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完善高校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作价入股创办企业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及股权奖励机制,有利于提高科研人员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高校成果转化效率。目前高校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还存在认知水平、人员素质、利益平衡等方面的问题,运用"先投后奖并划转""先转后奖再投"和"转投并进"的奖励模式,有利于高校在科技成果作价入股过程中对科研人员实施奖励。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化与收益分配管理的规模不断扩大、转化区域优势显著、转化投入持续增长、转化创富效应显现,但也存在激励环节和激励主体单一、组织收益分配政策的激励回馈与激励风险不对称等问题.因此,应着重完善成果转化的全流程促进政策、成果转化相关群体的权益激励政策以及提升组织转化意愿与能力的科技创新政策.  相似文献   

4.
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排序的科学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成果奖励是为了表彰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科技单位,是一项严肃性、权威性、政策性很强的政府行为。科技成果奖励通过以点代面的广泛宣传和树立榜样的示范效应,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发明创造性,以达到“加速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提高综合国力”的目的。为了贯彻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鼓励自主创新,鼓励攀登科学技术高峰,促进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结合,科技成果奖励必须名副其实。当前,在科技成果奖励中遇到的比较突出和尖锐的问题是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的排序问题。在一些单位,由于科技成果主要完成人的排序问题,已经影响到了正常的科研工作的发展与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技术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科技成果转化问题是技术创新的关键环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问题一直是科技成果转化的热点。本文系统地回顾了关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研究成果,并通过对高校科技成果转让模式的信息经济学模型分析,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制度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校作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承担理论科学研究工作,更要推动科研成果的实际转化,将成果快速实现产业化。通过对典型国内外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的对比分析,提出要促进国内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需要构建适合于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激励机制和评价制度,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研究机制,搭建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和组建专业经纪人队伍,对国内高校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以及平衡经济协同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高校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在学校日常工作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对提高学校整体科技研发水平,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深化校企合作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必须借助一定的模式和途径来实现,好的转化模式能有效降低科研资金投入,降低转化风险,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效率,激发高校、科研机构、科研人员、中介组织结构、企业和社会其他组织的合作积极性。股份制作为近年来已被实践证明为较理想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在加快推动高校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股份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充分证明,股份制是解决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面临的资金、利益、风险、经营机制等问题的有效途径,深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股份制模式对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缩小与世界发达国家差距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重要环节,是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鼓励下,专利申报与授权量呈井喷趋势,但专利成果与企业需求脱节、难以转化、转化率低的现象依然突出。从政策环境、转化模式、制约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尝试提出一种组合转化运营模式,为提高高等院校的专利成果转化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浅议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袁贵平 《江苏高教》2003,(1):70-71,99
科技成果转化是科技成果与社会生活的结合点,是科技工作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体现。本文分析了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的主要因素,并分析了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从创办企业到创建科技园的模式演变及两种模式的优缺点,希望对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功率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0.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没有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也没有统一的成功模式标准。科技成果直接转化孵化公司、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对接、重大科技成果打包转化、组建学科性公司、专利运营五种模式作为适合普通高校推广应用的成果转化模式,梳理其模式核心、特点、运营方式,有助于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探寻出适合自己的成果转化模式。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作为科技研发和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场所,在国家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由于体制机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还有待提高。深入分析当前制约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阻碍因素,探索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模式,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对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公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奖励制度安排存在四种形式,但在具体实践中存在实施方式单一,无法应对战略投资者融资需求,具体适用法律模糊和递延纳税优惠受众狭窄等不足。从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保障公办高校与科技成果完成者的权益角度出发,需要进一步优化既存公办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奖励制度安排的设计,给予科技成果完成者的股权持有身份,避免单纯采取“时际法”或“溯及法”,合理配置递延纳税方案。  相似文献   

13.
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关键环节。影响科技成果转化的因素有很多,文章从投资渠道、组织模式、信息沟通、利益分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论述了国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关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15.
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低下,究其原因在于高校、企业、科技中介和政府四方参与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中还存在各种阻碍因素。为此,各参与主体应整合各自优势资源,搭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平台,开辟出一条科技成果转化高效、有序、低成本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天津滨海新区制造业的高度聚集和高端化发展趋势,为高校的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既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也提供了高效运作的舞台。本文以滨海新区为切入点,深入分析当前天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传统模式,在此基础上找出制约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和瓶颈,提出类“硅谷”——滨海产业带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并对其可行性和操作性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已经建立了以宪法为根本大法,《科学技术进步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为基础,其他部门的法规、规章、政策为补充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法律框架。但是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中法律纠纷维权难度大、成本高,产权不明晰,有些规定模糊,技术合同签订存在着法律缺陷等,因此,应从切实实施现有法律制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知识产权法律保障意识以及加强高校技术合同的签订管理等方面,进一步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8.
《中国高校科技》2017,(Z2):101-103
高校科技成果在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升企业竞争力中具有重要作用,高校科技成果的生命力在于成果所蕴含的学术思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需兼顾学术、实用两方面的特征。高校科技管理职能部门应有自己的清醒认识,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问题从合同契约、模型算式、转化率低的归咎以及学术与实用的辩证关系等方面开展思考,从而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我国地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制定的上位法依据。山东、山西、甘肃以及安徽四省都制定了各自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并根据上位法的规定而设置了本省的促进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机制,然而这四省的法律文本中关于奖励机制的设置存在着诸如合法性困境、可操作性困难以及立法技术不完善的问题。如此,山东、山西、甘肃、安徽应当及时启动本省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的修订工作,同时在奖励机制的设置上如授奖主体、受奖主体、奖励程序、奖励标准等结合新修订的上位法作出更加完善的规定,以促进与鼓励地方的职务科技成果能够顺利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相似文献   

20.
高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从我国高校发展高科技产业的内外因分析入手,说明了高校立足自身的条件和优势,自主创办科技企业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实质意义。并透过对该平台 功能与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现阶段高校科技企业功能与模式创新, 对于加快大学科技成果转化进程,实现高校科技企业超常规发展所产生的重大影响与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我校科技产业的发展模式与产业方向,论述了其集团化运作模式及管理上的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