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童话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大胆的幻想和离奇的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小读者的心灵,它是小学生最喜欢的读物之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是"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确立了童话作为这一学  相似文献   

2.
童话叙事的空间是幻想与现实共存的空间.童话故事在这里发生、展开、高潮、结束,构造出独特的艺术魅力.王尔德在《快乐王子》与《夜莺与蔷薇》里,充分利用童话幻想的特质,让故事在幻想与现实的空间里自由穿越,表达了作者唯美主义的思想观,同时也凸显了作者对现世的关怀与不满.故事中,幻想空间与现实空间所分别代表的幻想与现实交流、碰撞,使作品凸显出独特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童话是儿童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作品,它以拟人、夸张、象征为主要表现手法,以幻想为艺术形态,主要读者是儿童。童话深受儿童喜爱,是小学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二学段教材中童话故事类课文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经典童话就有6篇,分别是《陶罐和铁罐》、《七颗钻石》、《巨人的花园》、《去年的树》、《小木偶的故事》、《幸福是什么》。它们是不同国家的优秀童话作品。  相似文献   

4.
一、单元提示这一单元由五篇童话和寓言组成.童话和寓言有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即幻想和夸张.另外,还有拟人化的手法,这也是童话和寓言在写作上的主要特点之一.下面对这一单元课文的内容略作说明:《小溪流的歌》,通过小溪由活泼愉快的小溪到精神旺盛的小河,到精力无比巨大的大江,到无边无际的海洋的成长过程,歌颂了小溪永不停顿、一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古代寓言·故事四则》:《黔之驴》,是柳宗元所写  相似文献   

5.
杨丽 《教育文汇》2006,(8):40-41
小学语文教材中许多不同体裁的课文都有很强的故事性和形象性,适合课堂表演。如童话《小公鸡和小鸭子》、《小松树和大松树》、《美丽的公鸡》;寓言《狼和小羊》、《狐假虎威》;故事《“你们想错了”》、《将相和》;小说《信箱》、《小珊迪》;诗歌《渔  相似文献   

6.
我退休前担任小学语文老师,读书看报是我家的家风。从孙子满一周岁开始,生日礼物就是婴幼儿读物,什么《伊索寓言》、《365夜》等,让孩子从小就对读书产生浓厚兴趣。小孙女是我一手带大的,她上二年级时就读了《女孩快乐成长的108个故事》、《安徒生童话》等很多书。每当生日快到了,  相似文献   

7.
初一语文课本中选编了一组童话、寓言和神话作品,下面就这三种文学体裁作一些介绍。1.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描写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童话一般分为民间童话和文学童话。民间童话指根据民间口头流传的故事整理加工的童话;完全由个人创作的童话称为文学童话。童话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超人体、拟人体和常人体。超人体童话描写的是超自然的人物以及他们的活动,多见于民间童话之中。在这类童话中主人公大都有变幻莫测的魔法和种种奇异的、不平凡的本领。如普希金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拟人体童话的主…  相似文献   

8.
放飞想象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喜欢故事吗?是不是对童话故事、寓言故事都感兴趣呢?可是,你知道什么是寓言,什么是童话吗?寓言,是通过叙述某件事来说明某个道理。所叙述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人是假托的人,不要求真人真事;物是拟人化的物。而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于儿童欣赏的故事。不管是寓言还是童话,都要有意义。如例文《躲雨》,文中的铅笔、橡皮和转笔刀代表了现实生活中一些只会说不会做的人,使文章有了一定的意义。童话和寓言主要运用拟人和夸张的基本表现手法,因此,需要大胆地想象,把可能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文学属于儿童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具体说来是指“适于学龄前儿童听和读的文学作品,包括儿歌、童话、寓言、故事、戏剧、电影等各种文学样式。”在本研究中,笔者重点调查的是童话、寓言、故事等具有故事情节的文学样式,根据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一书中对文学的分类,  相似文献   

10.
热身:编写动物童话,首先要了解动物童话的分类。通常我们把童话分为四类:一是科学童话,如《小蝌蚪找妈妈》、《小壁虎借尾巴》等,这样的童话,通过形象的故事告诉人们一些科学知识;二是生活童话,如《狐狸和乌鸦》、《龟兔赛跑》等,这样的童话把生活中的人、事、物写进童话,赞扬真善美,批评假丑恶,往往告诉读者一些生活的哲理;三是科幻童话,如《昆虫奇战》、《羊王上网》等,主要特点是科学加幻想;四是环保童话,如《小鸟的控  相似文献   

11.
钱钟书 《初中生》2009,(3):41-45
《伊索寓言》是古希腊民间流传的讽喻故事,伊索为主要作者,一小部分是后人创作的,也寄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文字凝练,故事生动,想象丰富,饱含哲理;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其中《狐狸和葡萄》、《狼和小羊》、《龟兔赛跑》、《牧童和狼》、《狐狸和乌鸦》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伊索寓言》中的许多小故事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我们很有启发。但“尽信书不如无书”,读书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见解。我国著名学者钱钟书读《伊索寓言》时,就对一些故事作了新的诠释。那么,你在读完《伊索寓言》后又会有些什么新的想法呢?  相似文献   

12.
同学们都喜欢读童话,不少同学也喜欢写童话。也许是因为初次写作的关系吧,不少同学喜欢续写、改写一些著名的看似像童话的故事,而《龟兔赛跑》就是一个“命中率”比较高的目标。其实,同学们的认识有误区:并不是所有把小动物当做人来写的故事都是童话。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把动、植物比作人来写,通过想像、幻想和夸张,编写曲折神奇的故事情节,以适合同学们的阅读需要和接受能力。而《龟兔赛跑》的故事比较简短,但却说了一个比较深刻的道理,那就是骄傲的人哪怕有非常优越的条件,最终也会输给比他差很多的对手。这种文学体裁应该称做“寓言…  相似文献   

13.
《小王子》是一本童话 ,也可以不是一本童话 ;是一个寓言 ,也可以不是一个寓言。《小王子》是一个很好看的故事 ,很动人的故事 ,很适合孩子看的故事 (不管是现实的孩子或心灵上的孩子 ) ,也很适合大多数已经变成有点无趣的大人的人。当你看一本书的时候 ,你可以变成一个再创造者 ,这就是一本好书了。不论你的教育程度、职业、《小王子》是一本童话 ,也可以不是一本童话 ;是一个寓言  相似文献   

14.
叶传标 《考试周刊》2012,(42):58-58
"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寓言》。寓,寄也,寓言就是有所寄托的语言或故事。寓言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通常用比喻性的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就是用故事来说道理。寓言最早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初始于民间,后由文人整理并创作。其特点是:故事是虚构的,是为了讲道理而编造的;因为故事是编造的,所以表现手法喜剧性极强,  相似文献   

15.
李明珠 《语文新圃》2009,(12):36-37
通过对话构造故事.是庄子创作寓言的重要手段和特色。《庄子》一书随处可见以对话构成的寓言。先秦诸子经典《论语》、《孟子》、《墨子》等都具有“对话”的特点,然《庄子》的“对话”与它们风格截然不同。儒墨经典中的对话,平实有据,基本是真人真事。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中考题中阅读理解文段的选择范围越来越广泛,寓言和童话也成为出题者钟爱的对象。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的手法来塑造人物,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童话的语言通俗、生动、形象,情节离奇曲折,富于趣味性。对自然景物往往作拟人化的描写,能适应儿童的心理、情趣,激发人们的想象,便于他们接受和转化。如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寓言则是带有劝喻或讽谏性的故事。“寓”是“寄托”的意思。寓言,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寄于简单的故事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惯于运用拟人的手法,语言简洁犀利…  相似文献   

17.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寓言故事方面的内容占据了一定的分量,这些寓言故事大多篇幅短小,其中不乏生动有趣的故事。有的寓言往往还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这些寓言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融文学性、知识性、哲理性于一体。比如二年级上册第十一课《乌鸦和狐狸》三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两则》中的《揠苗助长》、《鹬蚌相争》等,这些寓言故事通俗易懂,而且故事生动、有趣,很适合小学生阅读。  相似文献   

18.
童话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体裁。它用想像、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把心中最美好的东西聚积起来,汇聚成另一个奇幻世界。它具有奇妙的幻想,曲折的情节,优美的语言,有趣的内容,深受儿童乃至成人的喜爱。《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阶段目标”第一学段“阅读”中也提出:“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能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  相似文献   

19.
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体裁。它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编写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寓言是通过讲述一个情节简单、形象鲜明的故事,进而告诉人们一些生活中的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如何发挥童话和寓言对学生的启发和教育作用呢?  相似文献   

20.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部分课文属于寓言和童话这两种文体,如《狐假虎威》《刻舟求剑》(四册)、《东郭先生和狼》(六册)就是寓言故事,而《群鸟学艺》(五册)、《渔夫和金鱼的故事》(八册)、《卖火柴的小女孩》(九册)则是童话故事。尽管寓言和童话都是学生所喜爱读的文体,但就两种文体的特点来讲又各有不同,教师要根据文章特点,因材施教,以求得较好的教学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