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双减”政策是教育格局的大调整,阵痛、困难、挑战不断。在“双减”政策背景下,如何创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提升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及“家校社”协同育人合力,让“双减”政策落地,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本文从搭建家校沟通平台、加强家庭教育指导、进行课堂教学和课后延时服务改革等方面,阐述“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策略。  相似文献   

2.
叶芙蓉 《青海教育》2023,(Z2):56-57
“双减”视域下,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强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家校协同育人站位,拓展家校协同育人路径,健全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推动家校协同育人规范化、常态化,是破解当前中小学家校协同育人困境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以“‘双减’政策下的教师工作状态”为主题,对浙江省部分中小学教师开展的调研,呈现了教师对“双减”政策的认知、行为、困惑等三个维度的结论:宣传到位,教师对“双减”政策的整体认同较高;组织有序,教师落实“双减”政策的行动较积极;制度不健全,教师执行“双减”政策存在障碍。从学校治理的角度看,要真正消除教师对“双减”的消极情绪和现实困惑,就要从政策治理优化的角度建构支撑“双减”的相应制度体系,包括完善教师激励的保障制度、建构专业发展的支持制度、设计多方参与的协同制度等。  相似文献   

4.
吴麦科 《甘肃教育》2022,(16):75-78
减轻作业负担是落实“双减”政策的外在体现,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则是强化落实“双减”政策的内驱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落实“双减”工作的突破点所在。文章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了探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做好学风建设、优化教学过程、优化作业管理、调节情绪体验、重视家校协同育人,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良好举措。  相似文献   

5.
徐晶 《辽宁教育》2022,(23):66-69
“双减”背景下,“减负增效”的课堂模式建构成为教育专家和一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新视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双减”落地的主要途径和关键领域。本文以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模式的改进研究实践为缘起,探讨了“R531+”课外阅读模式的建构及其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从“课外阅读教学模式建构”的视角推进“双减”政策的落地。  相似文献   

6.
“双减”政策是新时代党中央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双减”政策对教师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作为“双减”政策的直接实施者与落实者,教师应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素养、作业设计素养、证据意识的评价素养、赋能学习者的数字信息素养与全方位的家校社协同育人素养。  相似文献   

7.
适度的工作强度是教师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必要保障,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推力。“双减”政策的落地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工作强度正面临着结构性转变,揭示教师工作强度的影响因素并有效调适其强度已成为时代命题。通过半结构化访谈,运用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影响因素模型,发现“双减”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工作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职业要求、学校制度、社会关系与专业发展。建议通过厘清教师职责“定义域”、探索教师工作“弹性制”、构筑协同育人“生态场”、激活专业发展“能量源”等策略,切实调适中小学教师的工作强度。  相似文献   

8.
“双减”是国家为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问题的重大举措,全面理解“双减”政策,需要以历史逻辑梳理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减负政策的发展脉络,把握减负政策与时俱进的发展规律,明确“双减”政策是过去义务教育减负政策的继续与延展;以现实逻辑挖掘“双减”政策的时代背景,明确“双减”政策是清醒地认识当下义务教育发展现实的产物;以实践逻辑探索“双减”政策的实现途径,明确要构建确保学生健康成长的教育生态,需要引导形成全面发展人才观念、建设高质量内生发展育人体系、创新多主体协同育人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发展是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下“双减”政策的出台对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中小学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后育人服务,提升教学评价素养,才能更好地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而当前中小学教师存在的课堂教学效能低、课后服务组织经验匮乏以及专业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必然制约着“双减”目标的实现。要真正发挥教师在实现“双减”目标过程中的重要力量,社会各方必须做好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支持,完善教师发展机制,丰富教育资源供给;同时,中小学教师也要提高自学和教学研究能力,为自身专业发展赋能,发挥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主阵地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确保“双减”政策的有序、高效推行,构建完善的家校协同育人机制,本文在厘清家校协同育人机制内涵的基础上,着力从“更新家校协同育人主体观念”“建立长期稳定的家校协同育人组织体系”“搭建丰富有序的家校协同育人平台”“形成高效运转的家校协同育人运行机制”四个方面探究家校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方略。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旨在破解长期以来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这一顽疾,有效执行是“双减”政策发挥实效的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双减”政策执行面临多元利益主体的诉求不同且存在价值冲突、多维复杂治理对象的新兴情况层出不穷、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多种育人资源整合的深度挖掘不够充分等碎片化困境。整体性治理理论与“双减”政策具有一致的治理理念、相同的价值遵循,能够为“双减”政策有效执行提供路径。基于整体性治理内嵌的信息机制、信任机制、协调机制及整合机制,“双减”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应建立收集并统合信息的信息机制,夯实多元主体价值支撑的信任机制,构建纵横交错、内外联结的路径协调机制,形成发挥资源聚合和配置作用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促进“双减”政策真正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12.
“双减”政策的实施与推行反映了国家层面对中小学基础教育的关注与重视程度,也向教师明确了未来教育调整及其优化的发展方向。因此,作为中小学教师都应当积极学习“双减”政策,推动其更好地贯彻、落实。本文立足于“双减”政策的落实,从采用合适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科学设计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负担;做好引导工作,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做好家校共育,创设良好育人环境四个方面,对小学语文减负提质策略展开探究。旨在在“双减”政策的大环境下,推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更好组织与开展,助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进步与成长。  相似文献   

13.
陈雨露  刘红艳 《海外英语》2023,(20):166-168
“双减”政策指导下的英语作业设计应聚焦育人为本、素养导向、减轻作业负担、满足学生需求和家校社协同。教师主要通过设计作业的形式、作业内容、作业类型,严格把控作业完成时间、平衡作业的质与量。本文通过分析中小学英语作业现状与理论研究,研究当下英语作业设计路径、修改方向,并深入探讨作业布置的类型以及相应的实施方法,并对中小学英语作业布置的焦点提出建议,期待使师生双方真正得益于“双减”政策,实现英语作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双减”政策的时代使命是以学生为本,积极落实素质教育。“双减”政策的价值意蕴是坚持教育公益性,重塑良性教育生态环境。要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让学生在校“学足学好”,凸显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要对学生“减负”、家长“减压”,实现学校与家庭、社会间的良性互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双减”政策的落地有四个维度:坚持党的领导,增强政府教育治理能力;加强多主体间合作,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注重学校层面的教育公平,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全心开展育人活动。  相似文献   

15.
为考查“双减”背景下体育活动与学业成绩是否可以兼得,本研究从上海市小学生体适能、执行功能和学业成绩三者的关系入手,探究“双减”政策下上海市中小学课外活动的开展形式,探索落实“双减”的多元途径。结果显示,小学生体适能与执行功能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参与体育锻炼并不会以降低学业成绩为代价。因此,可以增加小学生课内外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和频率,促进小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深入推行,我国教育部门致力于减轻学生作业负担,鼓励并重点培养学生课外兴趣,强调从学校、政府以及家庭三个方面共同培育初中学生核心思维,“双减”政策实施对县域学校来说正是缓解学生压力,优化教学质量的政策,在深入践行“双减”政策基础之上夯实学生文化知识,深化思想底蕴。但就目前而言,“三位一体”教育思想已经逐步受到多方师生与家长青睐,但协同育人机制尚待完善,且其作用与优势发挥不明显。基于此,本文就“双减”下县域学校“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特点、相关机制、积极作用、发展现状以及优化途径进行简要分析,最大限度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双减”政策提出要把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力量整合起来,推进协同育人共同体的建设。因此,家长对“双减”政策实施的协同意愿将直接影响“双减”政策是否能长续推行。文章通过问卷对湖南省部分地区家长展开调研,发现家长对“双减”政策认知水平偏低,政策实施满意程度不高,“双减”背景下教育焦虑情绪不降反升,甚至有的家长主动为学生“增负”。为促进“双减”更好落地,应提高家长的家校共育意识,学校教育提质增效,家长教育期待回归理性。  相似文献   

18.
“双减”政策在减轻学生繁重课业负担的同时,不仅显示出国家对青少年身心健康的重视,而且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思路和新视角。为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等优势,基于“双减”下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蕴和现状,从“依托学校教育主阵地,开发多元融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依托信息平台,搭建立体推进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依托生态系统,凝聚全员参与的协同育人力量”“依托大数据,搭建动态追踪的心理健康监测体系”等维度入手,探索构建全员参与、多元融合、立体推进、动态追踪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为“双减”背景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双减”政策背景下,家校共育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我们必须探究家校协同的新方法、新内容、新途径,从而践行“双减”,形成教育合力,有效提升“双减”背景下的育人质量。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育人机制”“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广大家长都在积极努力推进家校协同共育各项工作。然而在当前“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育人在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新的问题,通过调查当前家校合作共育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进一步积极探索“双减”背景下家校协同共育发展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