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兰斯顿.休斯是美国当代杰出的作家和诗人,其《救赎》一文中记述了“我”在快到13岁的时候获得“救赎”的经过,线索单纯,内容简单。它之所以会勾起人们对之持久的热情,主要得益于作家休斯恰如其分地运用了反讽艺术。这种反讽在作品中表现为言语反讽、情景反讽和浪漫反讽三种形式。  相似文献   

2.
奥康纳的小说《善良的乡下人》中,反讽渗透于小说的语言、人物塑造、情节构造、意义生成等方方面面。作者通过言语反讽,描绘了流行于南方社会的罪恶;通过透视女主人公信仰呈现悖逆的情景反讽,揭示了人的矛盾和精神困境;通过对于失乐园故事戏拟式的反讽,反映人之罪产生和人类生存困境产生的原因是宗教信仰的匮乏。作者通过各种反讽手法说明宗教信仰的缺失导致人类生活在一个罪恶的世界,惟有基督教才能救赎人的罪恶,拯救人的灵魂,帮助人类重建自己的乐园。  相似文献   

3.
小说《飘》中的主人公瑞特.巴特勒在现实生活中经常自觉地运用反讽思维,其反讽的多样性、深刻性使之成为反讽艺术的经典人物。它的经典性体现在——传奇式条件中孕育出的主人公瑞特,以其从语言、行为到命运的反讽性显示了其反讽的严整性与深刻性。  相似文献   

4.
在20世纪90年代女性成长小说中,主人公们都有着各种创伤体验,为了把自我从灵魂的暗夜中解救出来,实现心灵的丰盈和人格的完善,她们渴求着灵魂的救赎,其救赎方式主要有三种,即日常生活救赎、审美救赎和宗教式救赎。  相似文献   

5.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6.
韦柳钰 《柳州师专学报》2010,25(4):72-74,78
卡勒德·胡赛尼的处女作《追风筝的人》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成长与救赎之路。本文通过阐述小说主人公阿米尔的外在和内在成长历程,分析成长与自身救赎的关系,认为主人公是在成长中学会了救赎、在救赎中实现了成长。  相似文献   

7.
西方文学中渗透着浓郁的宗教意识,<圣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理解西方文学的一把金钥匙.本文试图运用基督教的罪与罚观念和救赎意识,来诠释美国"南方派"女作家卡森·麦卡勒斯的中篇小说<伤心咖啡馆之歌>.小说中的三个主人公是上帝的弃儿形象,他们在被放逐的痛苦深渊中试图通过爱的付出来达到救赎自己的目的,其结果却无可避免地失败了.在经过了痛苦的挣扎之后,他们陷入了更为绝望的深渊.  相似文献   

8.
纵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所有作品,几乎每一部小说中都弥漫着一股受难气息,主人公在历经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磨难之后最终都得到了净化,获得了救赎.这种救赎并不是被动的,单向的,而是主动的双向的.本文以<罪与罚>为例揭示并探讨其中主人公之间的这种双向救赎.  相似文献   

9.
文章借用索亚的第三空间理论来分析《洪堡的礼物》中两位男主人公维护主体意识,寻求文化身份的心路历程。在真实的第一空间中主人公无立身之处,身份危机,他们的主体意识是不稳定的;在构想的且主动选择的第二空间中,他们积极或消极地探索自我,进行主体救赎。两位主人公借助特定开放的第三空间,完成了身份主体性建构,从而深刻反映了现代美国文明中犹太知识分子话语权的丧失,同时也揭示了贝娄自我救赎的超然犹太伦理观。  相似文献   

10.
基于犹太卡巴拉教,本雅明提出弥赛亚主义,其核心概念就是个人救赎。本文借用了本雅明的弥赛亚时间和弥赛亚救赎,对《他们眼望上苍》进行解构式重读,将珍妮回归小镇的行为、她在回忆中的讲述分别视为积极救赎的结果和过程,通过三次婚姻中的三次回视,再现女主人公自我认知、自我觉醒到自我实现的个人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11.
在爱丽丝·默多克的小说《独角兽》中,"营救"一词一直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小说中众人为了营救一个被囚禁的、活在罪恶里的人——主人公汉娜,而展开了一系列的救赎活动,然而主人公自己却宁愿活在赎罪的苦痛中,拒绝他人的营救,导致了一切的营救活动都没有成功。本文运用萨特的存在主义理论,通过深入地分析探究,得出结论:没有人可以拯救他人,只有自我救赎才是真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2.
舒婷以自我心灵的抒写,独立人格价值的觉醒,颠覆着苍老的男权文化的陈规旧习,呼唤着女性独立意识的崛起,从抒情主人公的理想爱情中我们看到了女性自我救赎的道路,犹如看到女性异化境地中的一丝光亮.  相似文献   

13.
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是《鲁滨孙漂流记》,这部长篇小说被认为是"世界性的书",为世界著名之作,而《摩尔·弗兰德斯》是笛福最受欢迎的一部作品。从宗教角度对两部小说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和摩尔·弗兰德斯在许多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相似性,他们内心似乎都有一股力量使他们不能安定下来,他们一生都在不停的行动、追求。相似的人生经历展示了他们共同的人生旅程:背负原罪,遭受惩罚,进行忏悔,最终得到救赎。  相似文献   

14.
邱华栋的都市小说描绘都市中产阶级的生活,展示大量时尚消费场景,无处不在的“欲望”成为文本绝对的主人公。在紧贴都市欲望化生活的叙事背后臆含着救赎的主题:男性对于女性的救赎以及男性通过女性来寻找对自身的救赎。邱华栋力求写出大城市背景下中国人的精神处境,救赎的主题显示了他的创作诉求,同时男性和女性在其文本话语中不同的精神状态也说明了作者男性视域的局限。  相似文献   

15.
<桑尼的布鲁士>是非裔美国作家詹姆斯·鲍德温(1924-1987)所著的一篇短篇小说.本文探讨了男主人公桑尼的自我救赎.通过深入分析男主人公和其他人物,人物之间的关系以及男主人公所处的时代背景来集中探讨桑尼是如何拯救自己,重新找回身份、自尊和生活的勇气.  相似文献   

16.
凯特.肖邦的《一个小时故事》短小而精悍,其对女性主义主题的表达通过叙事、象征和反讽的方法呈现得淋漓尽致。通过对主人公心路历程的叙事、新旧生活的"春天和冬天"的象征,以及医生对于主人公死亡的判断,主人公追求自由、平等和打破男权统治的主题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7.
《追风筝的人》以作家卡勒德·胡塞尼自己的部分生活经历为蓝本,以传统的阿富汗为背景,以主人公富家少爷阿米尔与仆人哈桑之间的友谊﹑背叛和救赎为主轴,故事情节涵盖了阿富汗动荡的近30年重大历史事件。小说自问世以来,全球热销上千万册,在各国读者之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从反讽修辞的角度,通过分析小说的言语表达、人物塑造与情节结构设置,可以全面展现胡塞尼在小说创作中所呈现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学的永恒主题,在基督教文化的渲染下,精神救赎是外国文化中表现最多的主题。《追风筝的人》就是一部典型的以精神救赎为主题的小说。《追风筝的人》以阿米尔为主人公,以它的经历为线索,为我们描述了一个背叛与救赎的故事。该书成书以后风靡世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主人公在经历了内心痛苦的挣扎和漫长的寻觅之旅后,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救赎。本文将重点探讨这一文学作品中精神救赎。  相似文献   

19.
《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主要以风筝为线,围绕阿米尔和哈桑的友情,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在重复的背叛和救赎中得到成长。追寻着阿米尔的救赎之路,读者可以了解到命运的不断轮回,阿米尔的救赎、阿米尔父亲的救赎和拉塞夫的救赎构成了整篇小说的人性救赎。  相似文献   

20.
路遥的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立足于特定的时间(1975—1985)和空间(陕北黄土高原),全景式地反映了这一时期陕北人民苦难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如何从苦难中自我救赎,寻找生存之路。文章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别剖析苦难的生成,并理解主人公在苦难与生存间的救赎,从而把握这部现实主义巨著的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