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意义]以信息采纳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构建研究模型,对移动UGC社区用户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考察UGC信息采纳在遵循当前的信息采纳意愿理论方面是否存在特异性。[研究设计/方法]采用网络问卷对移动UGC社区用户进行调查,利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用户健康信息采纳行为意愿的影响因素,对各因素及其影响路径进行分析。[结论/发现]在移动UGC社区中,健康信息采纳的一般过程受到用户行为态度的影响;用户的声誉赋予行为直接影响后续用户的健康信息采纳意愿;感知知识共识能为移动UGC社区用户对健康信息的价值判断提供帮助。[创新/价值]丰富了当前有关移动UGC社区和健康信息采纳影响因素的研究,证实了行为态度的调节作用,进一步探析了声誉特征和感知知识共识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的限制条件。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 结合目前人口老龄化日渐严重的社会背景,探究我国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的行为机理,丰富当前老年用户信息搜寻行为理论研究成果,引导老年用户有效搜寻健康信息,优化健康信息服务部门工作。[方法/过程] 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法收集24位老年用户的在线健康信息搜寻经历,运用扎根理论提炼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内外5个影响因素,构建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结果/结论] 最终得到网络环境因素、个体特征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移动终端客观因素和个体认知因素是影响老年用户在线健康信息搜寻行为的关键因素,深入阐释各因素与搜寻行为间的作用机理。并根据理论模型,对政府、医疗机构、APP类软件等健康信息提供方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意义] 移动商务快速发展,O2O模式的移动商务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关注,研究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对于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及推进O2O模式移动APP的应用起到重要作用。[方法/过程] 以技术采纳和使用整合理论及感知信息质量理论为基础,构建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收集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探究所构建模型的适用性及各影响因素的影响方向及程度。[结果/结论] 餐饮外卖移动APP信息采纳意向受到绩效期望、社会影响、感知信息质量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采纳意向未达到显著性影响;采纳意向和促进因素正向影响采纳行为。  相似文献   

4.
众多学者都对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但不同的个体研究得出的研究结论在程度和方向上存在明显的差异。鉴于此,本研究采用文献定量分析的元分析方法对国内外20篇相关实证研究文献共8508个独立样本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风险、信任、个人创新、社会影响和云计算自身特性,其中感知有用性在所有因素中对采纳行为的影响强度最大,而感知风险则对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具有显著的阻碍作用,同时本文对影响采纳行为的各个因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元分析得出了对云计算用户采纳行为影响因素的一般性结论,为日后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实践基础,并为个人、企业、政府等机构的云计算采纳给予了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探测从众健康信息转发行为的影响因素对引导用户理性信息行为和促进健康信息传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新浪微博平台为例,对访谈资料进行了三级编码分析。通过开放编码,提炼出73个初始概念和24个基本范畴。通过主轴编码,提炼出8个主范畴。通过选择编码,将从众健康信息转发行为确定为核心范畴,构建了从众健康信息转发行为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研究发现,社会影响、个人偏好、健康信息素养和感知价值对从众健康信息转发行为具有直接影响,平台质量、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通过感知价值的中介作用对从众健康信息转发行为产生间接影响。最后,从信息发布平台、信息发布者和从众信息转发者层面讨论了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通过对SNS用户采纳的现有研究成果予以系统分析,发现被用于SNS用户采纳研究的主要理论有技术接受模型、计划行为理论、使用与满足理论、社会影响理论等;影响用户采纳SNS的因素可分为用户自身因素和环境因素两大类,其中,用户自身因素主要包括动机、认知、情感(态度)和人格等因素;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社会规范、社会认同和信任等因素.  相似文献   

7.
信息生态视角下老年用户群体微信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越来越多的老年人使用移动社交软件来丰富自己的生活,微信成为我国老年用户群体使用最多的社交软件,研究和分析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行为成为信息行为分析的新问题。[方法/过程]以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四者和谐的信息生态视角,在UTAUT模型的基础上建立老年用户群体的微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模型,以结构方程作为研究方法对数据结果展开实证分析。[结果/结论]数据结果显示信息、信息人、信息环境、信息技术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信息人因素对老年微信用户使用意愿影响最大,其次是信息环境和信息技术,影响最小的是信息因素。本研究对了解老年人信息行为特征,制定中国老龄化社会发展中针对老年人的相关社会引导政策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探究互联网情境下用户人格特质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影响,为规制互联网行业发展及引导互联网用户信息采纳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信息采纳模型、人格特质理论,探究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的调节效应。采用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使用ologit回归模型对理论假设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结论]研究发现,信息采纳模型在互联网情境下更为重要,互联网信息质量与来源可信度决定互联网用户信息有用性的感知水平,进而影响信息采纳行为;用户人格特质变量对互联网信息采纳行为存在显著的间接影响力,且这种影响力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移动阅读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消费的发展为图书馆移动阅读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研究图书馆移动阅读服务的用户接纳行为影响因素对推动图书馆移动服务功能建设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基于TAM和ISSM,构建图书馆移动阅读影响因素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法,针对典型用户群体发放问卷,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信息有用性、内部环境质量、外部环境质量均对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产生正向影响,信息时效性对用户采纳态度不产生影响;用户移动服务阅读使用态度对移动服务阅读采纳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分析结果可为我国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了解移动阅读中的用户行为特征,采取相应的转型升级策略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健康中国行动”背景下,在线健康社区是促进健康信息和知识生成及传播的重要阵地。文章从用户角度出发,考虑信息规避,研究在线健康社区患者用户行为策略的交互影响,为在线健康社区持续发展与建设优化提供参考。文章通过构建患者用户参与在线健康社区问答的博弈演化模型,分析患者策略效益以及策略演化过程,并利用仿真模型探究参与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接受程度、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收益、参与问答信息风险成本等因素的作用。研究表明:在影响因素参数不同的情况下,系统稳定均衡结果存在差异。健康信息和知识接受程度、问答中健康信息和知识收益与患者用户参与问答概率正相关,参与问答信息风险成本与患者用户参与问答概率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在线健康社区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意义] 目前老年用户在使用健康信息的过程中得不到满足,且有关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研究尚有待加强。探索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内容和模型并寻求相关解决途径,可丰富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的理论研究成果,并在实践中指导老龄化社会智慧养老以及在线医疗平台服务等议题。[方法/过程] 本研究依托在线健康社区,利用先定性后定量的混合型方法开展探索性研究,首先通过访谈老年用户获取了37个健康信息需求的自由节点,继而通过问卷调研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提取了使用操作、信息搜寻、隐私与安全、诊疗行为、交互与反馈、自我实现6大类健康信息需求的树节点并进一步归纳为物理、认知和情感3类主范畴。[结果/结论] 最终构建了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模型,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解释老年用户健康信息需求模型的内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新冠肺炎期间,虚假健康信息泛滥演变成一场信息危机,而中老年人是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主要受害者,研究其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应对行为,有助于精准健康信息服务的开展。[方法/过程]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28位中老年应对疫情虚假健康信息的相关行为,结合PADM理论、启发式-系统式模型和应对行为理论,依据指引式路径分析方法,探究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人虚假健康信息应对行为形成的内在机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中老年对虚假健康信息的关注、理解受到信息类型、损失程度、信息源、信息渠道、响应的直接影响,并受到当地疫情程度的调节;基于疫情虚假健康信息认知形成危害感知、相关利益者感知和防护性行为感知,进一步通过启发式或系统式信息处理路径制定行为决策,选择采取问题聚焦应对行为和情绪聚焦应对行为。研究结果有助于突发公共卫生情境下针对中老年进行精准辟谣以及健康养老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为背景,针对疫情期间老年人的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过程展开研究,综合梳理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老年人身为利益相关者时做出保护行动决策的影响因素,可以为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面向老年人群体的应急信息管理体系提供参考[方法/过程]文章利用网络爬虫技术获取微信公众号平台中反映疫情期间相关预警信息的文章数据,结合关键词提取技术与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疫情预警信息,并挖掘疫情不同时期的典型老年人保护行为;同时,在保护性行动决策模型分析框架内,通过问卷调研获取老年人群体疫情期间的信息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过程的情况,进而应用老年人健康信息与健康行为理论,总结归纳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同生命周期中老年人信息感知与保护性行动决策的阶段性特征:[结果/结论]在信息感知过程中,预警信息的内容是影响老年人风险感知与保护行动决策的关键因素;疫情的不同生命周期内,老年人对风险程度的评估易产生较大波动;进行保护性行动决策时,老年人更容易因利益相关问题风险感知产生偏离,进而做出情绪化的非理性行为。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半结构化访谈法,遵循质性分析方法的步骤,借助NVivo11软件对数据进行编码和分析,归纳大学生在线健康信息采纳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构建理论模型,为网络健康信息平台面向大学生群体的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5.
This report presents a detailed review of current published research on cancer communications that provide strong positive outcome data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in cancer control. The research literature is examined in three categories based on the communications strategy used and behavior targeted: 1) strategic communications on adoption of prevention behaviors in diverse populations; and on promotion of cancer detection and screening behaviors; 2) tailored communications on promotion of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on promotion of screening and detection behaviors; and 3)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on provision of social support to individuals living with cancer. The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suggests that communication interventions can influence important health outcomes in cancer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s a central process for disseminating cancer information to key populations. For example, the review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the NCI's Cancer Information Service as an important source of communication for providing consumers with relevant cancer information. Implications are drawn from this review for demonstrating the value of the expanded research programs proposed by the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as part of their Extraordinary Opportunity in Cancer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itiative.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研究述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意义]在老龄化社会和信息化社会同时到来的时代背景下,研究老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一方面可以为开发老年服务产业提供理论依据,另一方面也为满足老年人生活需要,改善老年人生活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建议。[方法/过程]基于老年人互联网使用行为,讨论研究中涉及的互联网服务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对老年人互联网使用的价值研究和影响因素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述评。[结果/结论]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提升生活幸福感、降低孤独感、提高社区归属感以及增强认知能力有一定的作用;在使用动机和接受因素方面,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自我效能、结果预期和一些构成因素会影响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意愿与行为。未来研究可以聚焦在提供更符合老年人需求的互联网服务、根据具体互联网使用内容分析对老年人产生的价值、挖掘老年人特有的互联网使用影响因素、探讨新型互联网环境中如何促进老年人使用网络服务4个领域,形成有针对性的理论创新与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意义]针对我国居家养老应急服务存在的问题,构建智慧居家养老服务三级应急响应信息协同体系,通过高效的多主体急救信息协同提高应急救援效率。[方法/过程]使用社会调研方法,分析当前我国居家养老应急服务存在的问题,构建以老人信息为基础,以呼叫中心为信息集散枢纽,以老人家属、应急服务志愿者、医院等救护机构为三级要素的信息协同体系并论证其可行性。[结果/结论]分析主体间信息协同关系,构建体系模型,提出体系模型实施的保障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