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代散文作家灿若群星,辉映着我国现代文学的天空。吴伯萧就是其中的一位。他的散文纯朴素雅,蕴藉深沉。读他的散文如品香茗,如饮醇醪。这固然与他作品丰富的内涵隽永的情思分不开,更与他所采用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点分不开。吴伯萧散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善用铺排手法。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体物赋情,他的散文总能从平凡的事物中发掘出美的意蕴,铺写开来,豁人耳目,沁人心脾。下面,我们结合中学课本所选的他的几篇作品,看看他是怎样具体运用铺排手法的。一遵循事理铺陈其事吴伯萧散文无论是写景咏物,还是记人叙事,给人的感觉是明白晓畅,如话家常,这固然与作品质朴的语言风格分不开,更与作品明晰的线索不可分。作者并未在文章结构上苦心孤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当代文坛上,吴伯萧是一位始终专一地致力于散文创作的著名作家。他的散文独树一帜。选入中学语文课本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标志着作家个性风格的成熟,《猎户》也别具特色。它们都素淡深逮,具有一种淳厚而自然的美。散文要求真,吴伯萧的散文不论是抒写对延安生活的怀念,还是对社会主义建设人物的赞颂,总充满着真情实感。这三篇散文既是他在不同历史时期战斗生活的剪影,又是他思想感情的升华,尤其是怀念延安生活的《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蕴藏着一种内在的情感,显得深沉而厚实,这是因为他写的是亲身见闻、亲身经历,当年的延安生活,充实、壮丽,充满着希望和朝气,艰难困苦压不倒共产党人。作家在抗日战争爆发后  相似文献   

3.
中学语文第六册吴伯萧的《菜园小记》是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它通过表现种菜劳动的乐趣来反映当时延安的那种热爱劳动、自力更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其中第九自然段有这样抒情的描述:‘“夜雨剪春韭”是老杜的诗句吧,清新极了;老圃种菜,一畦菜怕不就是  相似文献   

4.
吴伯萧同志的《猎户》是1962年写作的访问记。这篇写人的散文不仅内容深刻,而且在艺术表现方面匠心独运,别开生面,值得玩味的地方颇多。曲折多变,引人入胜古人说:“凡作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由于吴伯萧同志深知此理,因此,《猎户》的情节安排,才曲折多变,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即点明题意:“正是大好的打猎时期。我们到红石崖去访问  相似文献   

5.
吴伯萧的《难老泉》是一篇取材广博,内容丰富,而中心十分突出的优美游记散文。作者巧以“难老泉”象征着我们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祖国永远充满活力,青春长驻,赞颂了晋祠一带的巨大变化和繁荣景象。这篇散文佳作,觅满着浪漫激情,充满着审美意趣,给人以美的享受。纵观《难老泉》一文,其美趣在于疏散美、风格美、人格美、语言美,概言之为“四美”,下文就依次谈谈这“四美”。 一、疏散美 文学是一种审美创造,而结构的审美  相似文献   

6.
《猎户》,是吴伯萧同志于一九六二年九月二十日写的一篇散文,原收在他的散文集《北极星》里.他在这个集子的《多写些散文》(代序)中,怀着对社会主义祖国赤诚的热爱,号召人们继承祖国优秀的散文传统,多写些散文.他还说,我们欣欣向荣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值得写的事物太多了.从壮丽的河山到无尽的宝藏,从增产粮食到林、牧、副、渔,从工厂、矿山到长江大桥,……哪一方面都需要我们歌唱.至于勤劳勇敢的人民,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就更值得我们千遍万遍地颂扬了.”吴伯萧同志,不仅是个积极的倡导者,而且是位辛勤的实践者.《猎户》,就是以真挚的感情、娓娓动听的笔触写下的劳动者的颂歌.文中高度赞扬象猎户这样一些劳动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和为民除害、为民造福的高贵品质.  相似文献   

7.
教学目的: 1.学习与继承延安革命精神,激励学生树立革命信念,意气奋发,排除困难向前进。 2.理解并学习本文以歌声为线索,开展联想,纵横交错地组合材料与铺排渲染的写作方法。 3.咀嚼有关词句,体会语言的节奏感与音乐美。教学时数: 两课时(连上) 教学步骤: 一、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初二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吴伯萧同志一篇叙事散文《记一辆纺车》。那是他回忆延安生活的一组散文中的一篇,着重描绘的是延安物质生活,运用  相似文献   

8.
《鸟的天堂》是著名作家巴金撰写的一篇短小隽永、质朴优美的散文,它作为小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典范之作,一直保留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教学时如何将这篇老课文讲出新意呢?一、到人所不到,教人所不教1.了解时代背景,挖掘文章内涵。认真钻研教材是讲好课的基础,而...  相似文献   

9.
人们评价优秀的小说和诗歌时,常说它们具有散文美。有名的现代诗人艾青还专门写过一篇题为《诗的散文美》的文章。现代作家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也常被人们赞为饱含诗意的散文。那么散文究竟怎么美? 朱自清的散文,朴素、和谐、细腻,读完余味无穷。大家熟悉的《春》,不满千字,活灵活现地刻画了春天的踪迹。读后你会从那扑面而来的早春的气息中,享受到春意悠悠之美。吴伯萧的散文,没有曲折的情节,也没有奇异的景物,朴实的文字中含有动人的艺术魅力。有人说他的《菜园小记》,是由饱含诗情的一幅风景画精心套制拼结而成的一方彩锦。读着它,你…  相似文献   

10.
点题的技巧     
文章必须点题,点题能使文章更切题,主旨更鲜明.所谓点题,就是用简洁的语句点明题旨.例如吴伯萧的散文《记一辆纺车》,作者在  相似文献   

11.
成长的桥     
赞颂亲情的散文不胜枚举,然而每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必然会呈现出独特的风韵。陈敏的《成长的桥》正是如此。它以巧妙的构思,质朴的文笔,为我们架设起一座”成长的桥”.一座动人心扉的亲情之桥,从而显示出不同寻常的韵味。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理念】《天游峰的扫路人》是苏教版六下第五单元的一篇写人散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感悟人生。作者用细腻的笔触描写了自己登天游峰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刻画了一位质朴自信、豁达开朗的老人的形象。课文语言优美、描写细腻,感悟发人深省。王荣生教授在《中小学散文教学的问题及对策》一文中强调:"散文教学要定位‘这一篇'课文,它不仅是学习材料,而且是学习对象……散文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13.
《翡冷翠山居闲话》是苏教版选修课本《现代散文选读》中的一篇课史,是一篇田园牧歌式的“诗化”散文。作苦尽情抒写自然的生机,内然的伟大,从个体的内心感受,从不同的角度着意渲染抒写作客于翡冷翠山中独处的妙处和快乐的心境。作者用飘逸、秀美、抒情的笔调给我们描绘出了一幅不加雕饰,没有羁绊的纯美自然和纯真、质朴的秀美山居图,并歌颂了这种纯真质朴的自然美,表达了自己热爱自然,崇尚自由,挥洒性灵的心声。  相似文献   

14.
这篇散文语言质朴,虽无华丽的辞藻,但却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5.
《髻》是一篇缠绵婉转又清新质朴的散文佳作。作者以淡淡惆怅的诗意笔触,通过一个女儿的视角和感觉,以发髻为线索,回忆母亲,回忆  相似文献   

16.
《阅读与鉴赏》2009,(7):66-68,110
他既是哲学家,又是作家、诗人。他犹如一位出色的“红娘”,巧妙地将文学与哲学联姻,使得每一篇文学作品都蕴含着玄妙的哲思。他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周国平无意创造什么全新的表达方式,而是坚持用洗练质朴的散文笔法表达自身的哲学体验.关注生命的意义、死亡、灵魂及超越等,  相似文献   

17.
茅盾在抗日时期写的《白杨礼赞》,是一篇早为大家所熟知的散文.在这篇优美的散文中,作者通过对白杨的赞美,热情洋溢地歌颂了抗日战争中英勇奋战的中国共产党,歌颂了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对抗战必胜的坚定信心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27年(1949-1976)的散文发展是不平衡的。抒必散文走过了一条从寂寞以复兴到繁荣再到的发展之路。虽然它以杨朔的诗化散文、刘白羽的政论抒情散文、吴伯萧的加快性散文,以及秦牧的散文、碧野等的游记散文等各具风采的散文个性造就了绚丽多姿的散文印象,但在这绚丽这中又潜隐内在危机,并导至最终的困境。报告文学在建国初是繁盛的,但这种繁盛是以对报告文学自身个性的漠视为代价的。而杂文更只能在迂回曲折中发  相似文献   

19.
这篇散文语言质朴,虽无华丽的辞藻,但却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最本真的认识,启人心智,发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散文名家李广田,早期(抗战爆发前)面世的散文计三集60篇.本文从齐鲁风光图、乡间风俗画、山村众生相三个层面切入剖析,以勾勒这位"地之子"散文家早期创作概貌,并归结为清淡自然、质朴真挚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