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是古代童蒙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家庭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精神遗产。通过介绍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的形成背景,教育的基本主张和教育原则,力求全面了解朱熹的家庭教育思想,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提供契机,为我国当前家庭教育理念的重新建构、研究方法的改进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童蒙养正"语出《周易》,《易经·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指出教育的最高目标——养正教育。教育要慎始,小学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人口素质形成的奠基工程。衡水市某小学秉承"童蒙养正"的教育理念,打造"和"文化环境,为学生健康发展奠基。  相似文献   

3.
朱熹将教育划分为两个阶段,八岁至十五岁为小学,十五岁以上为大学;小学阶段教"事",大学阶段教"理"。这样划分,既是师法前人,也是认识到了儿童与成人有"记性"与"悟性"的差异。朱熹的学规与教材受到他对教育两阶段划分的影响,《童蒙须知》和《小学》也是朱熹教育理论体系下不可或缺的内容。朱熹对教育两阶段的划分有抗衡宋代科举导致教育功利化的意图,但这种理论具有明显的理想性,在现实中难以得到实现。  相似文献   

4.
朱熹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对先秦以来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作了系统的总结和改造,建立了完整的"理学"教育理论体系,其理学教育的中心就是道德教育。本文对朱熹"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两个阶段进行了分析,并阐释了朱熹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凤芹 《考试周刊》2013,(93):36-37
<正>党的教育方针开宗明义地提出教育应"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小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因此小学教育更应该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童蒙养正"教育思想经古代教育家的实践,留下了许多值得借鉴的文献,如明代朱熹的《童蒙须知》、清代李毓秀的《弟  相似文献   

6.
杜威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合作教育内容。其中",从做中学"强调人才培养要劳教结合",学校即社会"主张教育要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杜威的合作教育思想对我国目前的产学合作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苏辙对苏轼贬谪期间整理和完成了的《东坡易传》贡献较多,其中《东坡易传》里面的蒙卦是苏辙所解。蒙卦蕴含了苏辙丰富的童蒙教育思想,强调道德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理念重要性。苏辙坚持启蒙的根本在于"养其正心",认为固护"中正"是教育的首在,也是人格的塑造和完善的重要方式。苏辙的童蒙教育思想可以成为当代进行中小学道德启蒙教育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蒙学,即启蒙之学,是中国古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童蒙须知》是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为儿童编写的一篇启蒙读物,不仅是宋代重要的蒙学文献之一,也是后世蒙学教材编撰时仿效的范本。其言易晓,其事易从,尤切于日用,涵盖衣服冠履、语言步趋、洒扫涓洁、读书写文字、杂细事宜五个部分。通过详尽规范儿童日常起居、言行礼节等内容,充分彰显朱熹的蒙学教育思想及其对后世产生深远持久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唐代童蒙教育也被称为"蒙养教育",是从先秦时期继承与发展而来的教育模式,《周易·蒙卦》中"蒙以养正,圣之功也",为最早记载有关童蒙教育的内容。随着唐朝科举制度等的兴盛,以家训、家学为主的童蒙教育,逐渐成为家学或私学对子女、奴仆教育的主要方式。忠信、孝慈、友悌、笃行等儒家教育观念,不仅深刻影响着有唐一代的人才培养、进士及第,也为后世及当代儿童教育的实施提供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三字经》是中国古代蒙学教材的代表性著作。它围绕朱熹提出的"培根"思想,从内容、方法和语言三个方面的组织构思,突出"培根"思想的历史价值。内容上强调封建道德人伦、历史文化和识物识数教育;方法上重视案例和隐喻等具体直观的手段;语言上重视语音和语句,使其富有韵律和美感。这些尝试都大大提升蒙童的学习兴趣,为蒙童做好社会人奠定坚实的基础。《三字经》的"培根"思想积淀了中国古代蒙童教育思想的菁华,对改善当今急功近利的教育实际,有其很好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儒家哲学的理性精神主要就体现在"尊德性"方面,而朱熹的"道问学"或"即物穷理"无疑包含着认知理性;朱熹的怀疑主义也是出自一种不迷信经典、不盲从权威的理性精神;在朱熹的民本主义思想层面上,人本主义与国家主义达到了有效的统一。朱熹哲学中的这种知识理性、科学怀疑精神、人本思想,是学校教育中最有价值的内容,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各类学校教育中最需要继承和发展的文化传统。朱熹所阐发的"做学问"与"做人"相统一的道理是教书育人的永恒话题,其国家理念和民本主义思想也是目前进行爱国、爱民教育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2.
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中国梦"的宣传教育。为了确保该项活动深入持久的开展下去,高校要充分认识开展"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抓住"三个结合""、两个体现"和"一个主渠道",创新活动载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国学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童蒙读物是其入门之基础。"国学热"的出现使得童蒙读物在教育中呈现出"热捧"的趋势,关于童蒙读物的研究也纷纷出现。通过梳理,笔者发现既有研究对童蒙读物的关注主要体现在其概念、特点、内容、价值等方面,在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希望据此能提出一些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孔子及儒家思想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其影响深远。"仁"是孔子思想最核心的内容,是他许多主张的出发点。孔子有关"仁"的思想内容是极其丰富的,他的政治观强调"为政以德",对人民宽惠,缓和阶级矛盾以达到治国安邦的目的;他倡导要提升道德修养来体现"仁",并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仁";孔子还在自己的一生中不懈地探索具体的"仁"的意义及如何践行"仁"。我们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这一思想,孔子提倡的"仁"虽然有其历史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能够做到目中有"人",倡导为人以仁,确实是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5.
王拱璧通过组织政治团体"素社",推行减租减息,建立青年自治会与保卫团,提出了建设新村、改造旧村的"新村"教育思想,并进行了以"青年公学"为核心内容的依据国情村况探索办学方式、筹集教育经费、创新社会教育、推行移风易俗和开展进步活动等方面的乡村教育的本土化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乡村教育的最早探索之路,成为20世纪中国近代乡村教育思潮中浓墨重彩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中国哲学自孔孟以来就以为世事人生服务为立足点,可是自北宋以来新儒学的产生,却出现了十分复杂的局面,这种新儒学,我们称之为"理学"。所谓"理学",就是援佛、援道入儒,使传统儒学融入了一些佛、道的思想成份。许衡理学思想博大而精深,且亲躬教学实践,能够深入浅出。他的理学思想有导引北方思想潮流、指导社会实践、普及道德修养的作用。许衡的理学思想相比朱熹的"虚",更多带有实学倾向、内外交汇。  相似文献   

17.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和重要阵地,是思想政治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8.
“微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时代"的到来对传统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渠道都提出了新的挑战,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重视"微时代"发展的新趋势。通过变革观念,改进工作方法,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微内容",打造校园"微文化",有效地应对"微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9.
张静 《滁州学院学报》2007,9(2):102-103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儿童的蒙养教育,即“蒙学”。南宋理学家朱熹对蒙学的阐述对宋元时期蒙学的成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也为明清时期蒙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朱熹有关蒙养教育内容、方法对中国当今社会的未成年人教育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家训"是传承儒家思想文化的载体,是休闲教育的一种基础。"女训"是"家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涉及德、言、容、功等方面。"女红"是"女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女红",能让女性修心怡性,增长智识,陶冶情操,丰富休闲生活。不论"女红"女训"还是"家训",都对调整社会结构,整齐民俗家风,节制财物之用,理顺社会关系与人间秩序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