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独生子女比率的增大,越来越多的家长重视早期家庭教育,但有些家长在孩子身上投入不少的精力和物力而效果却并不好,这是为什么呢?据了解,重要的原因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步入了误区。下面仅谈谈早期家教中普遍存在的三个误区。 误区一 过高的期望 望子成才是普天下做父母的正常心态,尤其是现在,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寄予着很大的期望,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有些  相似文献   

2.
每当进入小升初招生时节,家长们都会变得焦躁不安,为了让孩子进入一所理想的初中学校煞费苦心,虽然很多做法并不可取,但家长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一方面,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普遍寄予了很高期望。我们所做的一项独生子女课题研究发现,独生子女家长的期望值要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家长。正如人们常说,一个独生子女承载了家中几代人的希望。在家长看来,孩子能够在小升初中胜出,进入一所理想的初中学校就读,似乎向未来的成功又靠近了一步。另一方面,初中学校之  相似文献   

3.
一、调研的目的、对象、方法与内容1995年我们曾对现代城市家长教子观进行过调查研究,从中得到不少启示和引为思考的问题。时隔两年,面对社会上现独生子女为“小皇帝”、“小公主”的种种议论,我们想通过调查研究真正了解独生子女的现状,弄清家长对独生子女的教育情况,用事实来证实社会上种种议论的正确与否。不是还有人认为知识分子家庭中独生子女的教育也令人担忧吗?所以我们的调研专门选择城市高等院校的幼儿园家长。其目的也在于了解知识分子家庭中对孩子教育的态度、方法和观念,从中分析现代城市家长教子观念的变化,总结好的经…  相似文献   

4.
每个家长都爱自己的孩子,这种"爱"是无私而执著的。但很多家长没有考虑到孩子的心理是否真正"需要"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有时"无度"的"爱"也会演变成伤害。一、隔代人无原则的"爱"对孩子的伤害改革开放之前,家长在"爱"孩子的付出程度上,可能会被多个子女、生活压力、社会教育环境、自身受教育水平等所限制。但这恰恰为孩子自主健康成长提供了沃土。这些孩子成长起来之后,大多自我管理的能力都很强,具有一定吃苦耐劳和抗挫折的能力。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老龄化现象的突出,许多老人都退休在家,四管一、六管一的家庭  相似文献   

5.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发展的希望。随着计划生育这一国策的推行,独生子女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多。因此,独生子女的教育也成为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不少外国专家认为,独生子女是“问题儿童”。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评价说:“独生子女成了最困难的教育对象。”事实也是如此,在当今新的家庭结构、生活环境中,相当一部分儿童出现了在个性、智力、行为等方面的特异性,在生活中,也常听家长、教师抱怨:“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带”。  相似文献   

6.
<正>独立性指善于自我决策,能独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实施解决问题行为的个性品质。当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尤其爷爷奶奶都以"孩子还小,不会做"等为理由,进而事事代劳、处处代办。"独立"一词慢慢远离孩子的成长生活,更让孩子养成依赖、娇气、自私等非优良品质。安吉游戏的提倡,让我们看到了孩子是可以独立的,并且在独立完成各项任务的过程中,孩子是快乐的,最终能够很出色地完成很多任务。从游戏中我们发现孩子是可以独立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那么独生子女,使家长倍感孩子的可贵,家长的普遍心态是生活上宁可自己苦点,也让孩子少受委屈,学习上则竭尽全力让孩子从幼儿园起就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社会的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也给家长对孩子的过度宠爱提供了物质基础,使孩子处于一种极为特殊的地位,他们在家庭中被过度溺爱。这种对孩子过分的照顾和宠爱,使孩子失去了必要的锻炼机会。另一种情形是,家庭对孩子期望太多,造成孩子压力过大的伤害远大于溺爱,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我们就学龄前独生子女在家中与同辈群体交往的情况,对集镇156户、乡村110户独生子女家庭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绝大多数学龄前独生子女喜欢与同龄伙伴交往,而作为儿童个体社会化承担者的家长的态度、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孩子的交往。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交往的态度、行为大致可分为四类:1.隔离型。主要表现为家长未认识到孩子交往的价值,不帮助、不赞成甚至阻挠孩子的交往,使孩子在家中缺少甚至没有同龄伙伴。2.控制型。由于双亲对孩子的过分关注,担心孩子在交往中吃亏、闯祸或发生意外,对孩子的交往对象  相似文献   

9.
子烨 《母婴世界》2011,(2):142-143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关于孩子的医保,很多家长很关心,但如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买,很多家长觉得“说不清”。让我们来看看专家的说法。  相似文献   

10.
<正>"如今的孩子真是不像话,我为他付出这么多,他竟然还不满足!"这孩子越来越娇惯,想当年我们吃的苦,唉!"在许多家长慨叹今天的独生子女是"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时候,孩子们却认为"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我  相似文献   

11.
当前,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已成为家长、社会中不可忽视的普遍性问题,孩子从刚出生的那一时刻起,家长就编织着一个五彩的梦,盼望着自己的孩子将来能出人头地,成龙成凤,高水准地再现自己。但是,怎样教育孩子,才能使孩子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成功呢?一、理解是家庭教育的基础想要孩子理解父母、父母也必须首先理解孩子,理解孩子,首先要尊重孩子,和孩子打成一片,而要尊重孩子,最好的办法就是讲究同孩子说话的技巧,善于从孩子的心理出发同孩子谈话。现在我们许多家长碰到一起,只要一谈起孩子的事,很多家长都是牢骚满腹,说自己的孩…  相似文献   

12.
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孩子在家中享有至高无上的特权,家长对孩子进行过度的"保护",事事由家长包办代替,使孩子"被迫"养成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导致孩子不能适应集体生活,成年后无法快速地融入社会。大家要共同努力,做一位与时俱进的家长,为孩子的终身幸福奠基。  相似文献   

13.
《辅导员》2008,(11)
策划背景:随着我国独生子女家庭不断增多,每个孩子都是家长的"心肝宝贝"、"掌上明珠"。家长对子女爱护有加,使得不少孩子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不良习惯,有的甚至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都无法自理。如何教育孩子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自强不息?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加上家长对独生子女的宠爱,我们发现幼儿因孩子手中,经常有钱去买零食吃。为了从小培养孩子节俭的习惯,我们在幼儿园中开展“小银行”活动,要求孩子把家长给的买零食的钱积存起来,到学期结束时,与家长商量,给孩子买一件玩具。这一活动受到家长和幼儿的欢迎,已成了我园长期进行的一项活动。上学期开学不久,“小银行”盒子里的八元多钱失窃了,调查结果是一对孪生兄弟拿的,已花得分文不剩。隔天,其阿姨家玻璃板下压着的二元多钱也到了这对孪生兄弟的口袋中。当老师把情况告知孩子的父母时,他们先是不信,最后在事实面前才如梦初醒。老师诚恳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他们痛心地谈了孩子在家的用钱情况,后悔平时在用钱方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们对计划生育认识的加深,加之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独生子女的家庭也日益增多,这些独生子女容易成为"太阳系的中心",成为家长们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宠儿,这种行为明显不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于孩子日后走上社会.  相似文献   

16.
专家指出幼儿期是习惯、能力养成的关键期,它将影响孩子的一生。而自理能力却是一个人生存最需要、最基本的能力。当今社会以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家长包办代替的现象无处不在,这将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影响我们祖国的未来。作为幼儿教师,深感责任之重大,因此呼吁家长、教师务必重视孩子的自理能力,为祖国培养"自主""自强"的下一代。  相似文献   

17.
我们经常可以见到这样的几种场景.场景一:教师努力引导某个学生说话,但是他(她)却不肯开口或者是只嘟囔一下,与同学却是谈天说地.场景二:一些家长常说自己的孩子年龄越大越不与自己交流、谈心,与他人却是谈笑风生.场景三:一些学生一天到晚独自一人,无人为伴.这是为什么呢?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吧!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步入了平常人家,再加上现在社会节奏的加快,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比原来少,家长对孩子关注也少了.家里大多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中一般也没有伙伴,由于一些家长担心孩子的安全不让他们外出,所以孩子最亲密的伙伴只有电视与网络了.他们与电视、网络同笑同哭,在电视与网络上他们找到自己的快乐,同时也就将电视与网络传播的内容当成他们的行动指南.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一些学者称之为"电视人"或"容器人".  相似文献   

18.
让幼儿自己购物——幼儿生活能力培养的一次尝试●马新在每个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的今天,家长们普遍认识到幼儿智力开发的重要性。把自己和孩子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在了幼儿智力开发的家长们,却忽视了幼儿生活能力的培养。难怪许多社会学家呼吁:“不要让我们的孩子都成为...  相似文献   

19.
<正>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我们做老师的都有很深的体会: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从孩子出生开始,父母就成了孩子学习和效仿的对象,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一生的成长。作为家长,必须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现在的小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里没有与同龄人共处、磨合的经历,这是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一个天然缺陷。孩子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孩子普遍缺乏责任感,这与独生子女现象有关系。当年多子女的时候,大的肯定要照顾小的、保护小的,这是他们无法推卸的责任。所以在多子女家庭,最缺乏责任感的往往是家中最小的孩子,俗称“老疙瘩”。进入独生子女时代,所有的孩子都成了“老疙瘩”,没有人需要他们照顾,也没有事情需要他们负责,倒是家长在千方百计照顾他们.他们从来不需要奉献,从来不需要对别人负责。谁都知道存在决定意识,试想,这样的“存在”,他们的责任感从何而来?这不怪孩子而怪家长。家长不懂得,负责任这种极其重要的品质在多子女时代是可以自然形成的,但是到了独生子女时代,就需要专门设计教育情境来培养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