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70年来,我国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共同必考科目”模式、“二元分科”模式、“文六理七”模式、“3+2”模式、“3+X”模式及其变式、“3+3”与“3+1+2”模式的更迭,走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科目变革道路。总体上,我国高考科目设置与时俱进地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相适应,但却始终未能引导高中走出应试主义的怪圈,难以满足高校的实际需求。未来,相关政府部门要进一步明确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定位与功能,协同推进高考科目设置与内容改革,不断完善选考科目设置与引导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考竞争与科目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竞争是选拔性考试的本质 ,高考的竞争实则是社会竞争的“浓缩”。高考科目的多寡与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无必然关联 ,减少考试科目并不能达到“减负”的目的 ,反而会带来学生更严重的偏科现象。高考科目设置应以保持 5门和一定的覆盖面为宜  相似文献   

4.
建国以来高考科目改革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中国成立以来,高考改革的步伐就始终没有停止。而在历次高考改革中,高考科目的改革一直是高考改革的“重头戏”。因此,可以说抓住了高考科目改革的脉络,就等于抓住了高考改革的精髓。本文在对建国以来历次高考科目改革进行全面的梳理的基础上,把我国高考科目改革划分为七个历史时期。一、高考科目改革的探索期(1949年——1965年)1949年,根据中共中央“维持现状、立即开学”的方针,各高等学校都实行单独招生,招生计划、招生条件、考试科目、考试办法,均由各校自行决定。所以,1949年的高校招生考试科目各校差别很大。1950年,高校招生考试逐…  相似文献   

5.
广东省作为国家确定的高考改革试验区,1999年实行了高考“3 X”科目改革试验。经过一年的试验,在2000年的高考“3 X”科目改革方案中,提出扩大“X”科目的内涵和外延,增加综合科目考试为本科高校必选考科目。为什么要进行“综合科目考试”?“综合科目考试”怎么考?高中学生怎么应对“综合科目考试”?本文就普通高考“综合科目考试”的作用与功能谈一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高中教师对高考科目设置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受其任教科目的影响。数学教师与外语教师,物化生教师与政史地教师对"统考科目设置"的态度差异显著,更多的数学与物化生等理科教师不赞同把外语作为统考科目。对"高考各科目权重"的态度,大多数教师选择所任教科目权重大的科目设置模式。对"非统考科目如何设考",仅有"主科"教师与"副科"教师维度呈现显著差异,虽然更多的"副科"教师希望分科设考以体现各科的学科地位,但是,更多的"副科"教师同时希望以综合科目的方式维持其作为高考科目的地位,而更多的"主科"教师认为在保持"主科"统考科目地位前提下可以实行"副科"选考。  相似文献   

7.
20 0 3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将在总体保持稳定的基础上继续推进“3 +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今年秋季高考 ,除辽宁、江苏外 ,全国其余省、市、区均继续采用本地区 2 0 0 2年秋季高考选用的科目设置方案。2 0 0 3年秋季高考 ,辽宁将首次在教育部部分直属高校中采用“3 +文理大综合 +1”的考试方案。据了解 ,辽宁的“3 +文理大综合 +1”中 ,“3”指语文、数学、外语 ,“文理大综合”指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政治六门学科的综合。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1”是指高等学校根据招生专业要求 ,从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  相似文献   

8.
自1952年建立统一高考制度以来,高考科目设置经历了文理分科模式的确立、"文六理七"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会考基础上高考"3+2"模式的形成与实施、"3+X"模式的探索、新课程改革基础上的高考科目多元化发展五个时期。60年间,科目设置的每一次变革都在着力解决高考的负向功能,但是均收效甚微。高考科目变革需要从基础教育导向转变为高等教育导向、从刚性二分模式转变柔性多元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是高考“3 X”改革幅度较大的一年 ,全国实行“3 X”的省、市、自治区达到 17个 ,其中大多数采用“3 X文综 /理综”形式。“3 X”高考改革的重点在内容改革 ,内容改革的核心是高考命题要“更加注重对考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 ,包含政治科目综合考试命题的指导思想是“以能力测试为主导 ,考查考生在中学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依旧实行高考“3 2”方案的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政治单科命题也要渗透“3 X”高考在内容改革方面的要求。也就是说 ,“3 2”方案…  相似文献   

10.
1992年7月底,国家教委公布了1993年部分省市新的高考科目设置:文科考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政治;理科考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而生物、地理却未列人高考科目。按高考科目设置的原则来分析,我们认为上述方案也有其不足之处。一、它与现代教育观不符,影响大学新生的质量。现代教育观即“大教育观”,它强调合理的知识结构,通过广泛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专业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综合思维能力。普通中学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任何一门基础学科(包括生物、地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面对世界科学的发展,许  相似文献   

11.
一、夯实基础,熟练掌握学科内知识的综合运用 综观高考综合科目,主要有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大综合等模式.广东2000年的高考综合科目,是理、化、生、政、史、地六科的文理大综合.通过研究分析2000年广东等省的综合科目高考试卷,我们不难看出,综合科目主要是考了两个层面上的综合,首先是学科内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其次是跨学科之间知识的交叉、渗透、综合.  相似文献   

12.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就社会关注的高考科目设置改革问题,国家教委副主任张孝文回答了记者的有关提问。 张孝文说,长期以来,我国一直采取以统一的入学考试作为文化考核主要依据的招生制度。 高考科目设置为,文史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历史、地理、外语;理工类专业考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生物。高考科目本来是为高等学校选拔新生而设置的,但由于升大学关系到考生、家长以及地方等  相似文献   

14.
去年高考以后 ,上海市教委和上海教育考试院已明确宣布于 2 0 0 1年准备将“综合能力测试”的群体从“保送生”推向全体考生。这是一件大事 ,一件大好事 ,是响应和落实教育部关于三年内在全国范围内实行 3+x(x =1+综合 )考试科目改革方案的积极举措。它将受到社会、学校、教师和全体考生的极大关注 ,也必将对减轻学生负担、纠正编科现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起到良好导向作用 ,对二期课改也会带来深远影响。1 对当前实施综合能力测试的认识1.1 “综合性”是蓬勃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人类素质提出的必然要求随着科技发展…  相似文献   

15.
高考考试科目设置是高考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科目的优化组合对高考功能的发挥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高考考试科目衔接了中学教学与大学选拔,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基础教育具有导向功能。将外语科目不再实行全国统考是可行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系统的高考考试科目组成图,能够实现分层考试、分类录取,以供决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笔者看来“高考取消生物科目”违背了按客观规律办事的原则。首先,将减轻学生负担作为出发点是对的,但要搞清楚什么是学生负担;要分析学生负担的来源及其存在的方面;要把握  相似文献   

17.
一、现行高考外语科目内容和形式及弊端 (一)、现行高考外语科目内容和形式我国现行高考外语科目只采用笔试的方法,考试内容从96年开始主要由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单词拼写,短文改错,书面表达等六部分组成。根据“考试说明”的要求,这六个部分主要测试考生的一是语音知识,语法,词汇和习语;二是阅读能力;三是拼写能力;四是综合运用英语的准确性和综合运用有关知识的能力;五是英语书面表达能力。这六方面所占比例如下表所示:  相似文献   

18.
一年一个轮回,每年有关高考的话题总吸引着教师们的注意力。我们的思想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惊喜、怀疑抑或沉默。7月底,k12信息技术教育论坛的一个帖子引起了编者的注意。网友阿德提出了是否应将信息技术列为高考科目的话题,引起了教师们的广泛讨论。网友们的意见虽然有的有失偏颇,却真实地反映了一线教师的想法。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参照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方案的实际情况,提出高考选考科目计分方法的建议:采用基于假设总体的量表化方法对选考科目分数量尺进行调整,使各科目分数量尺依据同一个考生样组建立。这种量表化方法可以减少目前计分方法下不同科目依据各自考生群体进行科目内标准化造成的误差,从而增强不同选考科目成绩进行比较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高考科目设置改革体现了高考科目设置的统一性与选择性、引入综合素质评价、保证一定的学科覆盖面等特点,同时也存在着综合素质评价能不能保证公平、高考科目设置城市化等疑问和问题。因此,高考科目设置的改革应考虑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处理好公平与效率、共性与个性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