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井,一般是供人们生活取水之用。在英国北约克郡有一口神秘的古井,里面的水不但不能饮用,而且任何物体只要接触了井水,都会慢慢变成石头。据说,这是一口被魔鬼诅咒了的井,因此人们叫它"魔井"。这口井到底有什么奇特之处?它真的是"魔井"吗?有魔法的古井这口古井位于英国北约克郡纳尔斯伯勒  相似文献   

2.
《古井》是篇情寄于物,以物喻人的佳作.全文脉络就象井泉一样别具一格,清晰明澈;语言就象井泉一样,活泼流畅,清晰爽口;寓意就象井泉一样,内涵丰富,回味浓烈.怎样针对课文结构特点,抓住写作主旨组织教学呢? 一、抓住古井的形象第一自然段共四句话.前三句分别交代了古井的位置、水质和作  相似文献   

3.
夜游白沙井     
凉爽的夜风和夜空中闪烁的星光,将我们一家三口送到了白沙古井。井旁,矗立着一座牌坊,正中有一块匾,上面赫然刻着"白沙古井"四个大字。进入坊门,展现在我们眼前的  相似文献   

4.
沸井之谜     
《中国科技教育》2011,(1):71-73
据说江苏省丹阳市境内有六口沸井.沸井是什么样子?井水为什么会沸腾?为了解决这些谜团,我们决定去一探究竟.沸井距离丹阳市区大约20公里,位于延陵镇的九里村内.我们到达的时候,这几口古井正被慕名而来的游客重重包围着.乍看上去,这几口古井并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不过探头一看,井水果然呈现出一种类似沸腾的状态.一位工作人员舀出井水...  相似文献   

5.
《古井》讲的是一口古井常年为乡亲们提供泉水和乡亲们常年帮助一对老年人挑水的事。作者用充满感情的文字,由井到人,赞美了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这课,可采用“一提二抓三学四解”的方法:“一提”就是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让这个学习目标成为这课教与学的指导思想与训练重点。《古井》这课的学习目标可定为:抓住重点句段,做到边读边想,善于提问解疑,仔细体会受教育。“二抓”就是要抓住课文重点和抓住训练重点。《古井》的重点是理解课文最后一段话的意思。为了突出这个重点,使学生更透  相似文献   

6.
荒野里,有一口古井,望下去只见一团漆黑,有时候也望得见一小片暗绿色的光。这口古井,已经好几千年了,有一点儿深,也有一点儿水。有一个白天,古井里突然发出一阵“扑通!扑通”的声音。谁也不会知道,古井底下住着四只小青蛙呢——大娃、二娃、三娃、小娃。据说  相似文献   

7.
六口神奇的古井 丹阳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这六口古井,位于该市延陵镇一个叫“九里”的村子里,在著名的季子庙附近. 九里村的沸井,早在1600多年前便赫赫有名了.那时每逢盛大节日,达官贵人、文人墨客们便会从四面八方赶到九里村,一来拜谒这里的季子庙,二来欣赏沸井奇观.据史书记载,那时沸井多达一百余口,井水沸腾,昼夜不息,格外壮观.后来,由于历史变迁,加之洪水泛滥,时至今日,当初的一百多口沸井只剩下了六口.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运城盆地边山矿泉水形成的地质背景,对补给泉水的含水层特征及其富水性作了评价,查明了泉水出露情况,并对饮用矿泉水的化学特征及其主要元素来源进行了分析,指出泉水多属冷的淡矿泉水,是优质的天然饮用水源地。在调查中,首次发现了麦饭石矿泉水,它富含钾、锶和偏硅酸,低氟,水质为淡水,呈弱碱性,是优质的含锶、偏硅酸复合型饮用天然矿泉水。  相似文献   

9.
邵阳市教委、教科所于6月份在新邵县举行了"中学快速作文研讨会",来自十几个省市的代表共900多人.大会还邀请省内外专家学者10余人讲学、指导.(见照片1) 这是在新邵县一中高中"快速作文实验班"的课堂上·'一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为这个班的作文观摩课命题:'.,} "快速作文与精雕细荆"子{·这个班的'8名学生便刷刷地写了科带果首卷"2分钟,写了"85字,末卷也只"5分冲,写了'。65字'真可谓下'千沙可"'评等片2' 第一堂课,学生写)  相似文献   

10.
教学该文时 ,以读为本 ,牢牢抓住“初、细、精、熟”四个环节 ,使学生从读入手细品悟 ,引发思考。一、初读铺“面” ,形成表象先通过提问式谈话审题激趣 ,导入新课 :“同学们 ,古井是古时候遗留下来的一口极普通的井 ,文章以此为题 ,可见古井的平凡之中一定有其不平常之处 ,这不平常体现在哪儿呢?学完课文 ,我们就知道了。”这样设置悬念 ,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接着 ,播放课文录音 ,让学生边听边圈出课文中的生字 ,并利用字典等工具书 ,掌握这些生字的读音和写法 ;然后 ,让学生初读课文 ,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 ;最后 ,让学生用一两句自己的…  相似文献   

11.
林小英 《江西教育》2012,(Z1):56-57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一个校长只有打造一支极具战斗力的、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才能经营出一所好学校。那么如何打造一支优质教师团队呢?我想起了清代刘墉的三句话:"逼"是长了脚的"一、口、田",是要你赶紧行动,催你奋发进取,去争得那"一、口、田";"富"是"一、口、田"的上面加个屋顶,表示有房子有田地;"福"是"一、口、  相似文献   

12.
周旋  李柏令 《现代语文》2006,(9):105-106
现代汉语中,常用来指称人的量词主要有四个:个、名、口、位.上古汉语量词不发达,但也有少量类似称人量词的用例,如"介":《左传·襄公八年》:"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也有"一介武夫"等说法.还有"人"有时也有类似量词的用法.王力(1980:236)指出:"关于人的天然单位就用'人'为单位词."他举的例子是殷墟卜辞的"羌十人"和"羌十人又五".  相似文献   

13.
罗禹 《考试周刊》2008,(21):184-185
"勿以恶小而为之"是粤教版<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法不可违"第一课的教学内容.此前学习的"法律护我"主要阐述法律的特征和对未成年人的"四个保护".针对性很强,为过渡到本课的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课教学主要阐述法律不仅有保护的功能,同时还有制裁的功能;而继本课之后的"法律'雷池'不可越"、"对不良诱惑说'不"'等内容,与本课的联系十分密切,学好这一课将为后面一系列法律常识的教学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4.
距成都100余公里的蒙顶山上,有一口千年古井,只要揭开井盖就会下雨,盖上井盖雨就会停。古井被三层石柱包围,旁边石壁上有风格各异的石刻。与普通水井相比,此井上多了一块雕龙的石盖。当地人说,井盖的历史已相当久远,原因是此井神奇无比,一旦揭开井盖,就会招来大雨!《名山县志》记载,此井叫古蒙泉,又名甘露井。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分析《古井》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要初步培养学生"从内容中体会思想"的能力。课文细致地描写了"我"老家的一口古老的水井,饮水思源,赞美了古井给人们带来欢乐,陶冶了人们的情操。  相似文献   

16.
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年评出的"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有4名私营企业负责人,这是私营企业主首次获得这个奖项.为此,盛大林先生在4月22日的<中国青年报>上的"青年话题"版著文认为"这个突破为‘劳动者'正了名",他的理由是:"‘劳动者'就是以劳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是否为‘劳动者',本来与劳动岗位和单位的性质没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文学是对历史的重写,而"井"是中国前现代文化最重要的符码。因此,新时期文坛涌现出很多口"井"。陆文夫的《井》、郑义的《老井》、铁凝的《秀色》和苏童的《妻妾成群》是新时期文学中四口关于女人的"井",它们各自体现了作家对传统、女性和人生的文化阐释。  相似文献   

18.
我听了这样一堂语文课.课堂上,一名学生在回答教师的提问时说了一句"晓不得",教师便对"晓不得"这个语词作了分析,说:"怎么是'晓不得'呢?应该是'不晓得'.'晓得'是一个动词,'不,是一个副词,这副词应当放在'晓得'的前面,不应当插在它的中间.明白了吗?"教师的分析很对,我也点头表示同意.可教师的话音刚落,便有学生站了起来,问:"那'恨不得,中间的'不'字是不是也要提到前面去呢?"教师愣了一下,还未开口作答,类似的问题便此起彼伏:"还有'了不得'"还有'巴不得'","还有'动不得'","还有'怪不得'"……课堂上顿时变得热闹起来.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农村小学校长,从我做校长的实践看,要想当好一名校长,我认为应该着力去念通"'求'、'勤'、'修'、'悟'、'干'、'听'、'说'、'学'、'写'、'算'"十字经. "求",说的是办学思想有所追求.  相似文献   

20.
古井的启示     
小语八册《古井》一课结尾有这样一句话:“我常常想起故乡的那口古井,它时时在启迪着我怎样生活,怎样做人……”这是一口什么样的井?作者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古井位于村子的东头。那古老的井台、清亮的井水、络绎不绝的取水人、盛满井水的桶儿、筲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