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辛旭东 《传媒》2023,(8):73-75
<正>随着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转向全面乡村振兴,它是关系全局性、长远性、前瞻性的国家总布局,是国家发展的核心和关键问题。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和《2022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数字”和“智慧”两个关键词,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大力推进数字乡村建设,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时下,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核心的新一代科技革命蕴含强大的增长潜能与创新活力,正加速产业变革。信息流转加速、传播链条缩短、社交圈层打穿,促使更多社会力量以公益协作的形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扶持事业,如民众、  相似文献   

2.
董航维 《东南传播》2023,(10):105-109
贵州省台盘乡台盘村的美丽乡村篮球联赛在2022年火爆出圈并在2023年又一次引发关注,被网友冠以村BA名号的乡村篮球赛既是展现乡村美好生活的窗口,也是乡村发展的动力源泉之一,还可以成为沟通不同地域的文化桥梁。为了探究媒体尤其是传统媒体是如何通过设置网络议程、构建报道框架,将村BA与其它相关议题勾连增强乡村传播的表现力与可持续性,本文引入网络议程设置理论与甘姆森诠释包裹理论来对其进行分析。在媒体报道框架中,以村BA为核心议题勾连了八大类议题和三个主要框架,研究认为,做好可持续的乡村文化传播不仅要展示时代特色,还要营造共情、突出特点,搭建意义空间提升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3.
张兵  薛邦熠 《民生周刊》2022,(19):58-59
<正>“只有因地制宜,才能走出发挥山区税务部门优势的新路子,走出受山区纳税人缴费人欢迎的好路子。”位于粤东北山区的梅州市是典型的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梅州市税务局在履行税收职能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部门优势,走出了一条新路子—“税村共建”,通过“税扶村,村协税”,将税务治理融入乡村治理,极大助推了产业发展,“税村共建”在当地深度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余波 《中国记者》2024,(4):107-110
<正>“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美食与乡土在人们的认知中存在着天然的联系,是地方文化旅游的重要元素,也是地方文旅推广的重要卖点。受“村BA”、村超、村晚等启发,湖南广电风芒创新打造了全国首档以“村厨”为主题的乡村文化美食节活动直播节目。节目聚焦乡村振兴主题,以打开味蕾的乡村美食为切入口,通过网络直播、矩阵号传播、达人助播等方式造势文旅,用8场大型网络直播和400多条原创、二创短视频来娓娓述说“乡愁”文化和美食文化,助力乡村文旅出圈,收获了良好的传播效果和口碑。  相似文献   

5.
2015年9月,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榜头镇溪尾村、荔城区西天尾镇后黄村、城厢区常太镇东青村、涵江区三江口镇后郭村被确定为福建省“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村。莆田市档案局精心部署、认真筹划,组织实施“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3年内,圆满完成4个村的档案收集、整理、保管、信息化建设及一村一志编纂工作,同时,“乡村记忆档案展览馆”建设、专题宣传片拍摄等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等工作也陆续完成。2018年10月,全省“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总结会在莆田市召开。2019年5月,“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被市委、市政府列入莆田市重点品牌工作之一,莆田市在推进“乡村记忆档案”示范项目建设方面逐步实现常态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6.
胡康怡  吴兰 《传媒》2023,(20):66-69
<正>典型人物报道是党报特有的一种新闻宣传形式。“新愚公”李保国、“校园妈妈”张桂梅、“水过不去,拿命来铺”的黄大发、“大山的女儿”黄文秀等先进典型在树立人生楷模、传播主流价值、引导社会风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安陲乡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宁,是农村基层干部从决胜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奉献的一个缩影。2021年,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给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杨宁颁奖。2022年,杨宁当选党的二十大代表。她从红七军点燃红色火种的小村落,走到全国脱贫攻坚的最高领奖台;从大苗山里的“女芒篙”,到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  相似文献   

7.
张鸿 《中国记者》2023,(5):123-125
<正>2023年3月25日-27日,贵州省首届“美丽乡村”篮球联赛总决赛(以下简称“村BA”)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台江县台盘乡台盘村举行。遵义、铜仁、毕节和黔东南四个市州的代表队在现场足有四万观众之多的露天球场上一决高下。最终,黔东南州代表队力压群雄,问鼎“村BA”总决赛。球员欧明辉被组委会评为“MVP球员”(最优秀选手、最有价值球员),在后续的新闻报道中,欧明辉甚至被CCTV“封”为“‘村’BA球王”。  相似文献   

8.
李明 《湖北档案》2023,(9):24-26
<正>在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马桥镇曾铺村大路徐,有一座集非物质文化、古建筑、古桥、历史文化名人、农耕民俗、红色英烈等乡愁记忆展示与现代文创体验于一体的新兴乡村旅游“宝地”——马桥乡村记忆馆。作为咸宁市首家乡村文化记忆馆和首个“基层档案文化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9.
闫康  范林轩  杨思宁 《今传媒》2024,(3):147-151
党的十九大以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让“一村一品”项目落实在我国各乡镇广泛开展,然而在品牌建设过程中也出现了后继乏力等问题。本文基于湖北省武汉市“一村一品”品牌建设现状的调查分析,提出将高校学生纳入“一村一品”品牌建设体系;针对高校学生参与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动力不足、支持体系和管理机制不够完善以及人才供需双方不匹配等问题,立足于新媒体环境,提出构建“高校、政府、企业、乡村”四位一体的综合性信息化门户平台,通过各方发力重构下乡观念、完善相关制度体系、促进平等交流,促进整个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指出,要以高校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创新思维切实助力乡村振兴中的品牌化经营,为高校学生参与“一村一品”品牌建设提供路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乡村体育传播与乡村振兴具有凝聚人心、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推动乡村生态宜居和提升乡村乡风文明等重要作用。贵州黔东南州台盘村的“村BA”作为一项乡村篮球赛事得以广泛传播,有效推动了乡村振兴工作,除了有新媒体和官方的助力外,重点在于打造了一条“互动仪式链”,广泛唤醒并激发了人们盼望中国成为世界体育强国、疫情结束后能够正常线下参赛观赛以及希望乡土文化回归等情感,并且在人们广泛的互动中满足了情感需求,增强了认同感。  相似文献   

11.
厦门大学历史与文化遗产学院教授郑振满主编的《福建民间契约文书》于2022年11月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本书收录福建各地现存的民间契约文书,时间跨度从明中叶到1949年,内容包括契约、账簿、阄书、诉状、收据、税单、人情簿、科仪书等。本书的编纂体例主要依据“属地”和“归户”“归物”的原则,保留契约文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本书资料按照地区进行编排,每卷收录同一地区的契约文书,共分为11卷50册:第一卷为永泰县盖洋乡珠峰村契约文书;第二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南山、小洋村契约文书;第三卷为永泰县盖洋乡薱头村契约文书;第四卷为永泰县盖洋乡前湖村契约文书。  相似文献   

12.
“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是省档案局根据中央“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省委建设“两富”浙江要求提出的一项文化为民工程,也是我省档案工作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民生的一个重要载体。目前,全省首批35个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已基本完成,我市天台县的九遮村和玉环县的东西村名列其中。椒江区的海明村、黄岩区的繁荣村、路桥区的金大田村、临海市的岭根村和仙居县的姚岸村入选台州市首批“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名单。通过“乡村记忆示范基地”建设,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丰富乡村文化生活、实现农民“文化梦”,是档案人的职责所在。结合台州实践,我谈几点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   

13.
3月9日,为贯彻落实省委《关于做好省(中)直机关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的实施方案》,省档案局(馆)召开了“档案助力扶贫振兴、攻坚克难谋求发展”扶贫并选派干部到村工作会议。党组书记、局(馆)长许桂清出席会议并讲话。党组书记、局(馆)长许桂清指出,2018年既是精准扶贫作风建设年,也是我国实行乡村振兴战略第一年。未来三年将是我国精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并存和交汇的特殊时期。此次大规模选派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主要任务是解决好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乡村集体经济薄弱、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等问题,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相似文献   

14.
《采.写.编》2023,(7):F0003-F0003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一步开展好“百队帮百村,千人促振兴”活动,3月以来,新乐市医院分别到南累头村、褚邱村、北李家庄村、东紫烟村、官庄村、田村铺村、承安铺村、南双晶村、北五楼村、同常店村、西五楼村等多个乡村开展“送健康,促振兴”卫生下乡义诊活动。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明确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指出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保护制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1]。因此,加强非遗档案的保护和开发,对于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一、乡村非遗档案保护与开发的意义非遗档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化存储的载体,  相似文献   

16.
刘洪  朱兵 《声屏世界》2003,(10):47-48
曾经荣获“全国广播电视先进县”称号的新干县,继2002年在吉安市率先实现县乡有线电视光缆大联网、率先建立乡至村有线电视光缆二级传输网之后,2003年,又把光缆有线电视网络建设的重心放在乡村。到今年6月底全县已架设乡镇至村的光缆支线杆路52公里,开通光缆有线电视的行政村73个、新发展农村用户12460户,光缆有线电视网络在行政村的覆盖率已达43%。一个以“县台为中心、乡镇站为基础、村站为网点、县乡村三级为一体”的有线电视光缆大联网的格局已基本形成,呈现出“有线网络进农户,无限风光在乡村”的喜人局面。新干县的主要做法是:借助行…  相似文献   

17.
张微  彭兰 《传媒观察》2023,(11):13-21
本文将历史分析视角与田野调查方法相结合,基于“网(技术)-人-村-业”之间的动态关系及变化,呈现政策主导的技术扩散、建构日常的技术赋能与回归本土的技术创新的三重乡村互联网技术实践模式。从互联网信息服务“站点模式”、互联网基础设施“下乡模式”到乡村治理的“数字化战略模式”,自上而下的技术扩散使得乡村能够在互联网浪潮中入网、上网、受惠于网,但也面临“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尴尬境地。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手机融入乡村日常生活,村民的技术实践体现出自下而上的影响力。农村网店、淘宝村和直播带货等成为乡村新的经济创收模式,社交媒体与短视频变革了乡村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乡民公共生活空间、家庭生活空间和劳作的方式与空间都在被技术重新建构。随着互联网扶贫将技术红利进行再分配,自上而下的行政力量与自下而上的群众实践汇聚在脱贫攻坚的行动目标下,形成了一种多方共建、生态思维和以人为本的乡村互联网技术创新实践模式,这一模式在智慧农业和智慧乡村的建设中彰显出了“本土化智慧与创新”的可持续生命力。中国乡村走出了一条具有特色的互联网技术实践之路。但技术给乡村带来的影响是复杂的,在人与技术的“共谋”之下,乡村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孔玲玲 《新闻世界》2013,(6):F0002-F0002
去年以来,肥东县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美好乡村”乡风文化建设“十个一”工程,暨“挖掘一段村史,提炼一句村训,确定一幅村微,编写一首村诗。打造一条长廊,建设一块广场,搭建一方舞台,成立一支队伍,创作一批作品,推出一群好人。”以村落文化为依托,筑起了“美好乡村”建设的精神家园。在实施过程中,肥东努力做到五个“着力”,提升“美好乡村”精神内涵。  相似文献   

19.
<正>“十四五”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的实施,是广播电视对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举措,对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有重要意义。为落实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党组关于强化基础建设、深入实施惠民工程的有关部署,推动“十四五”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顺利实施,公共服务司于2022年7~9月牵头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广播电视重点惠民工程专项督查和调研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20.
“村转居”是反映当前我国城镇化过程的一面镜子,大量的乡村撤村并居,农民在户籍身份上一夜之间转成市民,无论在地理空间还是在主体身份上,“村转居”居民都处于过渡和转型中,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城市化在社会空间上表现为城市对传统农村社区的接替,在社会主体层面上直接表现为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嬗变和转型。”①可以说,转型性是“村转居”最主要的特征。通过研究中青在线2013年1月1日到5月31日有关“村转居”的新闻,笔者对“村转居”转型性特征的表现进行探讨,并对媒体在“村转居”居民群体身份建构中的作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