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部声乐套曲采用魏尔伦的诗作为歌词,由《憧憬》、《心中泪》、《树影》、《木马》、《绿》、《忧郁》组成。这六首诗歌的段落划分相当规整,段落与诗句的顺序使人一目了然。德彪西在1885-1887年间创作这部套曲的时候,既体现出了一些浪漫派感情表现的影响,也使德彪西自己的风格特色无论是旋律上的,还是和声上的也更趋明显,这部套曲对演唱者自身的音乐修养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有非常好的视唱练耳基础,要在演唱过程中有非常好的掌控能力,语言的发音要非常准确,歌曲情绪的表达也要非常到位。因此,下面就《绿》和《忧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这部声乐套曲采用魏尔伦的诗作为歌词,由《幢憬》、《心中泪》、《树影》、《木马》、《绿》、《忧郁》组成。这六首诗歌的段落划分相当规整,段落与诗句的顺序使人一目了然。德彪西在1885-1887年间创作这部套曲的时候,既体现出了一些浪漫派感情表现的影响,也使德彪西自己的风格特色无论是旋律上的,还是和声上的也更趋明显,这部套曲对演唱者自身的音乐修养要求非常高,必须要有非常好的视唱练耳基础,要在演唱过程中有非常好的掌控能力,语言的发音要非常准确,歌曲情绪的表达也要非常到位。因此,下面就《树影》和《木马》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时代不断发展,音乐剧这一蕴含综合性与多元艺术性的艺术形式得到了重要发展。文章基于一部经典的音乐剧《歌剧魅影》对声乐作品中的演唱技巧实施研究,首先简单阐述了音乐剧的定义与特征,随后介绍了《歌剧魅影》这部作品,最后针对分析了声乐作品中的演唱技巧。望本次研究能够促使音乐剧能够更进一步。  相似文献   

5.
在歌剧艺术研究中普契尼属于较为重要的研究对象,在创作的诸多歌剧作品中女主人公形象生动,让人记忆深刻,为此在国内外与托斯卡、咪咪、蝴蝶夫人等女主角相关的研究成果较多.其中,《艺术家生涯》中的女主角穆赛塔个性鲜明,通过研究其演唱作品利于积累研究经验,提升歌剧演唱水平.本文通过针对歌剧《漫步街上》声乐演唱技巧...  相似文献   

6.
《伤逝》是施光南先生第一次借助西方音乐歌剧的表现形式而做出的大胆创新。在声乐歌剧《伤逝》中采取奏鸣曲式的结构原则,完成对歌剧的创作,该部作品在音乐结构、人物设定、交响效果、声乐艺术表现形式等方面都作出了积极的创新。《伤逝》借鉴了西方音乐歌剧的表现形式,广泛运用咏叹调、叙述、调对唱、重合、伴唱等多种的声乐形式,从作品的歌词到唱腔都极具诗意感,充分抒发了音乐的内心情感,完成对人物的心理刻画,突出了音乐在戏剧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印象派”一词源于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的《日出印象》这幅作品。这幅作品1874年在巴黎展出时因为与以往画风的大相径庭而被频频耻笑。有评论家根据他画作的名称讥讽他为“印象派”。想不到一个偶然的揶揄称呼竟造就了欧洲艺术史上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在莫奈、马奈、塞尚、雷诺阿、毕沙罗、德加等一大批艺术家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推动下,“印象主义’’成果迭出,佳作累累。  相似文献   

8.
9.
研究了歌剧《白毛女》的创作,认为该剧深受秧歌剧的影响,其创作充分借鉴秧歌剧的形式与内容,着力突出地方戏曲元素和民歌元素来塑造人物形象。可以说,没有延安秧歌运动创造出的秧歌剧就没有新歌剧《白毛女》。《白毛女》在秧歌剧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为我国民族新歌剧的创作开拓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发展道路,为我国民族歌剧的发展开辟了新里程。  相似文献   

10.
希腊神话故事《奥尔菲斯与优丽狄茜》在西方音乐史的各个创作领域被广泛地采用,如交响诗、歌剧、舞剧音乐……其中在歌剧领域中的运用最多。从1600年最早的歌剧创立者佩里以它为题材创作了音乐史上保留至今的最早的歌剧,到19世纪奥芬巴赫对此题材的荒诞性处理,大约有20多位作曲家将它搬上了歌剧舞台。蒙特威尔第与格鲁克分别以这一题材创作了歌剧,但这两位处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歌剧大师,在具体写法上有着鲜明的差别。  相似文献   

11.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的同名歌剧,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用西洋歌剧创作手法创作的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实验性作品.歌剧<伤逝>与小说<伤逝>在结构上均可用奏鸣曲式的音乐结构来诠释,其音乐的陈述与小说的叙事方式相吻合,在爱情主题的描绘中,抓住了小说中的"紫藤花"这一物象特征,进行了音乐主题创作.文章旨在将歌剧<伤逝>与小说<伤逝>进行对比,发掘二者的共性,从而达到细致而完整地演绎歌剧女主人公子君的形象;同时能更好地理解整部作品,把握其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2.
《黄河渔娘》是一首声乐佳作,它既是一个群体代表亦是一段历史和社会的代表.这首声乐是由当代著名词作家甲丁填词,当代著名曲作家徐沛东谱曲,是一首近年来传唱率很高的民族声乐作品,其旋律优美、音乐跌宕起伏、歌词亲切、歌曲朗朗上口.这首歌曲通过词作者、曲作者、歌唱者三个方面展现了对黄河的感情和对渔娘的赞叹,本文就从多个方面探讨声...  相似文献   

13.
普契尼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意大利杰出的作曲家,他创作的歌剧作品,不仅坚持了意大利歌剧的优秀传统,而且也是真实主义歌剧的主要代表。歌剧《图兰朵》为普契尼的代表作品之一,《图兰朵》作为意大利传统音乐文化与新时期音乐文化有机结合的新产物,在戏剧效果与音乐效果上达到了完美融合,在该部作品创作方面实现了较高的艺术境界。本文就以普契尼较为鲜明的异国情调歌剧作品《图兰朵》为例,通过创作背景、人物特点、和演唱技巧等几方面对歌剧中女高音声部进行细致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声乐作为音乐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体性特点更利于人类情感的表达。演唱者在演绎作品的过程中,一字一腔都传递着内心的情感。对于声乐教师来讲,这一切美的因素都直接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歌剧《运河谣》唱段《来生来世把你爱》在国内各大声乐比赛中被广泛传唱。因此,研究这部作品对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教学以及提高歌者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鉴赏能力都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德彪西是近代印象主义音乐创始人,敢于大胆尝试各种乐风,使印象派特有的织体表达、音响效果及音乐形式得以充分展示,形成了音乐层面个性鲜明的美学观念。德彪西吸取了东方音乐因素,中国的音乐形式对其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作的音乐内容总与东方音乐相似。其钢琴曲《水中倒影》与《平湖秋月》这首中国作品关联性较强,大有异曲同工之感。《水中倒影》与《平湖秋月》在音乐创作理念、方式、技法、旋律构成等方面类似,但二者写意意境有所不同,技法也有所差异,但不能否认文化交流之处。  相似文献   

16.
《骆驼祥子》作为我国的经典文学,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拥有广大的观众群体,通过改编为歌剧形式可以更好地进行跨文化的传播,文章通过文学戏剧题材、普世与特色文化以及高品质的演出剧目与信息化手段结合来分析文化传播的路径,在传播路径上我们应紧抓它的相关特性、内涵,根据这些特征找到最有利跨文化传播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坛可谓巨著丛生,法国作家梅里美的短篇小说《卡门》以一位吉普赛女郎的爱情悲剧为主题,在众多佳作中脱颖而出。小说一经发表,就引来了其他艺术领域里改编者的高度热情,其中最为后世流传的莫过于同时期、同国籍的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同名歌剧。将两部作品从女主人公的塑造和戏剧情节方面进行相互比较,揭示其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是具有研究意义的。  相似文献   

18.
歌剧是西方重要的表演艺术之一,以歌唱和音乐作为表达剧情的主要方式。歌剧《伤逝》是中西结合的产物,将我国的文学作品用西方歌剧的形式呈现,具有明显的艺术特色,是我国第一部侧重心理表演的抒情歌剧经典名作。本文以咏叹调《不幸的人生》为研究分析对象,从咏叹调的创作背景、剧中人物个性的剖析、作品情感的处理、巧妙生动的二度创作四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并从主人公心理情感变化与个性特征着手,结合自身的长期学习与舞台表演经验,对作品《不幸的人生》的情感表达和呼吸技巧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能为演唱者提供有利帮助。  相似文献   

19.
王艳 《文教资料》2012,(7):103-104
声乐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是德国浪漫派作曲家舒曼根据诗人沙米索的组诗《妇人之恋》谱曲而成的,是舒曼艺术歌曲中的经典之作。这部作品中,舒曼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入木三分的刻画,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一位女性"恋爱—结婚—生子—亡夫"的情感经历。本文对舒曼套曲《妇女的爱情与生活》的音乐创作特点进行分析,期望能够给后来研究和演唱这部作品的学者们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20.
易志鹏 《文教资料》2012,(18):189-190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是一门综合性育人课程,其宗旨是提高青少年的公民素养,使学生在了解和认识家庭、社会、国家等不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在学习祖国文化历史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社会主义道德规范意识、友善的人际关系、基本的社会技能和日常行为习惯、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等等。传统的品德教学将道德知识等同于一般学科知识,进行简单化的灌输和传授,忽视了学生的情绪感受和情感品质在道德内化过程中的作用,造成学校德育一直处于高耗低效的状态。因此,《品德与生活(社会)》的课堂教学急需顺应新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