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国情怀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学科核心价值观。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弘扬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同时还要求把"家国情怀教育"落实到高中历史课程中,把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主要阵地。  相似文献   

2.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初、高中的统编教科书中占有重要位置,初中教科书更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大主题教育。《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明确阐述了传统文化教育所承载的使命,“通过发掘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育人功能,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既是涵养学生家国情怀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学科要求,同时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宗旨。目前,学术探讨中有关初、高中学段历史教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学术成果较为丰富,但聚焦于初高中衔接方面的成果明显薄弱,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教育部制定和发布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和《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强调要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及各学科核心素养的公布,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等根本问题,培养青少年一代的家国情怀成为完成"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初中校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建设特色学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扎根学校,需要在传统学科课程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实践、传统节日活动等课外活动中践行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初中校园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5.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学校的责任。美育是以艺术实践为内容的生命教育,不仅渗透在各个学科中,更流淌在传统文化的血脉中。美术课堂不仅要培养学生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养,还需要打通学科边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以“寻美《诗经》植物”跨学科项目化学习为例,以《诗经》中的植物为研究对象,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美育精神融入课程、将美育活动与多学科知识联动,聚焦美术核心素养、关注课程综合活动、变革学科育人方式。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21,(8):147-148
在强调民族振兴、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时代背景下,国家在2014年提出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地理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这一纲要的提出,对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方向有着极大的指导作用。文章论述了如何将传统文化元素注入地理课堂,实现课程开发的多元探索,提升并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7.
教学案例开发对实现教师个人教学哲学建构、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开发还存在开发者对案例内涵与特征认知不足、缺少与学科育人相结合的理论自觉、对高中英语课程内容的理解存在偏差等困境。为落实高中英语学科育人目标,需要对案例开发价值进行科学定位。文化根源上,案例开发不能脱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精神家园;内容取向上,案例开发不能脱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原则取向上,案例开发要立足于“核心素养”人的培养。为此,建议高中英语教学案例开发在课程目标上立足素养发展,课程内容上落实深层知识结构,学习方式上主张合作探究,评估主体上倡导多元化。  相似文献   

8.
陈丹妮 《教师》2020,(6):90-91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能让化学课堂更加形象生动,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文章通过系统梳理传统文化传承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要从加强顶层制度建设、培养专业教师队伍、完善化学核心素养体系、创新"互联网+"教学模式等方面来推进高中化学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中华文化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长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中有多篇课文的内容涉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与内涵融入当代教学体系,巩固学生的文化根基,培育学生的民族情怀,并鼓励学生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以通过古诗、字谜、节日等多种载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科教育深度融合,德育与美育并举,既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又有利于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下传承美德,获得精神上的提升。  相似文献   

10.
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也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优质课程内容。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选编了传统节日、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内容,是促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应以大单元为教学视角,通过确定学习内容、明晰素养目标、设计真实情境任务及注重学习评价等途径来实现以文化人的育人目标,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陈影  李树民 《江苏教育》2023,(50):49-52
新课标要求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挖掘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是落实新课标要求的重要途径之一。中国古代数学家在勾股定理、圆周率计算、数列求和等方面做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探索,教师在教学时可带领学生从数学家的视角出发,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和方法,体会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探究经验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作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下,品读诗词,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诵读小古文,以培养深厚的文化素养,进行诗配画创作,以培养高尚的情怀素养。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目标问题,从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方面做了全面而又具体的回答。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要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是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中华民族最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彭新春 《甘肃教育》2024,(2):101-10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将文化自信放在语文课程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位置。基于此,文章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生活联系,通过探究创设情境、联系生活、收集资料、搭建平台等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了解、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收集整理相关资料的过程中探索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底蕴,从而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  相似文献   

16.
用优秀的人类文化和民族精神陶冶学生,对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不失为教育教学的积极尝试。周红梅同志从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凸显政治学科德育价值、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中,探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的意义,以建立学科自信、提升教学品位;在变革课程内容、学习方法、校本课程中拓宽融入路径,以全方位、多角度地丰富教学内容、突破学科壁垒;从因课制宜、连贯性与系统化思维、时代性、创新性原则入手,以细化融入要求,准确把握原则方向。党中央将教育的根本任务设定为立德树人,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师肩负重要时代使命,要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给学生,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深刻领会传统文化知识的同时,实现良好道德素养及人格修养的进阶提升。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广泛开展吟诵古典诗词、传习传统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传统经典是引领学生从小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接受优秀文化熏陶的捷径,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宝贵资源。诵读经典,对帮助孩子领略文化精髓、汲取精神营养、培养高尚情操、提升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了解并学习中国文化已成为世界瞩目的一个文化现象。《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凸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所有学科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然而,当前中小学生存在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内核认识理解流于表面、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把握不够深入的问题。音乐作为培养艺术修养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渗透传统文化具有显著优势。文章分析了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以期能够在提升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同时,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9.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应适当地探索和发掘中医药文化中能与学科教学融合的部分,在培养学生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同时,发扬和传承中医药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20.
魏兰仔 《家长》2024,(7):94-96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独特标识,中国古典诗歌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语文教材体现和落实新课标的重要内容,但当前古诗教学存在教法单一、内容单薄的疲态,亟待改进。众所周知,中国古典诗歌与音乐融合由来已久,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在加强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的素养目标上存在共性。因此,将语文学科与音乐学科进行跨学科学习,以诗音融合的方式,丰富教学内容,凸显诗情文意,引导学生在更广阔的语文课程场景中迈向深度学习,进而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一、承古融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