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课改背景不断推进的当下,教学大纲已经明确要求小学阶段的学生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小学阶段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有80首,这就意味着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必须重点掌握古诗内容,不仅是课内的古诗学习,还应当在课外自觉积累更多古诗,为了实现这样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终生受益,本文将围绕如何有效教学古诗词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2.
问题教学法,就是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线索,并把这一线索始终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在高三古诗鉴赏复习课中,老师同样可以用问题教学法来解决学生古诗鉴赏题难得分的问题。主要抓住下面三个问题就很容易应对高考古诗鉴赏: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艺术技巧?有什么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3.
设计理念在古诗教学中通过吟诵、玩索、想象,学生已经积累了不少古诗,如何再让这些古诗根植于学生的内心世界,使古诗的内在情趣和(学生)学习后的情趣相得益彰,读写结合不失为极佳的办法。在情景中运用古诗,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习作目标1.复习积累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2.在一定的情景中恰当地运用古诗,使语言增添色彩。学习准备学生复习积累小学阶段所学的古诗。教师制作课件。教学过程一、古诗接龙引趣师:大家喜欢背诵古诗吗?我们来一起背古诗。哪位小朋友认为自己头脑里的古诗比较多。老师邀请你到这儿来。我们来一个小游戏,古诗背…  相似文献   

4.
<正>古诗作为中国古代文学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了古诗的地位,明确地指出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具体地规定了每个年级每学年背诵优秀诗文的篇目数(低、中年级段每学年不少于50篇,高年级每学年不少于60篇),还详细地列出了"古诗词背诵推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9,(80):39-40
思维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也是当前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内容,在小学古诗教学中,我们需要改变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创新古诗教学方法,采取分类教学的方法,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意味着提高学生古诗学习的质量。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还不够成熟,对于一些方面还无法深入了解,那么就需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思维能力,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让学生能够学会感悟事物,能够通过简单的表面事物联想到实际,产生相应的情感。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1~6年级学生能背诵优秀文160篇(段),并且还附录了70首古诗背诵推荐篇目。此可见,语文教学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继承中华民族秀文化遗产,显得十分重要。古诗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图像、动画于一体,易于表现诗歌的意境,调动学生的觉、感官系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加积极主动地汲取古诗营养,探索古诗真谛。一、音乐渲染,营造氛围,让学生感受教学中借助多媒体课件精美的画面、古朴典雅的音乐,能烘托、渲染诗歌内容,调动学生的情感,有利于营造课堂氛…  相似文献   

7.
毛小玉 《考试周刊》2012,(64):33-33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有一定的分量.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个难点。由于古诗讲究平仄、押韵,用字凝练,对于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说能够很好地理解并背诵有一定困难。如果在教学中能巧妙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用新技术学习古文化,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避免由于古文晦涩而使老师讲解吃力、学生听课困倦的弊病,而且还能为师生带来全新体验,展现经典古诗的无穷魅力。以下是我在低年级古诗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一点感触。一、丰富课堂,展现古诗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8.
现行的部编小学一、二年级语文课本,共编进古诗六首,我们应该认真领会编写意图,研究低年级古诗教学的方法,努力完成教学任务。怎样教低年级学生学古诗?我们到小学听了十几位有经验的老师的课,觉得这些同志有好多可取的做法。现列举于下: 一、巧设引言,唤起兴趣。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小学语文古诗教学存在着两个问题:一是学生学不透,二是老师教得累。本文重点阐述了小学阶段古诗教学中的"联想法"和"关键字想象法",并以两个具体的案例阐述了这两种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运用和效果。旨在通过这两种方法,让小学生真正地吸取到古诗的营养,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让老师找到古诗教学的新思路,实现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曾指出:"小学古诗文教学既要重视诗词人文内涵的挖掘,同时,也要注意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然而,在目前的古诗(词)教学中,却存在着理念落后、目标模糊、方法陈旧、训练单一等误区.本文试通过对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现状的分析,旨在探寻古诗(词)教学的一些策略. 现象扫描: 目前小学高年级古诗(词)教学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课型: "讲解传授型":有些老师认为古诗(词)意境深远、语句精练、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比较困难,于是课堂上通过教师的逐字逐句讲解,分析古诗(词)意思,揭示古诗(词)内容,呈现古诗(词)中心.  相似文献   

11.
古诗在今天的小学课本中,已有相当多的数量,这些古诗大多是古今传诵的名诗,语言精炼,韵律优美,意境深远,是对小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材料。由于古诗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实际,且内容十分深刻而学生难于理解,致使有的老师上的古诗课平平淡淡,索然无味。学生由于没有深入理解体会诗中的意境、情感,当然也就没有兴趣可言了。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改变古诗的教学步骤。一、知背景。指导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的时代背景,缩短时空差,是学习古诗必不可少的一步。如《暮江吟》,诗人白居易离开那个让他深恶痛疾的腐败朝…  相似文献   

12.
古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阶段目标"中更明确要求诵读、背诵优秀诗文,小学阶段不少于160篇(段)。从上述表述可以看出课标对古诗词教学的重视。近日,笔者观摩了一次古诗专题教学比赛。为了学好古诗,执教者可谓想尽了办法。但  相似文献   

13.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如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已经成为老师们主要研究的内容,这一点,在小学六年级的语文教学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六年级可以说是小学的冲刺阶段,这个时期不仅学习内容繁多,同时学生还面临一定的升学压力,所以在语文课堂上,老师要改变传统教学中某些灌输型的教学手段,结合一些更为新颖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4.
古诗教学一直是小学阶段的诗歌教学的一个难题,限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的能力,古诗的教学在小学的开展难度较大,大部分老师选择填鸭式的教学,结果使得学生失去了对古诗的兴趣,而多媒体教学的出现,则使得学生对古诗教学重新燃起了希望,能广泛地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古诗教学的效率。  相似文献   

15.
钟丽 《海南教育》2008,(6):77-77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教师怎样才能教好小学语文教材中那些精美的诗歌呢?下面结合小学语文十二册《古诗三首》谈淡诗歌教学。 一、诗歌教学理念的设计 第十二册《古诗三首》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课古诗,教学时要以新课标有关学生学习古诗的评价要求和阅读能力的评价要求为依据,以评促学,评中导学。使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怎样教学古诗,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少老师对此认识还比较模糊,教法还不甚得当.有的采取老师讲一点,学生学一点,课后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语教材中,古诗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语课程标准》指出,引导学生学习古诗重在“诵读”、“积累”,但并不是囫囵吞枣,也要适当理解。古诗是我国长期以来的优秀化积淀,有些诗歌在流传过程中产生异解和误解.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本以人教版小学课本为主,对相关问题作一点辨识,供老师们教学时参考。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教师和学生对教育资源、理念、学习方式的更新,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以"时间短、内容精、简单实用"的特点广泛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而古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古诗语言精练,意境深远。古诗教学中合理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小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古诗鉴赏能力。《语文课程标准》中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11月29日,"辩课"第十三站走进了浙江省衢州市实验学校。以"图形与几何"领域"中小衔接"教学研究为主题,小学部吴翠芬老师和初中部滕晓梅老师分别执教了"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认识。由于学段的不同,教学目标的定位也不同,因此,在教学的展开上,同一内容的两堂课呈现出迥异的面貌。小学阶段对"线段、射线和直线"认识,教师关注丰富实例的呈现、多元活动的安排.让学生在直观中、活动中(活动本身也是直观的体现),获得对概念的初步认识。初中阶段对该内容的认识,教师关注的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基础上的思维发展,关注学生在文字、图形和符号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