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高昌回鹘汗国时期君主的语言观为研究对象,根据高昌回鹘汗国所处的历史背景,分析了该时期君主的语言观特点,并论述了上述语言观形成的原因主要是源于对历史的传承、游牧生活与定居生活的交融以及宗教信仰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元1900年,敦煌莫高窟道士王圆篆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封闭这900年之久的石室藏经洞.内藏上起魏晋,下迄北宋的汉、藏、回鹘、龟兹、于阗、梵文等各种文字的经籍档案、文书档案4万余卷.内容涉及唐王朝中央、河西地方政权、河西各郡县、寺院等方面的往来公文、信札、户籍、契约、帐簿及佛教、道教、景教、摩尼教、火袄教和我国古代经、史、子、集等文化典籍,内容十分丰富,是研究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等活动的第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敦煌158窟涅槃图像入手,分析了唐代社会割耳剺面与刺心剖腹之风俗,认为割耳剺面虽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一种葬俗,但在隋唐时期已为汉人社会所熟知和接受,同时也发展出明志取信、诉冤、请愿等新的功能.至于刺心剖腹,作为一种自杀方式虽在西汉以后很少被人采用,但到隋唐时期此风又盛,这与此期大量来华的粟特人所传之祆教法术有关.敦煌158窟涅槃壁画中出现刺心剖腹图像,则是吐蕃占领时期敦煌粟特人改信佛教的真实反映.由于这两种风俗与汉族社会的伦理观念相冲突,遂一再遭到国家的禁止.  相似文献   

4.
中古时期,陆路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两条古丝路逐渐兴盛发展起来,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文化与宗教对中国中古时期节日风俗的变迁及新节庆的产生均有重要影响。潮汕地区现今仍极为盛行的"出花园"成人礼与祆教(琐罗亚斯德教)成人礼在习俗、成人年龄、日月重合的仪式举行时间等方面极其相似。本文将通过考证孩童十五岁"出花园"成人礼之源起,探究"出花园"之祆教因素及祆教文化对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影响,这对重新认识中国古代文化、宗教风俗与丝路国家的关系,推动我国与丝路国家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林玮生 《文化遗产》2023,(2):136-142
一个古老文明的神祇形象(简称神象)均需经历兽形神、人兽神(即人兽同体)、人形神三个相态的递变演进。在这三个相态中,总有一个相态表现得更为饱满、更为凸显,这一相态即为神象的“主调相态”。主调相态隐藏着一个古老民族于神话时代的自我意识特征,也即是人类早期“主客分化”模式,它与该民族日后形成的文化样式密切相关。在世界古老文明中存在三大代表性的典型主调相态:古埃及兽形神(如荷拉斯)、古中国人兽神(如女娲)与古希腊人形神(如宙斯),基于神象三相递变与自我意识演进的阶段性对应规律,我们发现:三大主调相态隐藏着古老民族在早期“主客分化”上所形成的低位、中位、高位三种模式,这三种模式继而相应地影响着三大文明日后的文化样式。  相似文献   

6.
再说毕昇墓碑的物象崇拜与宗教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出版科学》1995年第3期读到任昉先生《再谈“毕昇碑”的宗教色彩》一文(以下称“任文”),此文着力否定毕昇墓碑所刻之“日、月图象源于汉族传统的物象崇拜”,并以“摩尼教崇拜日、月光明”为依据,断定“以‘日’、‘月’为信仰标志的,只有摩尼教亦即日月教”。认为拙文《毕昇墓碑的物象崇拜与宗教色彩》中,“将前者  相似文献   

7.
台湾人口二千多万,住民在早年主要从福建与广东迁入。台湾是一个多宗教的地区,在民间流传的宗教有十余种。除天主教与基督教在17世纪荷兰占领时期,从欧洲传入以外,其他佛教、道教、回教等大多从中国大陆传入。 佛教在台湾势力很大,大寺庙达4000多座,其收入每年有60多亿新台币。 在社会上佛教信徒到处都是,约占全台湾所有宗教信徒的一半。据李桂玲编著的《台港澳宗教概况》介绍,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台湾的佛教团体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来弘扬佛教,如使用广播、电影、文艺演出、出版发行等媒体,举办各种法会、演讲会、旅游以及出版书刊来扩大传教,招募信徒。  相似文献   

8.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佛教艺术造像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时期,这个时期的佛教艺术经历了从西域模式向中原模式的转化,在图像的转变中体现了佛教的汉化过程.敦煌莫高窟地处西域与中原的交接地带,它的佛教造像的汉化过程在这个时期具有典型意义.本文以432窟胁侍菩萨为例,从时代背景,图像演变过程和佛、儒、道合流的文化趋势讨论了莫高窟汉装菩萨出现的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佛教与禳蝗     
吕德廷 《文化遗产》2014,(5):120-126
佛教对蝗灾的认识基于因果关系。中国佛教徒常采用结金光明坛的方式,以期驱除蝗灾,达到蝗不越境或飞往他境的目的。除结金光明坛外,佛经中也有驱蝗的陀罗尼,但未见具体的使用情况。晚唐敦煌地区出现了驱蝗神摩醯首罗天,该神早于南宋时期的驱蝗神刘猛将。  相似文献   

10.
近日,在甘肃省宕昌县藏族群众家中发现晚唐时期古藏文12卷2000余页。该地藏族群众将其称为"苯苯教",该教是中国古代本土产生的一种宗教信仰,是在佛教传入之前已经在藏区流行,藏族群众至今还信仰的一种宗教。中国科学研究院和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探讨唐宋椅子概念演变的基础上,探讨了敦煌壁画中椅子图式的基本状况。着重对初唐莫高窟第334窟壁画《舍利弗宴坐》中的椅子与西魏莫高窟第285窟壁画中的绳床进行全面比较,并对《舍利弗宴坐》中椅子的坐高、坐姿、造型、结构、象征手法以及描绘意图进行图像学描述、分析与诠释,尝试还原历史原境。这是壁画作者在发展性理解经文的基础上,借助于特定的家具、表情、服饰描绘,批判了舍利弗对于佛学修为的机械性观念。这种图像再现与图式传达,对于解读《维摩诘经》以及理解大乘佛教对于小乘佛教的超越,领悟中国禅宗思想的诞生与演进,具有生动而形象的启发价值。这为敦煌图像研究提供了另一种视角与思路。  相似文献   

12.
赵楠  邢若男 《现代传播》2022,(8):50-57+85
敦煌是人类四大文明和三大宗教的交汇点,佛教东传的通道和门户,敦煌国际文化的厚重性、包容性、多元性、立体性特点,赋予了敦煌作为习近平主席“一带一路”倡议民心相通的战略要点和国际传播媒介的独特地位。飞天乐舞是敦煌壁画乐舞中最具文化交流认同特点的现象级别的代表符号。飞天的形象衍变体现出佛教壁画文化东传至中国,从一开始的物的属性模仿,到最终完全被中华文化吸纳汉化,其最初的物质性被消解,最终升华为中华传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美神符号的过程。这一过程展现了各时期中原与西域等国在保留本民族特点的基础上,接受其他民族审美特点和风格,进行磨合改造的文化交流最终深化为文化认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张浩 《大观周刊》2011,(5):34-34,16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经过了一个长期的中国化过程,佛教的中国化主要表现在译经、格义、僧官制度,与农业结合及判教开宗上。  相似文献   

14.
具钮镜与带柄镜分属古镜东、西两大系统,分别以中国和西亚、中亚、地中海地区为代表,两者各有渊源,使用方式亦不同。甘肃敦煌文献所见"鎶鑑"专指唐代经由贸易传入我国境内的西方系带柄镜。考古资料证明最迟在盛唐时期,中原上层社会已经开始使用鎶鑑。通过写本文献中借贷契约文书的记载,亦可以了解鎶鑑在敦煌地区的时价,作为日常用品,其价格适中。鎶鑑特殊的样式启发了中国工匠对其进行仿制,以宋代湖州镜为代表,仿制出的带柄镜在铸造工艺、纹饰风格上与传统具钮镜别无二致,成为传统东方具钮镜系的补充形式,不但丰富了中国传统铜镜的样式和种类,对邻国铜镜的铸造也有深刻影响。自平安时代开始,宋式湖州镜便大量输入日本,包括带柄铜镜在内的各式铜镜被认同和沿袭,对日本和镜的铸造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5.
敦煌遗书图像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宗教与美术具有重要意义,但传统单一线性的图像检索方式不利于敦煌遗书图像隐性知识的挖掘,影响知识发现的深度与广度。而关联数据能够连接多源异构资源,实现多种资源的语义互联,既能促进管理标准化与规范化,又有利于提升图像内容的深入整合,同时,将关联数据应用于敦煌遗书图像在理论、实践与技术上都具备可行性。为此,本文针对敦煌遗书图像的物理特征与内容语义特征构建敦煌遗书图像层次模型,使用元数据描述后将这些元数据进行关联;同时,本文基于关联数据设计敦煌遗书图像知识关联的组织模式,其自底向上分为数据收集层、语义描述层、数据关联层与知识应用层四层,旨在改善图像检索效果并利于敦煌遗书图像的知识发现与智能查询。  相似文献   

16.
民国时期佛教与基督教思潮关系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初至30年代中期,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宗教思潮。其出现的原因按编辑《国内近十年来之宗教思潮》一书的张钦土的解释,在于彼时国人认识到非适宜的人文思想不足以救中国,而宗教作为人文思想之有机成分,也就不可避免地成为人们讨论的一个主题。有人提倡,有人反对,有褒亦有贬,宗教思潮由此引发。张钦士的解释,确有其道理。 至于这股宗教思潮的成分、内容,张钦士侧重于基督教的教义,思想,同时指出社会上还存在其他一些宗教思潮,如新佛教思潮、孔教思潮、各教调和思潮、灵学思潮。在这里,重点考证民国宗教思潮中的佛教思潮与基督教思潮的关系问题。 民国时期,佛教与基督教虽然基本上是和平相处、各求发展的。但由于双方所处的外在环境相同,内部存在的教徒素质不齐,因人损教等问题相近,所面临的顺应时代、改革图存、振兴自身等任务相似,因而也有所交流,甚至发生争执辩论。两教各有一些人撰文,对比评论双方的教义、思想、作用。这样,就使这两种思潮发生了关系。总结起来,当时对于两者关系的论述,共有四种代表性论点。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考证研究。  相似文献   

17.
敦煌藏经洞所出P.2977《法宝东流因缘》“第三明塔”应该是后唐时期编撰的新文本。其编撰方法主要是改编《集神州三宝感通录》等佛书,以后唐时期的地名替代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的地名。也可能参考了其他敦煌文献,又加入了一些编撰者的看法,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印记。当时抄写此卷,或为方便敦煌僧人外出巡礼。P.2977内容与其他敦煌写本佛教文献关系颇为密切,很可能是后唐时期敦煌地方僧人的作品。  相似文献   

18.
王东  曹琴 《图书与情报》2023,(6):133-141+2+145
随着丝绸之路和佛教兴起,玻璃器从中亚、西亚、南亚等地传入中国,并以其珍稀性受到上层人士的重视,成为财富和身份的象征;玻璃器与佛教文化结合,被赋予了独特意涵,是佛教物质思想的外化表现。敦煌壁画绘有大量玻璃器,其形态和功能各异,既是佛教文化的一种体现,也是公元五至十世纪东西方文化交流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9.
舍利石函为中国古代安置佛教舍利的最外层容器,是重要的佛教遗物。利用石函瘗埋舍利,始见于北魏,隋唐时开始流行,两宋时期达到顶峰,元明时期逐渐衰落。在此期间,石函的纹饰题材及其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亦发生变化。以往研究集中在舍利瘗埋制度上,本文利用考古学中类型学方法,对考古出土且纹饰清晰的49件舍利石函纹饰进行探讨。纹饰题材分为佛教的人物、动物、植物、故事、壸门,世俗的瑞兽、植物、云纹、仿木及装饰纹样等。以纪年先后为序,对舍利石函所刻纹饰进行梳理,将纹饰题材及其组合分为北魏至唐武周时期、唐武周时期至北宋末年、金元明三个阶段,并归纳石函纹饰中佛教题材与世俗题材两者间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特征,试图从宗教政策、社会状况等层面,对这一变化加以阐释,并试图从这一角度探讨佛教传入中国后本土化进程。  相似文献   

20.
东汉明帝永平10年(公元67年),蔡愔由天竺取佛经回,汉明帝令建洛阳白马寺以供佛,佛教正式传入中国。佛教东传对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是怎么估量都不过份的。在此以前一直独立发展的中国文化由于受到佛教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极为深刻的变化,中国向来具有广泛吸收外来文化的传统,有巨大的包容性与融合力,发端于印度的佛教进入中国后经过千百年的孕育,形成了完全本土化的中国佛教文化,成为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已深深地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论是在知识阶层还是在广大民间,佛教文化的影响无所不在。中国本土本来是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宗教的,后世所谓“三教九流”之“三教”佛、儒、道,儒为学派,并非宗教,道教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