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熊和:不带任何功利性目的的阅读,是最幸福最美妙之事。@Cui林子:享受阅读是一种幸福的能力,因为阅读,我们走进自然,走进伟大的心灵,走进自我。然后我们拥有内在的耳朵,内在的眼睛,见人所不能见,听人所不能听,然后拥有幸福清明的人生。@零杂志:阅读是一种偷窥,读者因此是幸福的,总能偷看到些什么。写作则是一种表演,演给读者看,乃写作之苦。更为苦逼的是,同为读者的作家,犹如偷窥之后来表演,压力暴大,演不好要被轰下台的。怎么办?像小白一样读书,见《表演与偷窥》,不但偷窥好,还演得不露痕迹。  相似文献   

2.
前不久,一个在媒体评论中引起较大争议的事件,是所谓"偷窥被判强奸"案.由于这个事件的全部真相是逐渐被报道出来的.因此,这里说"偷窥被判强奸"只是给这个议题一个曾经被使用过的标签.而不是对事实的准确概括.由于这个事件涉及到一个有争议的司法判决,所以,法律工作者有话说;以由于这个"偷窥被判强奷"与一般人们的经验、常识和内心的公正感有一定距离,因此,普通公众也有话说.  相似文献   

3.
好的小说,能满足一种"偷窥"的需要:看看别人的人生,无论是古代的、现代的、中国的、外国的,都是如此。这样的偷窥,是丰富人生阅历的好方式,也是一种学习。对于希望了解会计职业的人,尤其是新人来说,这本书,无疑可以满足你"偷窥"或学习的欲望。各位职场的人,大概都是从一个懵懂的状态进入职场的,带着好奇、热情与一些书生气。在职场中学习、在职场中思考、在职场中受挫、在职场中成长。在职场中碰到专业问题,在职场中碰到书本上没有学过也没有答案的问题。会计人的职场,亦是如此。特殊一些的,就是在  相似文献   

4.
这是一个偷窥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窥视设备:针孔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等,令人猝不及防.从公共场合到私人空间,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被窥视的对象.同样,你也可以去电子市场购买一套头盔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别人眼中的偷窥者.很前一阵子了,吵嚷得很凶的"偷拍光碟"事件,以及后来据此改编的电影,一下子把"偷窥"这个很地下的行为和很私密性的词语,推置到公众视野的前台,成为公众舆论的热门话题.  相似文献   

5.
"艳照门"事件使我们看到传媒操守的失范,也看到众人潜伏的偷窥心理.传媒的娱乐化、低俗化拷问着媒体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底线.充分发挥"社会嘹望哨"、"预警器"和"安全阀"功能,共同构建和谐社会,这是当代传媒的责任.  相似文献   

6.
偷窥时代     
针孔摄像、窃听器,一时间似乎无处不在,偷拍事件轰轰烈烈。人们在被人偷窥的同时也在偷窥别人,这是一个让人失去安全感的时代  相似文献   

7.
正这是一个偷窥的时代,到处充斥着各式各样的窥视设备:针孔摄像机、红外摄像机等等,令人不及猝防。从公共场合到私人空间,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成为被窥视的对象。同样,你也可以去电子市场购买一套偷窥的工具,摇身一变成为别人眼中的偷窥者。由隐到显,使人们突然意识到一个偷窥时代的来临。个人的隐私相对以往任何时候都变得尤为重要,因为如果稍有不慎的话,属于自己私密生活的一部分的东西,就有  相似文献   

8.
一览无余     
在搜索引擎中,只要输入特定的关键字,就可发现赤裸裸的个人信息交易已经出现更加专业化的"市场细分"。在痛斥各种骚扰电话、垃圾短信的同时,我们不禁要问:谁在偷窥我的个人信息?在一个名为"北京业主数据"的网站,公开销售"50万北京业主数据库""85万上海高档楼盘业主数据库""2.4万上海商务大厦业主数据库"等百余种信  相似文献   

9.
王黎燕 《今传媒》2004,(Z1):19-20
表面上看起来,现在的女性在媒体中占据着相当可观的信息空间,然而,媒体中看似风光无限的女性却并未完全摆脱被物化、欲望化、消遣化的的境地,在公共领域满足着男性霸权社会对女性的集体偷窥欲。 无论是在文艺作品还是新闻报道中,偷窥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其首要原因应是人类集体无意识中普遍存在的对异性的窥视心理,尤其年轻女性更是人们偷窥的焦点。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对男性的偷窥欲、好奇心就弱,而是由于长期以来由男性掌控的世界把女性看做是不具威胁性的玩赏的对象,并把此内化为女性的自觉,从而使女性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基本…  相似文献   

10.
国内首档大型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爸爸去哪儿》以近乎"零差评"口碑赢得受众的美誉度,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话题,本文拟结合精神分析学、传播学及社会学等内容,以偷窥视角这一独特视点,以受众为主体,分析《爸爸去哪儿》如何满足受众的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11.
绿云舫,静宜园二十八景之一.此舫建于清代,形若舟舫,实为斋室,舫外绿荫浓郁,取泛舟烟波之意境.咸丰十年(1860),绿云舫被英法联军焚毁.民国时期,香山慈幼院在其遗址基础上修建了图书馆,俗称"小白楼".中共中央在香山时期,小白楼作为中宣部的图书馆.据香山公园档案记载,1953年至2014年,该处建筑长期由香山饭店占用,通过函告、协商及强化管理措施等方式,历经香山公园几代人的努力,最终于2014年年底将小白楼收回.  相似文献   

12.
大学校园的活动过剩,使学生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从开发大学生注意力的角度,归纳出"洞察学生内在需求、依据需求策划活动、推广活动获得关注"这一适用于图书馆阅读推广的策略,并结合案例"书小白阅读养成记",对此策略的运用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网络红人"的界定与类型 本文中所说的"网络红人",是指在网络.卜受到网民关注而走红的人.人在虚拟的网络媒介形象和真实的社会人之间不断转化,而其自身的某一特质在网络作用下被放大,与网民的审美、审丑、娱乐、刺激、偷窥、臆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无意间受到网络世界的追捧,成为"网络红人".  相似文献   

14.
新年伊始,香港电影演员陈冠希与多位女明星的不雅照片在网络上疯狂扩散,酿成了一起影响极为恶劣的网络丑闻,被称为"艳照门".这些艳照被肆意传播,风靡整个网络,由于其突发性与影响的广泛性,故也被称为一场影响空前的"网络雪灾".在这样一个大范围的集体偷窥和狂欢下,社会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受到了严重冲击.  相似文献   

15.
健康新知     
小白菊可治白血病 美国研究人员最近 发现,菊科茼蒿属植物 小白菊的一种提取物能 够摧毁急性骨髓性白血 病细胞,为研制白血病 新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 方向。 纽约罗切斯特大学 医学院的克雷格·乔丹 及其同事在实验中发现,这种被称为Parthenolide的小白菊提取物在基 本不损伤正常骨髓细胞的情况下,对消灭急性和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细胞 部表现出很强的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小白菊的这种提取物还能够  相似文献   

16.
齐白石由木匠成大师,三任妻子是左膀右臂. 齐白石七岁时由父母包办定下了个童养媳,平时玩在一起的小伙伴讥笑他:"哎呀咧!丑!就讨了堂客".小白石那时不知道"堂客"为何物,曾在父母跟前哭闹过"我不要堂客".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22):51-55
当前对真人秀节目的功能认知一直存在一个误区,认为真人秀节目只是简单地娱乐和消遣的样式,真人秀节目中的偷窥和隐私的特性也常被研究者作为大众文化和后现代文化的表征进行抨击。但是四川卫视真人秀节目《咱们穿越吧》的实践研究证明,知识为真人秀节目的类型创新提供新鲜的主题元素和创作空间,并通过知识的娱乐化表达实现了"娱乐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弗洛伊德曾说过:"每个人潜意识中都有偷窥他人的欲望。"这种欲望是人无意识的表现,但是这种窥探欲的普遍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隐私权,使社会的风气变得岌岌可危。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大众的知情权有了更广阔的渠道,同时也使得人们的隐私权受到了影响,易被侵犯。这两者的冲突是当前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图书推荐     
流行文化和电视自诞生以来,就被指控是可憎又盲目的偷窥狂,是群众心灵的一种足以让入被催眠的强度,被投射回自身的疯狂表现。因此,窥视文化就是:一群失去联结、彼此陌生的观众,蜷缩在自己的黑暗住所,不安地等待"真相时刻"。(《我爱偷窥:为何爱上自我暴露和窥视他人》,[加拿大]霍尔·涅兹维奇著,黄玉华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5年1月)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历史上,流传过许多友谊的佳话,成为诗词中常用的典故.这里选择其中比较常见的五十个典故,作一点简单的介绍.(一)友情佳话1、管鲍《史记·管晏列传》:"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知其贤.管仲贫困,常欺鲍叔,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政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