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经历了最初的语言知识传授到后来的语言交际技能训练的发展过程,但总体来说一直有“去文化化”教学模式之嫌.为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根据文化语境的内涵,探讨“文化语境化”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适时构建虚拟文化语境,融合语言与文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2.
今天习以为常的“大众”概念的使用以及与之相关的“大众文学”等在1930年代对很多中国知识界的人来说都是“新兴”的词汇,需要在特定的文化政治语境下叙述。但“大众”的概念不是骤然空降而来的,在晚清至1930年代之前的语境中它就曾经以不同的面目反复出现过。对“大众”/“民众”的关注是在晚清救亡图存的启蒙浪潮中兴起的,与这种重新认识“大众”/“民众”的过程相伴随的也有平民教育运动、关于“民众文学”的讨论等,而这些都需要在一个大众正在崛起的时代语境中来考量。  相似文献   

3.
反本质主义及其引发的“后现代思潮”在经历了大半个世纪思想里程以后,其自身存在的问题已日益显露,身处“后现代”文化语境的哲学面对这种“否定之否定”,应以积极的态度对其加以扬弃,即在其营造的“多元普遍主义”格局中,既怀有普遍性理想,又不固守排他性立场,以此才能对现代哲学的话语与知识形态作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4.
合力之场:文学批评如何突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78年以来,中国文学批评和理论界呈现出了主导文化、精英文化、通俗文化和民间文化等多元文化因素构成的“合力之场”。在这个“合力之场”中存在着诸多困惑与迷惘,如竭力追逐西方文学理论的“热点”问题,在异质文化交流中脱离本土思想文化语境、背离本土传统、急功近利的实用主义心态等。这些难题,使当代文学批评取得实质性突破面临着巨大的障碍。  相似文献   

5.
文本的生成有赖于“文化语境”。翻译,作为对原作的一种阐释,不能忽视原作所赖以生成的“文化语境”;同时,为使原作的生命在新的文化土壤里得以延续,翻译也必须兼顾译入语的“文化语境”。文章通过引用实例来分析源语文化语境中的地理环境、思维方式、历史背景及历史典故等对原文本解读的影响,并运用相同实例进一步阐述译入语文化语境在译文表达阶段对翻译策略的制约。可用意译法、归化法和类比法等策略来传迭源语语境下的原文,使译文的表达贴切自然,使原作的生命得以延续。  相似文献   

6.
刘勰“原道”说是困扰现代学人的一大学术难题,原因之一是文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使其陷入了理论困局。从刘勰本人的“问题意识”入手,并结合当时的文化语境来考查刘勰对“道体”的具体态度和处理方法,可以发现刘勰“原道”之“道”是在魏晋玄学的学术语境下生成的独具特质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7.
刘勰“原道”说是困扰现代学人的一大学术难题,原因之一是文学本质主义的思维模式使其陷入了理论困局。从刘勰本人的“问题意识”入手,并结合当时的文化语境来考查刘勰对“道体”的具体态度和处理方法,可以发现刘勰“原道”之“道”是在魏晋玄学的学术语境下生成的独具特质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8.
师范教育的德育是所育人才能否为师的根本。当下我国师范教育的德育面临德与智失谐、德与文失谐、德与行失谐的窘境。师范教育的德育既有普通德育的共性,又有其固有特性,是更为严苛和神圣的德育范式。因此需要用原点思维对师范教育的德育进行审慎思考,让师范教育的德育回归“善”之本真,同时将“情”之德育融于现实生活,把德性的养成作为塑造德育格局的重心,进而追求德育的“美”之境界。建构师范教育的德育体系必须立足当下中国社会现实,在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滋养下分析当代师范教育的德育理路,探寻师范教育的德育文化语境与路径。从面向“新时代”,植根祖国大地,围绕职业素养三个方面,分别探讨在“时间”文化语境、“空间”文化语境和“职业”文化语境中的中国特色师范教育的德育(树人)之道,凸显当代中国师范教育德育的实践逻辑、国际视野和专业属性。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全球化”概念的含义丰富而又驳杂,处在现实——理想——方式三个不同的意义层面,它体现了我们心之隐在的“全球化”本质上是“西文化”。“全球化”由经济领域向文化领域渗透,因此“全球化”语境与“世界性的民族文学”产生的语境相悖。故而在全球化语境中,人的素质提高与文学的品质提升,必须面向当下的现实处境言说,把文学与人的发展作为追求目标。  相似文献   

10.
“言传语境”与“意会语境”是对低语境和高语境内涵的表征,是跨文化交际的核心问题。两种语境差异有着不同的溯源,容易令交际者产生困惑、误解和不适。在“意会语境”中从事跨文化交际,应该在语言风格、逆向思维和交际观念等策略层面寻找突破口,并坚持差异性、倾向性和合作性三大语境交流原则。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传播技术手段的进步和民权思想的崛起,“意会”语境中的中国文化有着向“言传”语境迁移的态势,不仅要求“知识共享”,还要求“价值互补”,既要坚持文化“本土特色”,又要加强外部语言文化的“认同”,这对于培养我们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理解度和宽容度,增强我们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缩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距,从而促进跨文化交流,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文化研究之父雷蒙德·威廉斯从三个大的方面来分析文化的定义:一是“知识—文献”的形态方面;二是社会“整体生活方式”方面;三是“理想化”形态方面。从文化与文本的关系来看,其第一方面为文化直接呈现为文本的形态;第二方面为文本的背景,即上下文(context,语境)形态,生活的实践方式或不直接呈现为文本,但总可以找到与文本的这样那样、或远或近的联系,所以有“社会文本”之说;第三方面为文本的潜在方式,或“预文本”方式,某种主体文  相似文献   

12.
由社会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语境隔膜常让学生在理解革命文化的过程中出现困难。常见的语境隔膜表现为:学生主体经验和书本知识之间的外部语境冲突,陌生词汇所带来的上下文语境理解隔膜,以及古今汉字差异所生发的时代语境隔膜。基于此,研究通过对《吃水不忘挖井人》一文中的三组词语:“吃”水和“喝”水、“革命”和“解放”、“时”刻和“時”刻为例,分析革命文化进语文课程的语境隔膜问题,并提出纾解语境隔膜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拐弯抹角”与“沉默”为例,分析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指出这些差异皆因不同的语境文化所致。不同的语境文化并无优劣之分,它们只是不同而已。顺利的跨文化交际有赖于交际双方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孝道文化如何煥发生机,“新千禧”这一代人与传统孝道文化的遭遇将以何种途径展开。在传统与现代的“出场语境”嬗变之间,探究传统孝道文化的化育如何从“当年”到“当下”,“孝”的化育可以依赖如何的“出场路径”,应当表现为如何的“出场形态”的问题[1]。  相似文献   

15.
产生于怀旧语境中的《长恨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诸多怀旧文化特色:其一是对“殖民”文化的复制及宣扬;其二是对“高雅”之享乐主义的膜拜。在这样的怀旧语境中产生的《长恨歌》在某种程度上是“隔绝了底层社会的利益代言角色”的一种行为,是典型的势利价值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6.
研究辞格语义不能不注重对语境的观照,属喻格语义的形成得力于文化语境以及上下文语境的共同作用。首先,属喻格的产生源于国人传统的属相文化,这是属喻格修辞义发展的起点和文化心理基础;其次,属喻格语义发展至最终完成是在上下文语境中“属”的理性意义与其宾语交、互作用,经过三次“语义同化-语义消耗”才得以实现的,它以“属”为形式标记,通过相似联想用与一事物本质不同的另一事物来描述该事物,形象生动,贴切传神,是比喻格下位辞格。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烛之武退秦师》为例,按照“秦晋之好”“秦晋恩怨”和“晋郑之怨”分门别类地梳理出与其关系密切的史实,进而提出如下观点:一是了解必要的历史语境是准确读懂文本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二是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中,首先阅读“全文”,再将“选文”置于“全文”语境之内,以获得最直接的历史语境;三是教师还应借助其他资料来获得一些间接的历史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8.
"以自然为法"是人类文明源头一个最为朴质的生存观念,其在中国古代演绎成"法自然"文化。在古今中外的时空大坐标中,富有张力的"法自然"的生存与观念文化是我们体认中国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之"同"与"常"的文化语境,是辨析中国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之"异"与"变"的文化批判语境,是澄清和西方课程与教学思想的自然法文化语境之联系与区别的文化比较语境,也是理清古代课程与教学思想传承与当代课程与教学创生关系的重要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19.
现代新儒家演绎的历史——再说高阳历史小说的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的言说生成于两种语境,即“在现场”的文本语境和“不在现场”的文化语境。后者作为一种既定的文化结构必然会影响作者的言说,使其具有了特定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意味,从而成为文本意蕴的一种构成因素。高阳历史小说的创作正是以现代新儒学的复兴为文化语境的,从他对历史题材的选择和演绎中,可以看到与新儒学的一脉相承的关系;高阳把新儒学鼓吹的历史文化精神人格化了。其历史小说的特点,包括长处与短处,都与之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在英汉翻译中“归化”还是“洋化”的问题实际上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意译”和“直译”的问题。面对越来越频繁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翻译已成为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这种翻译有时是优美的文学翻译,有时是严谨的科技翻译,有时只是日常生活中直白的翻译,文化语境就决定了我们该采用“归化”还是“洋化”。本文首先聚焦文化语境下翻译的特点,通过分析“归化”和“洋化”问题的矛盾及原则,从源文化、译入文化、译者这三个角度提出解决的方法,从而有效地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