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自强 《新闻窗》2008,(4):67-68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生活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科技报道在新闻传播中的地位目益彰显,在传播科技信息、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达科学方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社会责任和义务。所以,努力写好科技新闻,改进科技报道,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是新闻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张倩 《传媒》2014,(11):36-38
正据第八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我国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3.27%,只相当于日本、加拿大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末的水平。少年儿童是未来社会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少年儿童当中要通过有效的载体,采取有效的科普宣传方式,积极弘扬科学思想,传播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方  相似文献   

3.
张楠 《青年记者》2012,(14):13-14
当前,各国普遍认识到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国民科学素质的竞争.其中,科技记者在科学普及、提高国民科学素养中也扮演着越来越直接而重要的角色.曾获得诺贝尔奖的白川英树先生认为:"在这个科技迅猛发展的社会里,大众是需要科普知识的,而媒体是传播科普知识的最好的渠道,所以进步的社会需要科学报道和科学记者,这是衡量社会进步程度的标准."  相似文献   

4.
科技管理中的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和客观世界越来越离不开科学精神的指引和人文精神的关怀。文章着重指出在现代科技管理中应该渗透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科技管理工作者要自觉地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追求科技管理工作与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科学的发展在社会的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看到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的知识分子在20世纪初就提出科学救国的方针,并积极宣传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方法,弘扬科学精神,希望以此使中国走向繁荣。但是,落后的社会制度一直是科学发展的桎梏。新中国成立以后,科学得到了很大发展,反过来又作为第一生产力推动着新中国社会的前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科技、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地位。作为科普宣传阵地的博物馆应该根据中国的国情,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科教兴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科学技术期刊是科学技术事业和出版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宣传党和国家的科技方针政策和科技法律、法规,公布新的科技成果,传播科技信息,交流学术思想,促进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培养科技人才,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7.
齐二娜 《报刊之友》2010,(11):149-150
广告的目的是销售,这就注定了它具有"天生的宣传倾向性"。广告在采用科技的时候,必然会因其目的而故意撇开科技"坏"的一面。在科技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与生命质量上,大做文章。这种广告宣传,在增加人们的"科学膜拜"上起了不容小觑的作用,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定的"价值观"、"消费观",更深层次地侵蚀了我们的精神环境,埋下诸多不利于整个社会健康发展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新闻必须真实。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就是提供真实的新闻。科技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就是向受众提供真实的科技新闻,这是不言而喻的。 江泽民同志1996年5月2日在中国科协“五大”上讲话时说:“广大科技工作者一定要高举科学的旗帜,弘扬科学精神,坚决反对封建迷信,揭露和抵制各种伪科学、反科学行为,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进行不懈  相似文献   

9.
科学普及·公众理解科学·科学传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自主创新是支撑一个国家崛起的筋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已经步入了全球化和国际化的时代。我国社会发展也到了一个关键时期,许多瓶颈问题有待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来加以解决。但是,科技创新又不单是少数科学家和科技工作者的事,这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参与,为科技创新的制度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这样才能形成水涨船高的社会效应。这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向全社会普及科技知识,研究科学史,宣传科学家,传播科学精神,弘扬“第三种文化”——科学文化,多角度、全方位地思考和理解科学问题。因此,本期话题围绕转变科普观念,引导科普出版,请有关专家、学者发表看法,以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10.
改革开放以来,大众媒体,尤其是一些涉农的专业报刊都十分注重农业科技宣传。媒体的农业科技宣传在指导农民学科学、用科学,依靠科技致富,促进农业增收方面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农村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农业和农民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而给农业科技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张惠民 《编辑学报》2005,17(2):81-83
以清末民初创办的几种期刊为例,剖析中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认为:期刊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在当时社会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它在宣传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和传播国内科技研究成果等方面做出了显著成绩;编辑们在做好把关人、优化传播媒介、注重传播效果的研究诸方面都有很好的尝试;这些办刊经验为我国现代科技学术期刊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基础中的基础。出版服务于科技的基准点和着重点在于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技观;洞悉中国传统文化特质,弘扬科技发展优长、弥补科技发展不足;满足中国式现代化对科技出版的需求,着力推进社会整体进步和高质量发展;贴近世界科技发展前沿,熟知世界科技发展总趋势;强化科技出版自身建设,走在科技创新的前沿。  相似文献   

13.
科技编辑科学精神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阳红 《编辑学报》2001,13(4):228-230
结合科技编辑活动的特征、科技出版物的性质以及科技编辑实践,论述培养科技编辑的科学精神必须提高对科技编辑科学精神的认识,必须了解科技史和科学常识,并学会用哲学的观点和方法来研究科技编辑的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14.
印度政府一直致力于改变义务教育相对薄弱的现状,基于科技博物馆的非正规科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结合印度的历史发展与社会背景,依托印度政府提出的两项教育政策和三项科技政策,联系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印度加尔各答的比尔拉工业技术博物馆和尼赫鲁科学中心的具体案例,阐述和浅析印度基于科技博物馆的四类中小学科学教育在科学知识普及、科学精神传播、专才培养、参与式互动、针对性教育活动等方面的特点,试图为探索发展中国家基于科技博物馆的中小学科学教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闻实践》2009,(6):F0004-F0004
今年7月1日,《浙江科技报》将迎来45周岁生日。 45年来,《浙江科技报》肩负“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技政策、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的使命,在科技宣传与科学普及这块希望的土地上辛勤耕耘,把科技的种子撒在了东海之滨、钱江两岸。  相似文献   

16.
科技论文美的形态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汉文 《编辑学报》1992,4(3):133-137
科技论文美包含有自然美、科学美、艺术美、编辑美和社会美。它是多种美的形态的具体表现和综合统一体,是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是真善美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好奇”的时代.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几何级别的信息传播,让读者对于新科技、新知识的好奇心空前发育,重新认识科技报道,已经成为包括省级党报在内的各类媒体争夺影响力的重要竞争领域. 2012年10月,浙江日报推出“人文·好奇”版,同时,浙报集团牵手省科协,联手打造浙江科普传播新品牌“科学+”,计划在三年内将“科学+”打造成为国内最具知名度的科学传播品牌.这也是浙江日报科技报道史上一次史无前例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刘浩 《网络传播》2007,(8):30-31
互联网是20世纪一项重大基础性科技发明,它引发了人类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对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何适应信息时代的这一伟大变革,把互联网建设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对外宣传的新渠道,从而有效促进各级政府执政能力的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文化力既是科技文化力的组成成分,又是整个期刊文化力的组成成分,是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科技文化素质的潜在动力。传播科学知识与科学方法,宣传科学思想与科学精神,是科技期刊的重要作用。科技期刊文化力作为一种隐性人文资源,能够实现社会价值的增值。深入研究和探讨科技期刊文化及其作用力,对于科技期刊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从企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竞争情报需求的特点及内容出发,结合目前高校图书馆开展竞争情报服务的现状,利用SWOT分析法分析高校图书馆开展企业竞争情报服务的内部优劣势及外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面向企业科技创新的竞争情报服务策略。高校图书馆在面向企业科技创新开展竞争情报服务时应明确自身角色定位,与企业建立竞争情报合作机制;精准了解企业竞争情报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开发特色竞争情报服务产品,打造服务品牌;提高馆员竞争情报素养;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