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针对同一个问题我们经常会听到孩子们各种不同的回答。孩子们的丰富多彩的回答在让我们惊讶的同时,也引发了我们的进一步思考。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告诉我们:儿童的知识是在同化和顺应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协商建构起来的。如果儿童的知识是建构的结果,那么这种建构的过程是怎样的?在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儿童对知识的建构过程中,同伴贡献了什么,教师贡献了什么,教育贡献了什么,环境又贡献了什么?一句话,儿童的知识建构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必须根据学生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促进其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从而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1.认知建构模式的教学设计。认知建构模式的指导思想是,教学应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出发,促进学生自主地建构更为完善的认知结构,其基本的程序分五步:(1)复习阶段通过复习旧知,帮助学…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体系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运用原有的知识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因此,要促进学生有效地自主学习,必须根据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教学,促进其认知结构的转换与建构,从而达到完善认知结构、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唤醒经验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含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前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时就是利用这些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5.
唤醒经验     
倪华东 《科学课》2009,(7):54-56
学生的学习过程既包含对新信息的意义的建构,又包含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之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他们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积累,这就是学生在学习前原有的认知结构,学生在学习时就是利用这些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  相似文献   

6.
郭荣球 《天中学刊》2004,19(2):78-79
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的过程,亦即认知结构的建构、转换、发展和重建的过程.在中学生物教学中,以认知建构教学模式设计、实施教学程序,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  相似文献   

7.
作为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支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constructivism),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人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a)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odation)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构个人意义,并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  相似文献   

8.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模式提出的新要求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人们通过自身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外部环境主动选择的信息相互作用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强调知识的获取不是通过他人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人际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据此观点,我们可以推演出:第一,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传递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过程起到的仅是协作和促进作用,帮助其追加新知识于开放的知识链,并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第二,“情境”是学生意义建构中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建构主义理论是在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并经过其他学者补充发展的当代认知学习理论。该理论较好地揭示了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强调学习者在认知过程中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创设与知识有关的情境、提示新旧知识的联系、组织有利于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协作交流,实际上提倡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原有认知结构的基础上同化顺应和建构当前所学的新知识,教师不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知识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0.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提高教学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构主义学生观认为学习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是学生从问题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并通过对自己建构的反思,稳固原有的建构.深化对知识的理解,更好地内化为良好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认为:只有当新的知识被学生纳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成为已理解的和有意义的知识,才能算是获得了真正的数学知识.这意味着学习就是学生自主建构自己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积极自觉的认知活动,  相似文献   

11.
作为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支的建构主义教育理论(constructivism),强调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过程,人的认知结构即图式(schema)是通过同化(assimilation)与顺应(accomodation)两个基本过程逐步建构个人意义,并建构起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以转换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知识建构是实现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亦是各参与主体冲突协商、相互博弈的过程,而认知偏差作为学习者固有的认知心理现象,易对知识建构协同策略的选择产生影响.为深入揭示深度学习知识建构过程中学习者认知内在机制,基于演化博弈理论,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认知偏差、团队冲突与知识建构的关系迸行分析.研究表明,证实性偏差、自我维护偏差和敌对归因偏差显著正向直接影响知识建构,任务冲突在认知偏差和知识建构之间起中介作用,而关系冲突与知识生成的关系不显著.据此基于脑科学对认知偏差的阐释,从社会连接、心理契约、心智解读、自我意识与控制、情绪等五个维度提出了知识建构有效发生策略,拓展了深层次知识建构的研究范畴,助力深度学习的有效发生与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学习过程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地建构知识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必须有利于构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4.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强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学生运用原有认知结构同化新知识  相似文献   

15.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材料不断交互作用,获得知识主动建构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时首先对学习材料进行识别,根据学习材料的属性进行相应方式的建构,如果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具有相同的类属,则采用同化的方式建构,以丰富原有的认知结构;如果学习材料与原有认知结构具有不同的类属,则采用顺应的方式建构,重建新的认知  相似文献   

16.
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张旭一、在正确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的过程中,促进学会学习数学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学生通过对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学习,把知识转化为认知结构,获得对知识的系统的认知,并在这个认识过程中学会学习。电教媒体能对认知结构的建构和学会学习...  相似文献   

17.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学习是已有认知结构重新建构的一个过程,当新的知识进入大脑时,如果能够将原有认知结构纳入新的认知结构,就会产生正迁移;如果新旧知识发生冲突,认知结构的功能出现偏差,就会产生负迁移(一种学习干扰、抑制另一种学习)。负迁移是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这种建构不是外界刺激的直接反应,而是通过已有的认知结构(包括原有知识经验和认知策略)对新信息进行主动加工而建构成的。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创设学习情境,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交流,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不应被看成对教师所授知识的被动接受.数学学习的本质就是将外在的知识体系内化为学生个人的认知结构,因此,建构是主动性的.在数学活动中,教师应抓住知识的最近发现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形成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  相似文献   

20.
建构主义理论指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主要指学生在科学课中自己探索问题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在"知识建构理论"的指导下,关注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及问题解决,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是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