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艳 《体育世界》2014,(10):135-137
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验对比法、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大学生生活方式及体质状况进行调查,对存在的现状提出课内健康知识传授与课外科学的体育锻炼相结合模式的教育模式,为提高大学生体质带来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周玺 《新体育》2023,(18):86-88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体育领域的应用正在兴起,呈现出新的趋势。本文对体育、计算机科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文献进行了调查,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为构建大学生体质健康智能治理体系提供了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持续下降的因素有四个,学生缺乏积极运动意识和健康运动价值观(83.78%)、家庭运动观念薄弱、缺乏体育锻炼习惯(64.03%)、学校体育政策执行不力(54.71%)、扭曲体育价值取向(43.12%)。通过数据对接效应,汇聚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学生积极作用,产生联动效应,促进学生身体健康。通过构建体质健康智能治理体系,可以解决大学生体质健康智能治理平台利用率不足、教学资源匮乏、研究滞后、大数据结合不足等问题。该体系将由学校基础设施、数据资源和技术处理以及智能服务应用组成。最后提出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驱动智能治理体系发展策略与建议,引导和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同时实现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  相似文献   

3.
周玲莲 《精武》2012,(33):90-91
文章以体质健康信念对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影响为中心话题,主要探讨分析了体质健康与体育锻炼行为之间的关系、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的测量、强化女大学生体质健康信念与健康行为的干预等相关问题。通过这样的调查、探讨与研究,能够较好的评估体制健康测评对激励大大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影响力,能够为在学收体育教育中,运用体质测评促进健康行为的教育、干预提供相应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学生体质下降的现实困境与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服务体系构建等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大学生缺乏完整的健康知识理论体系和大学对体质测试漠视是大学生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完善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的制度保障,建立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的支撑平台,是促进大学生体质与健康服务体系构建的主要方面。同时,大学生体质与健康促进体系的构建要达到服务对象全面化,兼顾不同体质水平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5.
从2000年~2014年四次全国国民体质监测表明:我国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继续呈现下降趋势.高等教育管理层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存在严重的认识不足,高校体育课教学体系缺乏针对性、时效、创新性是影响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主要原因.创新体育教学管理与体育课教学模式,推进我国教育决策顶层设计的智慧化进程,丰富体育课教学的内容,改革体育课教学的方法、手段等对策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王宾 《精武》2011,(A1):11-1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社会调查等方法,分析廊坊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揭示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存在的问题。调查显示:高校相关部门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力度不够;大学生自身锻炼意识差;体育课外辅导和监督力度缺乏是主要因素。针对存在的问题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的监督,加强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的管理,深化体育改革的内容,以便更好的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7.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等,对我国西南地区某省高校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监测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部分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存在“只测评、不干预”流于形式、人财物投入不足、上报数据造假且反馈不及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等现象,没有起到督促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作用。建议:建立行之有效的督查制度,并落实国家和省级的相关政策法规;及时反馈学生体质健康的测试结果,并开展相应的健康促进行动;引进第三方监测制度,增强高校体质健康监测力度;树立正确的体质健康观,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的健康问题是一个全球化课题,健康的概念已经从纯粹的生物学模式过渡到生物、心理和社会、道德、环境等多维度的“大健康观”时代。研究以健康促进为视角,从高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现状及所面临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了“大健康”管理的构建思路并依托软件开发及数字化校园网络技术,开发出一套集体质、生理及心理健康等数据管理、评价、反馈和干预指导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管理系统。健康促进是包括学生体质健康及其它健康问题的终极追求目标,大健康管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学生健康问题的有效模式,而“学生健康管理与促进系统”的开发,可依托当前高校数字化、网络化建设,促进大健康管理模式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体质健康下滑问题仍是我国高校体育工作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自2014年修订以来,仍未有效解决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与体质下滑情况。综述政策学、管理学、体育学相关文献和实地考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在高校执行过程中存在执行壁垒与障碍,尤其高校各部门间的联动协作工作格局尚未有效建立,导致运行不畅、协调不力、权责不清等现实问题。究其执行障碍原因是教育环境钳制、政策执行者素养缺失、政策对象(目标群体)意识淡薄、政策文本自身缺陷等影响。为此,需完善顶层设计,优化教育生态,构建“四位一体”模式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明确《标准》执行主体的联动协作及权责划分;引导大学生角色与行为转变,提升体质健康管理意识;强化协同治理合力,落实《标准》理念和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近5年高校新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以及体质调研数据进行比较与分析,认为要维持与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待于科学干预学生体育锻炼的认知心理因素.采用体质测量法和心理测量法分析了男女大学生体质与身体自我概念及体育锻炼态度的差异及其相互关系,并基于健康行为过程理论(HAPA)探讨了学生身体自我概念、体育锻炼态度等心理要素的干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①男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女大学生,且在行为习惯与行为控制两因子上呈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男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女大学生,身体肥胖、协调、活动、整体身体因子呈显著差异,身体健康、耐力及总分呈非常显著的差异;③男大学生体质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态度呈显著相关,而女生只有坐位体前屈及800m跑与体育锻炼态度呈显著相关;④男大学生1000m跑与身体健康、自尊及总分存在显著相关,女生体重、握力与身体自尊,坐位体前屈与身体活力,800m跑与身体耐力,自尊呈显著相关;⑤男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主要与行为习惯、行为控制及主观标准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女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各因子与体育锻炼态度的多数因子均呈显著相关,身体健康、耐力、外表、活力、自尊、整体身体因子及总分对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均有正向的预测作用;⑥从认知心理因素干预学生的体质健康,可以将体育锻炼变化过程中的各种策略和变化的具体阶段联系起来,有效激发与维持学生的科学体育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法、现状调查法、现场测试等方法,以湖南益阳市高等学校为例,对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与监测管理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得出:学校领导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管理体系基本能得到有效运行;学生体质健康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下肢爆发力与耐力素质较前一年低.建议学校领导加大素质教育的干预力度,改革大学体育教学内容与实施路径,建立健全校本体质健康监测体系,创造良好的健身环境,倡导教师甘为学生奉献的师德风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健身服务.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学生培养正确自我评价体质健康的作用与意义,通过对不同地区在校一二年级大学生的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结合访谈、数理统计等分析方法,了解当前大学生体质健康自我评价、体育锻炼及生活习惯的现状及关系。研究结果发现,目前在校大学生的形态、机能等单项体质指标多属正常,科学的体育锻炼及健康生活习惯欠缺,与对体质健康标准认知模糊、不能正确有效评测自己体质健康密切相关。教会学生正确地测量评价自己的体质健康,有利于自觉地、有针对性地增强体质,以及健康的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3.
运用仪器测量法、问卷调查法等方法对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及体育锻炼态度进行测量,通过对不同体质健康水平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各维度与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关系,以期找出其中规律,为通过体育心理干预促进学生体育参与,提高体质健康水平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女生体质健康总体水平高于男生,不同体质健康等级学生在体育锻炼各维度上存在差异;男生体质健康力量相关指标与其体育锻炼态度密切相关,行为习惯及主观标准两个体育锻炼态度维度与各项体质健康指标得分密切相关;女生各项指标间相关频率低于男生。  相似文献   

14.
郑双喜 《新体育》2022,(2):67-69
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结合笔者对高校内学生体育锻炼调查现状数据,下文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与促进健康的方法进行研究。首先,阐述了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然后介绍了在思想层面意识到体育锻炼重要性、优化创新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提升教学质量、构建良好的运动文化环境和氛围、不断优化和完善高校体育工作制度这几个方法,希望可以提供给相关人员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系统分析等方法,对网格化管理视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治理模式进行研究。网格化管理视角下大学生体质健康治理是以清晰、智能的信息管理平台为基础,以科学、有效的制度体系和动态监督、互动反馈的监控机制为保障,对学生体质监控实施规范化、精准化的治理,最终实现以学生体质健康资源共建共享共治为核心、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为目的的闭环治理体系。大学生体质健康治理模式构建包括:合理设置网格单元,构建精准、高效的单元管理结构;信息入“格”,构建一体化信息平台;转变治理理念,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新格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大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饮食习惯、BMI之间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体质健康,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对南京市2991名大学生的体质情况和影响体质的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体重指数等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大学生体质测试结果显示,不及格5.6%、及格52.6%、良好37.8%、优秀4.0%。不同性别、生源地、年级、是否独生子女、体育锻炼、饮食习惯、体重指数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0.12,8.62,16.12,30.36,278.46,220.88,38.97,341.89,P值<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口统计学因素中,女生、农村、非独生子女、一二年级与大学生体质优秀呈负相关,每周锻炼次数≥5次、每次锻炼时间≥60分与大学生体质优秀呈正相关,高油高脂饮食、肥胖与大学生体质优秀呈负相关。【结论】大学生体质与体育锻炼次数、时间、饮食习惯、体重指数有关,提升大学生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健康营养的饮食、控制BMI是提升体质建康的重要途径,也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保证。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体质健康与心理健康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韩晔 《体育学刊》2008,15(5):61-63
运用<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和青少年主观幸福感问卷、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以及自尊量表,对433名大学生进行了体质和心理机能的测试并作偏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的身体速度灵敏性与个人的自尊水平、身体柔韧和力量性与个人幸福感中的学业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大学生体质测试成绩能显著预测心理健康状况,通过有目的地引导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水平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8.
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不同监测尺度下的2次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上报数据失真严重,低于真实体质健康状况。建议完善监测尺度,提高监测者素质,加强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教育和后续服务,重视落实监测制度,加快开发更加智能和精密的测试仪器,结合实际制定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相似文献   

19.
窦丽  季锋  周法斌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6):57-60,67
为了解南京林业大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掌握在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和总体发展趋势。根据2009年度大学生体测试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文献资料和数理统计等方法,从学生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及综合评定等方面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南京林业大学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总体一般;身高标准体重指数呈偏态分布,偏向较低体重的一侧;肺活量体重指数相对较差,柔韧力量素质相对较好;女生的体质状况好于男生,大二年级学生的体质状况最好。建议应加强大学生的健康管理,倡导大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健全对学生体质健康的检测和指导;体育教学中加强大学生体能发展,关注高年级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开发适合不同体质大学生的运动处方。  相似文献   

20.
文章探讨学校实施学生体质测试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路径,提出主要路径包括:加强对学生体质监测意义的宣传教育,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从体测的选用指标上使学生认识和理解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从体质发展促进措施中提升学生加强体质健康管理的能力;从体测组织运行上加强对学生运动安全教育;从体测的实施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教育;从体质测定结果的应用促进学生提高健康意识,自觉加强体育锻炼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