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学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确证与表征。在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学力需要彰显数学学科价值,包括数学的认知价值、应用价值、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只有将学生的学力发掘、激励、开发出来,数学教学才能朝向学生生命成长的幸福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
学生学力发展的过程也是认识学科价值的过程,教学设计的优化是发展学生学力的重要途径。数学教学设计,应当关注数学的学科价值,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以问题解决为驱动,让学生在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中内化思想方法,促进学生学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赋予学校教育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是一个需要深刻反思的现实问题,问题的核心在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力。本文从作为综合性学习目标构成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成果的学生学力、作为综合性学习实施前提的学生学力三个层面对于日本综合性学习背景下的学生学力问题进行了分析,以期深化人们对于综合性学习与学生学力之间关系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学力的关键是学习能力,学科思维的核心是其特有的思维方式。把握了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便抓住了提升学生学力的金钥匙,而学科思维的培育与发展离不开对该学科对象的明确、思想与方法的掌握、学科特征的体认、学科追求的体悟等。因此,学科教学应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思维,使学生形成该学科所特有的思维方式,进而发展其学力,提高其学习能力与知识水平。  相似文献   

5.
透视日本课程改革带来学力下降的论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日本教育界、各大媒体甚至整个社会一直在关注着一个热点问题,即日本学生的基础学力下降的问题。随着2002年4月日本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正式实施,有关这方面的话题更加升温。一部分学者和媒体把学生学力下降的原因归结为近年来文部科学省进行的课程改革。因为课程改革增加了综合学习时间,再加上与新课程同时开始实施的学校周5日制教学,使学生在校的学科学习时间实际减少了近30%。课程改革还适当降低了一些学术性学科的难度,提倡宽松教育,等等。这些举措成为今天导致学生学力下降的直接矛头指向。究竟日本学生的基础学力是否真的…  相似文献   

6.
化学是一门基础自然学科,以实验为基础,同时化学实验最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最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从实验现象中认知事物,并通过亲自操作来培养动手能力,使得思维得到展,综合素质得到提高。作为中学教师,应考虑以改革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为抓手,在注重培养学生基础性学力的同时,重视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石森 《上海教育》2003,(12A):51-51
现在实施的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终于走近了学生,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基础性学力,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和创造性的学力,走教育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学力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掘数学学科价值和发展学生学力融合的纽带。适切的内容,适切的方式,适切的引拨……引领学生的思维拔节,从而让学生感悟数学学科价值,发展综合学力,实现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9.
何谓“学力”?关于学力的概念是同教育的本质观、学校观、儿童观、价值观等等复杂地交织在一道的。难以一义地界定。所以,把“学力”一般地定义为“人通过学习所获得的能力”或“作为学生的学业成绩所表现出来的个体及团体的能力”是不充分、不准确的。 日本教育学者小林洋文仿效胜田守一的口吻断言说:“学力这个辞是日本语特有的,学力这个概念也是日本语特有的。”这是错误的。在中国,作为“学问之力量”、“学问之效力”的“学力”这一词汇自古以来就有了。问题在于,作为社会通念的“学力”含混多歧。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所要培养的“学力”可以说是国民共同必须的“学力”。这种“学力”也可谓之“基础学力”。不过在这种场合,种种观点是混杂在一道的;有的视基础学力为读写算基础技能的学力;有的视之为贯穿所有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甚至仅视为应试能力。在当今我国学历竞争、学力竞争愈益激化、国民各阶层渴望“学力”的形势下,科学地认识“学力”与“基础学力”就显得愈益必要了。本文试图回顾日本的学力说、尤其是战后以来学力论争的演化,进而为探讨今后基础学力的应有模式提供思想资料。这对于科学地确立我国的“学力”概念将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0.
学力是基于学校教育之上,又是存在于学校教育之外的一种学习力、生存力与发展力,它是内化在主体素质与实践之中的无形的“力”.学力内容从单一强调知识为主的学业成绩到以生存、发展、创造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学力形态从基础学力到发展学力呈现多样化取向;学力主体从学生到教师逐步扩展;学力形成原因由学科教学转向学校生活.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科的核心价值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思维能力是学力的核心成分。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发掘数学学科价值和发展学生学力融合的纽带。选择挑战性的学习材料、设计参考性的教学问题和组织主体性的探究活动,引领学生的思维拔节,可以让学生感悟数学学科价值,发展综合学力,实现生命成长。  相似文献   

12.
黄川龙 《亚太教育》2022,(4):153-155
培养良好的隐性学力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对学生高阶思维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师应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注重开发培养学生的隐性学力,有效激活学生的隐性学力,不断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以高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首先明晰了隐性学力与显性学力的区别与联系,其次分析了...  相似文献   

13.
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的转化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众教育时代,职业教育面对生源素质的变化,应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策略促进低成就生源学生的发展。这些教学策略包括科学评估基础学力,不断创造“最近发展区”,实现学科知识结构与学生主体认知结构的科学对接,积极开发和利用非智力因素等。  相似文献   

14.
<正>基础学力,是围绕着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具备的学习能力,即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钟启泉教授在其《深度学习》一书中提出,学生“应对未知情境的基础学力——‘思考力·判断力·表达力’,是深度学习的中心目标”[1]。在基础学力的培养过程中,学生掌握学科的核心知识,把握学科的本质及思想方法,形成积极的内在学习动机、高级的社会情感、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具有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全面发展的人,回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型社会环境下,小学生的学力发展以及人格成长是基础教育的两个重要任务,也就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学生的意识培养以及能力强化,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学力发展的实现,要注重通道的拓宽,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吸收内化数学知识。文章主要从展现学科魅力、优化外部环境以及搭建系统平台等方面入手,论述如何拓宽小学生数学学力发展通道。  相似文献   

16.
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新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启示我们,只有完成物理学科向物理科学的转换,才能实现学生以"发展性"和"创造性"为特征的现代学力的养成;只有完成物理科学向学生经验的转换,才能使知识中个人和人性的成分得以体现。  相似文献   

17.
当前,在基础教育深化改革下,创新的课堂形态在给我们带来耳目一新的课堂情境的同时,也带来了学习效率的空前提升、学生能力的空前发展。近年来,我立足把握化学学科的教学本质,有效借鉴美国"翻转课堂"理念,开展以"三动"(驱动、互动、自动)带动学生"三力"(基础学力、思维能力、心理动力)发展的创新教学实践,不仅直接提高了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也使自己的教学观念、学生的学习品质有了明显的优化。  相似文献   

18.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观照不同群体学生的学力基础,还要从学生学习认知构建规律中找到教学设计依据,为学生提供良好学习情境,引发学生展开自觉概念更新转化,促使学生从固有认知中实现思维突破,以形成崭新学习认知体系,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全面塑造。  相似文献   

19.
倾听是一种重要的学力,是学生其他学力得以发展的基础。结合教学实际探讨如何在一年级培养学生的倾听学力。  相似文献   

20.
现在实施的上海市第二期课程教材改革终于走近了学生,在遵循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立足于学生基础性学力,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和创造性的学力,走教育创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