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高校担负着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职能与使命,地方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地方高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普遍存在学校定位不明、学科专业单一、课程设置片面、教学方法落后和实践教学陈旧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应以区域经济为导向,从确立培养目标、优化专业结构布局、建设课程结构体系等十个方面系统地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积极推进,许多地方本科高校转型为应用技术大学,高校竞争愈发激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质,受高校定位、专业设置、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因素的影响,地方本科高校的人才培养还存在培养目标与培养过程错位、缺少多元化的评价指标、应用实践能力培养环境有待优化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对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地方高校只有确立"服务面向地方化、学科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适用化"才能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  相似文献   

4.
区域创新体系与地方高校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创新能力成为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集中反映,国家创新体系以及作为其支撑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都对高等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也提出了改革的要求。地方高校应积极参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5.
浅论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对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进行了探讨,根据地方高校的各种特点和优势,提出了地方高校只有确立“服务面向地方化、学科专业特色化、人才培养适用化”的思想,才能更好地实现地方高校与地方经济的对接。  相似文献   

6.
王薇 《教师》2015,(5):108
地方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技术服务、经济拉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给地方发展带来重要影响,同时地方高校依托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越来越强化,两者之间是一种良性的共生关系.鉴于此,本文对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共生发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地方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转型适配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科建设水平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能力,但学科建设本身的多维性、滞后性决定了二者并不成绝对的正相关.本文认为学科建设适配性的关键是它对区域经济转型的“合适性”和“有效性”.在学科建设适配性的概念及其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解析区域经济转型发展思路,对地方高校学科建设调整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王苹  刘璐  刘旭浩  刘洁晶 《考试周刊》2013,(18):154-155
地方高校是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对地方高校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导向的必然性和可行性进行了研究分析,并就此提出了以区域经济发展为导向的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转型”的政策体系已初步形成,地方高校转型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文章基于六所地方转型高校的深度调查,发现和总结了一系列凝聚中国特色的地方高校转型经验:以“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决议”等形式将学校转型发展战略及“应用型办学定位”予以明确;以建设产业学院、调整专业(群)建设、加强应用性研究等方式实现高校与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对接;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等作为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依据;以增加实践类课程比重、设置模块化课程、强化创新创业课程等方式改革学校课程体系;以校企“合作共建共享”的方式来加强高校实习实训基地及产学研用平台建设;以“教师管理制度的创新与突破”“引进来”“送出去”“双聘双挂”等多路径,来提升高校“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质量。这些如“火”的现场背后也存在如“冰”的困境:关于“地方高校转型”的理念与认识仍缺乏“共识”,仍存在“标签化”疑虑;地方高校各“关键要素”的转型仍存在能力、路径及机制等多方面障碍;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仍是短板,亟待完善制度、理顺机制。基于此,未来应进一步转变观念并达成共识,将应用型高校作为一种“类型”的高校来看待;要进一步发挥省级政府在区域高等教育布局结构调整、实施高等教育分类设置与分类管理中的关键作用;地方转型高校“关键要素”的突破仍是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影响地方高校发展定位的因素,既有内源性因素,也有外源性因素。文章据此确定地方高校定位的三个现实依据,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地方高校的需求、学校所处的区位与办学优势以及学校的办学历史与校园文化积淀,继而结合地方高校自身的办学条件、办学水平、办学特征及社会需要,确定经济转型时期地方高校的发展定位。  相似文献   

11.
地方高校不仅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基础,还对当地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互动作用非常显著,二者相互促进,共生发展.分析了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二者之间在人才需求、技术研究、物质基础等方面的相互需求,提出了共生的潜在优势,指出了当前共生发展中的弱势和不足,为二者共生发展提供依据并引发思考,促进二者共生...  相似文献   

12.
在文化逐步成为经济新增长点的时代背景下,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已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优选择。地方高校文化具有应用型、地方性和开放式等特征,它与区域经济密切关联、相互促进、共生共荣。当前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还存在着互动机制不健全、互动理念滞后、互动内涵单薄等问题。必须要坚持多元互动、互利共赢和特色发展的价值取向,以机制创新为保障提升互动目标,以文化传承创新为导向更新互动理念,以文化产品为载体深化互动内涵,构建地方高校文化与区域经济协调参与的全方位互动发展模式,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建设产业学院是推进地方应用型高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有效举措,也是高校结合办学定位、面向行业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建设途径。目前,产业学院建设存在政府引领与行业协会指导有待加强、投资主体合作体制机制不够顺畅、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有待加深等问题,急需构建政府主导行业推动的“三链融合”新生态、多主体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新机制、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同频共振”新模式,从而打造定位准确、亮点突出的特色产业学院,为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4.
地方高校必须针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特点,形成自己的特色,依托地方经济发展,走与地方经济结合之路,为本地区经济建设服务,通过促进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自身发展赢得更大的生存空间。文章结合荆楚理工学院的实际,尝试对荆楚理工学院如何服务荆门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5.
地方高校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的重要场所,其培养出的人才是否符合行业企业的需要,将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必须抓住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积极探索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学科专业产业一体化进程,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努力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满足区域经济增长对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是高校的三大职能.对地方高校而言,服务社会这个职能主要体现在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地方高校如何与区域经济发展建立起多赢、互补、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新乡区域经济发展的分析与研究,并结合区域产业结构布局特点,来探讨新乡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运行模式,从而实现地方高校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能够与新乡区域经济发展需求相匹配.  相似文献   

17.
江西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应从解放思想观念、吸收高素质人才、提高高校自身实力、争取多方资金支持、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谋求责权利的共识等方面采取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场所,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科技创新服务还存在着管理机制不完善、服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正视这些问题的存在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应对,对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创新优势,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转型正经历从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在这一过程中,研究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和实现途径,显得尤为迫切。安徽省淮南市经济发展长期依赖煤炭资源,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谋求转型是必由之路。创新、优化产业结构、延伸传统产业产业链、大力发展旅游业,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不仅意义重大而且任务艰巨。面对地方本科高校在思想观念、环境氛围、办学投入等方面的不足,高校要准确理解转型的内涵,认真审视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学科专业发展定位、课程建设规划与教学基本设施建设、应用型科研服务人才培养的策略、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师个人发展的动力等,密切结合学校实际,积极推进“政产学研”的深度融合,实现校内二级学院(或专业)的自主转型,继而推进整个学校的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