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旅游客观真实性和旅游动机等相关理论,在对国内七大类著名代表性景区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得出我国旅游者的旅游客观真实性结构情况以及旅游客观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研究结论。研究发现,七类不同类型景区的旅游者对客观旅游真实性的认可方面,文化类景区和自然类景区高于海滩度假景区,说明在自然景区和大多文化景区,多数旅游者对旅游客体的关注较高,对旅游客体的客观真实性很在意,而度假型景区的旅游者更多关注旅游者自身的身体放松和主观体验。另外,客观真实性与旅游动机的相关性表现为客观真实性旅游者更注重知识功能动机,对自尊动机、最小化惩罚动机、奖励最大化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则反应平淡。  相似文献   

2.
旅游者体验价值的实现是乡村旅游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但现有研究多从供给角度探讨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等问题,对旅游者体验价值创造认识不够。旅游者体验价值创造应由旅游企业单独生产的商品主导逻辑转向以旅游者主导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顾客主导逻辑。本文从价值共创的动机、行为方式以及价值共创结果三方面论述了旅游者主导乡村旅游体验共创的发展机理,并从转变乡村旅游供给者角色、提升旅游者价值共创能力、搭建体验价值共创平台以及夯实乡村旅游供给基础四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3.
旅游动机是旅游行为的起点,影响旅游目的地的选择、旅游形象、旅游满意度等。在确定台州市露营旅游者的19个旅游动机项目后,采用开放式和封闭式相结合的问卷调查方式、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台州市露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台州市露营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包括娱乐放松型、亲情友情型、探索求知型、从众尊重型和兴趣偏好型五大类,其中娱乐放松型、亲情友情型是台州市露营旅游者最主要的旅游动机。  相似文献   

4.
在蓬勃发展的旅游业中,青年旅游者和中年旅游者已经成为支柱力量。这两个年龄阶段的旅游者因为心理、生理和社会阅历等方面的差异,会产生不同的旅游动机,了解因年龄不同而产生的旅游动机差异,有助于丰富旅游动机研究理论。本研究运用因子分析法对旅游动机进行分析,提取出五个动机因子:好奇、体验因子,情感交流因子,跟随因子,接触自然因子和摆脱凡俗因子。运用T检定法,将两组人群的旅游动机进行比较,说明青年旅游者和中年旅游者在旅游动机方面存在差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为旅游企业的营销战略提出针对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世界文化遗产地——黄山、西递、宏村国际旅游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拥有35个世界遗产,但面向世界的文化遗产旅游发展明显失衡,主要原因之一是世界遗产地对外国旅游者缺乏研究,旅游开发与市场营销就难免效率不高。对外国旅游者基本特征、信息传播渠道,以及他们的旅游动机、在目的地参与的活动体验、对文化遗产景点与活动的评价等方面的调查。意在加深对外国旅游者心理需求与行为特征的认识.提高入境市场开拓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旅游者购物研究已经成为旅游研究领域内的一个重要内容。文章对国内外旅游者购物研究进行梳理,从旅游者购物行为与决策、旅游者购物动机、旅游者购物体验与满意度、旅游者购物影响因素与旅游者购物市场细分几个方面进行归纳和综述。研究表明,以旅游者购物为研究内容的旅游研究具有实证性与多学科参与的特点。最后,基于国内外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内江及川南地区为实例,从人类行为生态、旅游者空间行为特征出发,论述了旅游者空间行为与旅游开发、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宾馆选址的关系,提出了旅游线路设计原则及其主体思想,阐明了旅游者空间行为研究对于旅游线路、宾馆选址乃至于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制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彝族“阿细祭火节”旅游中的旅游者行为调查,基于旅游凝视理论分析基础,揭示在传统少数民族节庆旅游中旅游者的凝视行为特征。在对旅游者凝视行为的分析中发现,旅游者的凝视行为普遍存在于民族旅游地和东道主之间;旅游者凝视动机的产生源于旅游者日常生活环境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社会建构的差异性,并且这些差异性的强度是影响旅游者“凝视欲”和旅游体验的重要因素和决定力量。旅游者摄影遭遇的两难困境将会对凝视对象产生一种不平等的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文献研究,了解本溪旅游促销策略现状;运用网络日志和半开放访谈的研究方法,观察、了解本溪旅游者口碑传播行为的驱动因素;运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确定本溪旅游者口碑传播行为的驱动力.根据问卷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研究结论:本溪旅游者社交网络口碑传播行为驱动因素主要是兴趣动机、保存动机.本溪旅游者专业旅游网站口碑传播行为驱动因素主要是消费者产品知识、获取奖励动机.本溪旅游者线下口碑传播行为驱动因素主要是产品喜爱动机.最后本文提出了三点营销策略建议:做好本溪旅游整体产品,建设本溪旅游专业社交平台,运用激励手段促进口碑传播.  相似文献   

10.
旅游动机研究是旅游系统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层次分析法,将旅游者旅游动机形成因素分为两大准则层因子和若干子层因子,通过层次分析软件(yaahp0.4.1)得出各因子权重并予以评价;根据旅游动机强弱和旅游地吸引力大小将旅游者分为现实旅游者、机会旅游者和潜在旅游者,将旅游地分为理想旅游地、机会旅游地和潜在旅游地。这对于深入研究旅游行为、旅游景区针对性建设和旅游市场营销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大运河文化的内涵、功能与价值,分析了南通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并针对南通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面临的问题,借鉴苏南经验,提出南通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路径:开发大运河景观长廊,建设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挖掘大运河历史故事,发展大运河文化旅游;坚定文化自信,打响大运河文化品牌。  相似文献   

12.
文化旅游是扬州旅游最主要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扬州的文化旅游资源很丰富,运用文献研究法、实地调研法等方法展开研究,总结了扬州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指出了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四项切实可行的对策:提升改造历史文化街区,加大对双东历史街区的文化开发力度;增加夜间文化项目,推出大型文化实景演出——《扬州运河印象》;采用影视营销、事件营销、音乐营销等创新营销手段;提出新的旅游形象口号"运河之都,名人荟萃,盐商故里,休闲宜居——新城扬州"。  相似文献   

13.
昆明市自行车旅游爱好者行为特征及其环境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车旅游是国内近年来趋于流行的一种户外旅游体验形式。研究自行车旅游爱好者对骑行环境的感知与偏好对发展自行车旅游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对国内外自行车旅游研究现状整理的基础上,采用问卷对昆明市自行车旅游爱好者进行调查,分析自行车旅游爱好者的基本特征、骑行感知、骑行体验及骑行环境偏好。结果表明,自行车旅游爱好者男性为79%,而女性只有21%;高校大学生和公司职员是自行车旅游市场的中坚;53%的骑行活动由学生社团和地方俱乐部组织;59%的自行车旅游爱好者认为骑行活动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骑行环境的空气质量”是自行车旅游爱好者最为关注的选项。认为:应尽快制定自行车旅游推广计划,设计自行车旅游线路,以此推动自行车旅游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旅游业的开发中,古村落的土文化在与外来文化的互动必然会进行文化的重构,并将其作为文化旅游产品"真实"地搬上舞台向游客展示。以桂林市兴安县秦家大院为例,在旅游语境下古村落的文化重构是历史记忆的反映,是村民的文化自觉,是乡土社会的文化适应,并为旅游者提供一种"舞台真实"。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积极地看待旅游文化包括"地方"对自身历史解读的真实性问题。  相似文献   

15.
京杭运河的流淌曾给山东带来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资源。如今随着运河申遗的提出,运河的旅游功能日渐重视.文章对京杭运河山东段的旅游资源进行了分析.并依据资源特点提出了旅游产品体系的初步构建.  相似文献   

16.
京杭大运河的贯通,使-临清迅速成为各地商贸滋聚之地。在规模、人口和经济繁荣程度上,临清都是全国性的一流大城市。鳌头矾是临清的一个特殊生长点,是临清最具代表性的地点,同时也是临清人文景观的亮点。它集中展示了临清城市的生命历程,也展示了这个城市的精神本质和作为大都会的文化生命意义。运河强烈地改变着临清人的价值观念、生产价值模式、消费观念,以及日常生活及其审美观念。运河提升了临清的精神结构,使临清深受江南既重利又重文的城市精神的浸染,绝不类于一般北方城市。  相似文献   

17.
古村落作为我国最大的文化遗产,备受现代游客的青睐。在现代化进程中,古村落的真实性及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影响着传统文化的本质内涵,也影响着游客的精神体验。本文在探讨古村落文化真实性与商业化的基础上,结合廿八都旅游开发所遇到的瓶颈,进而反思在现代旅游中古村落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真实性、商业化及游客精神体验之间微妙的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代的城邑往往首先出现在交通要道上,或港口、河口、山口或军事要冲。镇江是长江的重要港口,属东南锁钥之地,且城中有山,山中有城,本身就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京杭大运河的开凿贯通更为它提供了一个发展的契机。交通的便捷使处于运河和长江交汇处的镇江迅速发展成为一座著名的历史文化古城。可以说,古运河承载了镇江从古到今的财富与文明,记载了镇江的历史变迁,孕育了镇江的城市文化。  相似文献   

19.
扬州是古运河的发端之地,是运河沿线最重要的节点城市。扬州段古运河是最古老、原有风貌保存最完好、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最丰富的一段。扬州是大运河联合申遗牵头城市,是拥有遗产点最多的城市之一。研究着重于扬州应如何充分利用好运河文化资源发展运河旅游,提升城市知名度,从而打造世界名城。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入手,以龙山里耶为研究重点,首先,对国内外古镇旅游开发研究现状、相关理论作了概述;其次,对湘西古镇的演变、地域空间特征以及旅游文化资源进行评价。再以,湘西古镇旅游客源市场的结构特征、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偏好分析与资源评价进行调研,对于湘西古镇的客源市场以及游客偏好进行一个大致的分析,为湘西古镇旅游开发研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