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陕西日报》二月十一日第二版《轮奸哑女国法难容》的报道中有“凌晨一时”之称;二月十四日第一版“秦瞭望哨”栏末之内又有“深夜凌晨三时”之称。这样使用“凌晨”一词不妥。《辞海》和《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均是:“凌晨”,即指“天快亮的时候”。它与“拂晓”的含义相同,与“黎明”的含义相似(《辞海》注释“黎明”:“天将亮末亮时”)。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写的《采地黄者》诗中有一句说:“凌晨荷锄去,薄暮不盈筐”。据注释:凌晨,即天将亮时;薄暮,  相似文献   

2.
法国历史学家阿利耶斯发现,在18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对现代意义上的青春期进行划分,没有形成青春、青年的概念:童年、少年、青年这些概念,不仅没有形成,青年人也没有成为独立的社会性的存在群体参与历史.而恰恰是法国大革命的那个年代,“青年”才诞生了.  相似文献   

3.
何谓“活”?     
经济宣传不仅要加强,而且要搞活,这话我们讲了好几年。但是,何谓“活”?这问题又似乎没得到满意的解答。多年来,我们往往把“活”仅限在形式的范畴内,诸如报道形式的变革、报道体裁的创新、写作技巧的变化等等。因为把“活”限在形式范畴内,延伸下来的误会是:“活”的东西就深不了;甚至认为,“活”的东西就是那些“花里胡哨”没有分量的东西。这便把“活”与“深”对立了起来,影响了人们对“活”和“深”的科学探讨和实践。其实,把“活”仅限在形式范畴内,本身是认识上的片面性,是不科学的。笔者认为,形式上的“活”,是“活”;但“活”,不光是形式问题,首先应是内容范畴内的问题。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内容是“死”东西,形式再  相似文献   

4.
把某个领域内一年内的重大事件、重要数据、文献资料等,分门别类地编纂起来,供人们查阅,这就是年鉴。它是一种工具书。我国的年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成书于14世纪40年代的《宋史·艺文志》中,就有《年鉴》一卷,可惜  相似文献   

5.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这一概念的内涵。进大学读书以前和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不宜称其为“大学生”了。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误用“大学生”一词的现象较为多见。例如,山西日报去年11月15日第一版《退职还乡的大学生》,其所指“大学生”,并非现在在“高等学校读书”者,而是1958  相似文献   

6.
某报登载了一篇文章,题目是《杂文的福气——<微言集>序》。盛赞《微言集》作者“逻辑思维中,用激情表达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微言集》这本书写得如何,序文是否有真知灼见,姑且不论,书名“微言”,就叫人  相似文献   

7.
“在高等学校读书的学生”,这就是“大学生”这一概念的内涵。进大学读书以前和大学毕业工作之后,就不宜称其为“大学生”了。但是,现在有些报刊误用“大学生”一词的现象较为多见。例如,山西日报去年11月15日第一版《退职还乡的大学生》,其所指“大学生”,并非现在在“高等学校读书”者,而是1958年从某矿业学院毕业分配当技术员,五年后因病退职回乡的一位同志。又如,工人日报1月15日第二版《大学生陆敏贤甘下小厂捧“帅印”》的报道,其所称“大学生”原是“1970年从上海交大毕业的”。人们若只看标题,不看报道内容,就会以为是在校大学生中途跑到工厂去当“官”了呢! 诸如此类的对“大学生”一词的误用,有损于汉语的规范化,应当避免。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前不 久发表了一 篇题为“中关工委” 举行会议的新闻。 对相当一部分读者 来说,“中关工委” 简直是一个难猜的 谜。 “中关工委”是 什么?生活在北京 和中央新闻单位的 编辑当然是清楚不 过的,但外地读者 对“中关工委”一是 理解成北京有个闻 名海内外的“中关 村”,“中关工委”大 概指的是中关村工 作委员会;二是推 测成北京有家“中 直机关工作委员 会”。 读了新闻后才 知道:“中关工委”是“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的简称。问题在于作为一张全国性大报,编辑对标题的适应性和通用性是不应忽视的,因为不少读者…  相似文献   

9.
常见报刊上有“中央级新闻单位”一说,虽然不解,但以为无关宏旨,稀里马虎也罢。近见一则消息,说设在某市的“中央级新闻单位记者站”多如牛毛,有的骗钱骗物;又亲见一例:某报派人到某省委宣传部,要人家下令下面订他们的这个“中央级”报。宣传部的同志四方打探,才弄清是国家某委什么公司办的报。“中央级”竟这般多如牛毛,已是不妙;”公司”也可以拿来用用,而且出现了骗钱骗物,  相似文献   

10.
何谓“活”?     
经济宣传不仅要加强,而且要搞活,这话我们讲了好几年。但是,何谓“活”?这问题又似乎没得到满意的解答。多年来,我们往往把“活”仅限在形式的范畴内,诸如报道形式的变革、报道体裁的创新、写作技巧的变化等等。因为把“活”限在形式范畴内,延伸下来的误会是:“活”的东西就深不了;甚至认为,“活”的东西就是那些“花里胡哨”没有分量的东  相似文献   

11.
本人写了“武进县地方工业局帮助乡镇企业提高接受联合能力”一稿,8月4日新华日报见报时,稿中“湖塘镇苎麻厂”却成了“湖塘镇萱麻厂”。“苎麻”何以成了“萱麻”,且何谓“萱麻”?令人不解。仔细想来,大概是编辑同志误以为作为“乱用简体字”,把“宣”字写成“苎”字,于是想当然地把“苎”字“改正”成“萱”字的缘故吧。可是,殊不  相似文献   

12.
“泰斗”即泰山、北斗的简称。据《新唐书·韩愈传》记载:唐朝的文学家韩愈,善于写古文、他的文章广为流传,当时学者对他是“仰之如泰山、北斗”。“文学泰斗”,今指有名望、有影响、被人们所景仰的文学大家。比如印度现代伟大作家泰戈尔,19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年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他的创作对印度文学发展产生了具大影响,被誉为印度的“文学泰斗”。  相似文献   

13.
最近出差到某省,听到当地的同行们论及“新闻经纪人”的问题,颇感惊奇。“经纪人”,工商界久已有之,上海叫“掮客”。这是经济界里的一个行当,职能是充当买卖的中间人,为双方牵线搭桥,成交之后他们从中收取佣金,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新闻经纪人”又是怎么回事呢? 听知情人解说,所谓“新闻经纪人”,不过是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公共关系学在国内风行起来了。在报刊上可以看到,某些省、市专门成立了“公共关系学会”,有的事业,企业单位还设立了“公共关系部”。究竟什么是公共关系学呢? 公共关系,是一个组织运用传播的手段,使自己适应环境并使环境适应自己的一种活动或职能。它的主要功能是沟通信息,协调关系,扫除相互关系中的障碍,谋求合作和支持。公共关系的发源地是美国,它的“前身”是十九世纪中叶开始风行起来的各种组织的报刊宣传活动。本世纪二十年代、特别是五十年代以来,公共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出差到某省,听到当地的同行们论及“新闻经纪人”的问题,颇感惊奇。“经纪人”,工商界久已有之,上海叫“掮客”。这是经济界里的一个行当,职能是充当买卖的中间人,为双方牵线搭桥,成交之后他们从中收取佣金,这是众所周知的。那么,“新闻经纪人”又是怎么回事呢?听知情人解说,所谓“新闻经纪人”,不过是人们对新闻战线上新出现的某种人物的一种戏称而  相似文献   

16.
"负面报道"的概念始于何时,暂且无从考据;此说与日俱盛却是有目共睹,并且还派生出了"控制负面报道""减少负面新闻"等说法.  相似文献   

17.
日本首相中曾根执政4年多来,曾多次提出“国际国家”这一名词。今年1月,他在施政演说中又称:“面向21世纪,要真正建成国际国家日本”。什么叫“国际国家”?简单地说,就是全球性国家。1985年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提出:“应实现向世界开放的国际国家日本”。日  相似文献   

18.
外电中经常提到西欧的“尤里卡”计划。何谓“尤里卡”计划?简言之,就是建立“欧洲技术共同体”的计划,是西欧国家在新的科技革命猛烈冲击下制定的一项总体发展战略。这个计划由法国总统密特朗于1985年4月率先提出,然后经过十八个国家(西欧十七国加上土耳其)的外交部长和研究部长讨论通过。“尤里卡”是希腊文eureka一词的英译音(希腊文读作“欧雷卡”),意即“我找到了!”有了!”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一年,鲁迅在《上海文艺之一瞥》里,曾这样概括一种流派的文艺创作:“这时新的才子+佳人小说便又流行起来,但佳人已是良家女子,和才子相悦相恋,分拆不开,柳荫花下,象一对蝴蝶,一双鸳鸯一样,但有时因为严禁,或者因为薄命,也竟至于偶见悲剧的  相似文献   

20.
一 身为一名从事当代中国流行文化和青少年亚文化研究的青年学者,我在出席一些学术性研讨会、论坛、沙龙时,常常会遭遇这样一种困境:在真正地进入我所要着重探讨的文化议题之前,我必须先拿出相当长的时间,向在场的多数与会者解释某些与我的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网络词语,以至于当"名词解释"的工作完成之时,我的发言时间也已经所剩无几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