移。为此,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领导同志都带头把自己保存多年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