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科技日益发达的时代,网课适应了疫情下教师和学生无法见面且课能不停教能不停的状况。面对高三二轮复习的网络授课任务,一个问题摆在了我的面前:我带的两个班从去年暑假开始就一直在践行审辩式教学,学生已经适了这种教学模式,但当前情况是其他班级的学生不了解我的这种教学模式。鉴于审辩式教学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都能被充分调动,我决定在线上教学中继续推进审辩式教学。  相似文献   

2.
审辩式学习是对《中庸》中“学、问、思、辨、行”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审辩式思维的中国化表达,包括“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勇于质疑、直面挑战、切中肯綮”五个思维要素,源于“思、智、勇、仁、中”五个核心范畴,在“路径引领”与“文化属性”的对话中厘清审辩式思维的价值追求是“浸润学习品质、滋养根本智慧、守护自由意志、铸就人格气度、秉持高贵信仰”。  相似文献   

3.
<正>今天,国际教育界已经形成共识:教育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最值得期许的、最核心的教育成果。审辩式思维是教育的解放力量,是私人生活和公共生活的强大资源。审辩式思维是创新型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审辩式思维不仅是持续钻研的动力,更是理性和民主社会的基础。几乎所有对世界各国教育都有所了解的人的共同感受是,与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4.
5.
教育主要是教学思维。审查的思维也被称为审辩性思维,并被各国认可成为创新人才最重要的心理特征之一。我国教育部还将基于审辩的思维指定为学生所需的核心素质之一。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审辩式思维的教学模式,以及如何培养一些学生审辩式思维的思想。  相似文献   

6.
徐舒婷 《教师》2019,(16):35-36
“审辩式思维”在当今国际社会得到广泛的认可,尤其在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更高要求的今天,日常教学要更加注重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不仅要能够思考,更要懂得对文学作品进行辨析、分析、欣赏、判断。因此,依托审辩式思维进行日常教学,让学生学会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有创新的思考,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7.
<正>审辩式思维能力,与元认知能力、自我激励、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并称为21世纪最令人期待的教育成果。这些能力和特质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比如,审辩式思维的"价值多元"和"怀疑精神",可以使一个人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和灵活性,这不仅可以达成更有效的团队合作,也可以激发每个人探究的动力,以及进行创造性发明的动力。因此,创造力是审辩式思维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8.
高中阶段的记叙文写作强调的不只是写作手法综合运用、表达上文采斐然,与初中简单记叙文相比,它更重要的是情感的厚度、思想的深度。写作者应努力摆脱肤浅的一望而知的理解,追求更加多元或深层的,甚至富有批判性与独创性的认知,这样才能写出一篇情理并举、流畅深刻的文章,从这个意义上说,“审辩”思维对高中生记叙文的渗透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审辩式阅读要以文本为中心,进行细读。在阅读的过程中寻找文本的缝隙与空白,重视语境的影响,关注上下文,倾听文本发出的细微声响,解读出作品的浅层意义与深层意蕴。用审辩式思维读《论语》,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本意义,读出《论语》这一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历史意义,结合当下读出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指出“关键能力是高考考查中的重点内容”,而“高考各科的关键能力与必备知识,是以学科素养为导向进行界定的”。历史学科有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诸素养中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诸素养中对历史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要求;家国情怀是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从字面上看,  相似文献   

11.
初中语文审辩式教学,是一种充分运用理解、分析、综合与评价等认知技能,关注学生伴随学习过程产生的心理及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理性判断,引导学生会质疑、会包容、会生活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正>所谓"钱学森之问",是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认为,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必须重视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发展。一、作为核心教育成果的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是critical thinking的汉语翻译。今天,更普遍使用的汉语翻译是"批判性思维"。许多人已经发现,这个翻译与英文原意之间存在距离。在维基百科的汉语版中采用了"审辩式思维"的译法,本文采用这一译法。在维基百科英文版中,对审辩式思维的介绍是:  相似文献   

13.
基于审辩式思维的高考作文命题,能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理性辩证地表达个人观点。从高考题目中寻找命题方向,研究写作重点,探寻写作发展规律,对当前写作教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近年尤其是2022年高考作文命题,探究基于审辩式思维的写作规律,在掌握规律与把握审辩特点的前提下,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相似文献   

14.
林雨娇 《福建教育》2022,(31):48-49
审辩式思维逐渐被认为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基本的思维工具。文章从知识迁移、质疑问难、反省概括三个角度阐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相似文献   

15.
李萍 《湖北教育》2023,(1):48-50
<正>审辩式思维就是合乎逻辑地进行质疑和推理的思维。具有审辩式思维能力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心理特征。小学生的习作以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为主。笔者以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两类习作教学为例,谈谈审辩式思维在习作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正>在传统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思维呈现单一、线性、平面等特点,难以促成以发散、多向、立体为特质的审辩式思维体验。如果教师能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从丰富多元阅读材料、鼓励发问质疑、开展辩论自省、坚持明辨笃行等环节开展思维训练,经持之以恒的潜移默化,学生将逐渐从of English—with English—beyond English中习得审辩式思维的方法、能力,不断发展和提  相似文献   

17.
<正>《思维技能评估(简称TSA)》是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和伦敦大学学院(英国顶尖大学之一)招生中的一项测试,由隶属于剑桥大学的剑桥英语语言测试机构的招考中心主持。TSA成绩不仅被用于招生,也是注册学习这三所大学的许多相关课程的必备条件。学校根据TSA成绩和来自其他方面的背景信息,评估申请者是否适合学习某些课程。同时,TSA也被荷兰莱顿大学和马来西亚国家大学采用。  相似文献   

18.
周彩娣 《天津教育》2020,(21):77-78
"思维发展与提升"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最高层次是作为创造力源泉的审辩式思维。学生拥有审辩式思维,才会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独创性解读。本文从目标元素设定、提问方式选择、捕捉课堂生成和评价检测成效的四个点,探讨小学语文审辩式思维课堂教学的支架搭建路径,让课堂教学的改革迈出质变的一步。  相似文献   

19.
李春忠  殷鹏 《教学考试》2022,(17):13-16
<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明确指出“高考要求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既包括同一层面、横向的交互融合,也包括不同层面之间、纵向的融会贯通。”因此,在二轮备考时不能把各个知识点割裂复习,而要把必备知识放到整体知识网络中,把必备知识与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核心价值之间紧密相连,形成具有内在逻辑关系的知识网络。在复习时,可以充分利用归类、分析、解释等审辩式思维将必备知识与学科素养紧密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